第三章:重生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灵溪仙姬,柳轻烟,乃是现任仙帝的胞姐。

从小一首陪着仙帝长大。

一千年前,她嫁与风华绝代、道韵深厚的丹道仙尊苏烈,随夫君前往江南仙域。

临行时,仙帝,死死拽着她的衣袖不肯放行,她温言软语哄了半日光景才得以启程。

如今灵溪仙姬虽己过三千岁,容貌却仍如二八少女,肌肤莹润似玉,不见丝毫岁月痕迹,一身清雅仙姿,依旧是仙域中人人称羡的美人。

“娘莫担心,我己无大碍。”

苏沐瑶伸手环住母亲的腰,脸颊在她衣襟上轻轻蹭了蹭,深吸一口清雅的兰花香,“娘,救我的那位仙长去哪了?”

“他将你送回便匆匆离去了,我本想备下谢礼留他小住,他却说身负仙命在身,不便耽搁。”

柳轻烟轻抚女儿发丝,想起夫君暗中叮嘱——那位仙君此行是奉弟弟仙帝的密令,查探潜入江南仙域的魔族,不可泄露行踪。

虽说瑶儿与他早有婚约,却从未见过面,但迟早要回仙都,此事也不必急于一时。

苏沐瑶望着窗外摇曳的竹影,恍惚忆起上一世的此刻。

彼时上元仙节,仙河两岸挂满琉璃灯,流光溢彩如星河倒悬。

她带着侍女在河边放祈福灯,无意间瞥见水中一片白光竟连自己的身影都看不见,惊得连连后退,不慎被拥挤的人潮撞入仙河。

自那以后,她便不敢再踏出门半步,房内常年只点一盏微光灵灯,生怕旁人瞧不见她脚下的影子,将她视作异类。

万幸,是那位仙君及时将她救起。

如今她终于知晓,那位仙君便是萧逸尘。

这一世,她绝不能让他再重蹈覆辙!

夜深人静,月华如练。

苏沐瑶循着墙根悄然来到院中,皎洁的月光洒在地面,一道月光从她脚下延伸而出,身姿纤秾合度,连裙裾的褶皱都分毫不差,宛如一对孪生姐妹。

前世随着修为日深,她控光的能力越来越强,小到一点烛火,大到如今日的满月。

只要是有光的存在,都能被她吞噬。

从前她不知如何掌控这异能,只能躲在暗室中,半点光都不敢多沾,更别提在人前现身。

偶尔不得不出门,也必定撑着宽大的云纹伞,将自己严严实实遮起,生怕被人窥破自己没有影子的秘密。

如今想来,前世的怯懦真是困住了自己太久。

既己重生,她定要将这异能掌控自如!

苏沐瑶攥紧拳头,指节泛白。

“收!”

她凝神静气,心念一动,脚下的光线便如水流般缓缓相融,最终合为一体,悄无声息地贴在她脚边。

若此刻有仙者经过,见此奇景,定会惊得说不出话来——世间竟有能操控光的仙法?

夜色仿佛被墨染过,愈发浓重了。

“小姐,您身子刚好,怎可夜露沾身?”

丫鬟春祺捧着一件月白色绣着缠枝莲纹的仙绒披风匆匆赶来,细心为她披上,“夜里寒气重,仔细伤了身子。”

“房内气闷,出来透透气罢了。”

苏沐瑶拢了拢披风,自从落水后,身边的侍女们都变得格外谨慎。

母亲己将那日失职的侍女贬去了杂役处,又从主院调了两位得力的姐姐过来,如今院里的西位大丫鬟——春祺、夏安、秋绥、冬宁,个个都是心思缜密、灵力不俗的仙婢。

月光穿过桂树叶,在地面投下斑驳碎影,苏沐瑶望着自己脚边重现的影子,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这一世,她不仅要护住萧逸尘,更要让这曾令她恐惧的异能,成为守护想守护之人的力量。

翌日,东跨院汀兰榭内。

灵竹绕檐,翠叶间凝着晨露,折射出细碎的仙光;紫藤垂架如紫霞倾泻,一串串花穗裹着淡淡的灵雾,香气清润得能涤荡心脉。

三间竹楼隐在绿荫深处,廊下悬着几串风干的仙草与凝露薄荷,风过处,药香混着草木灵气漫开来,沁得人灵台清明。

正屋竹榻上铺着云丝软垫,面色尚带几分苍白的少女半靠在母亲膝头,素色云纹裙摆下,露出一截纤细的脚踝,莹白的玉铃系在脚腕上,铃身流转着淡淡的灵光,随着她轻晃的动作,叮咚一声,清脆得像灵泉滴落在玉石上。

“娘,就让我跟着去镇上吧,”女孩子的声音带着点没散尽的鼻音,软乎乎的,尾音缠着一丝灵力,像片羽毛轻轻搔着人的心尖,“我都闷了半月了,院里的爬山虎都快爬到院墙上看风景了,我还没出过门呢。”

“傻丫头。”

妇人笑着抚开女儿额前汗湿的碎发,指尖萦绕着柔和的仙力,触到她微凉的皮肤时,语气软了下来,却仍带着几分坚持,“你这灵脉受寒还没好透,镇上庙会人挤人,混杂着凡俗浊气,再侵了灵根,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当女儿仰起脸,那双眼睛像含着晨露的灵葡萄,水汽濛濛地望着她时,她攥着丝帕的手不自觉松了松。

再过半年就是女儿的生辰,自家仙药铺在镇上的分号刚开张,夫君这几日忙着清点灵草药材,夜里回来总带着身寒气,也没时间陪女儿。

自从上次淋雨染了寒煞,女儿就没踏出过院门,整日对着窗台上那盆薄荷发呆——那是她亲手栽的,如今长得茂盛。

柳青烟怕把孩子闷出了心结,镇上青云观这周有仙会,听说观里的玄清仙尊修为深厚,能辨灵根气运,或许带女儿去走走,看看热闹,比闷在院里强。

“等你爹今晚回来,我跟他好好说说。”

妇人拍了拍女儿的手背,指腹摩挲着她腕间细弱的灵脉,“这几日天儿忽冷忽热,寒煞未散,等放晴了,日头暖烘烘的,你要是能乖乖喝灵液,灵脉再顺些,就带你去,好不好?”

女孩子立刻眉眼弯成了月牙,往母亲怀里蹭得更紧了些,鼻尖在她衣襟上轻嗅着,那是常年炼制灵药染下的清苦药香,混着灵皂的淡香,是她最熟悉的味道。

“娘身上的味道比院里的薄荷好闻一百倍!”

她闷在母亲衣襟上,声音闷闷的,却裹着藏不住的雀跃,玉铃又叮咚响了两声,铃身灵光闪烁,像在替她应和。

妇人笑着拍了拍她的背,竹楼外的紫藤花被风拂落几瓣,花瓣裹着灵雾,轻轻落在窗台上,像替这温柔的许诺盖了个带着仙气的印。

前世,苏沐瑶总怕自己不由自主的吞噬周围的光。

那日落水时,她分明瞥见水中漆黑如墨,自那以后,便如失了魂般缩在云锦帐里,以灵脉受损为由,任谁劝都不肯踏出院门半步。

她娘看她灵息日渐滞涩,急得彻夜难眠,只当她是落水时沾了阴煞,一心要去白云观求道平安符,盼着能化了这邪祟。

偏巧那时,玄清仙尊云游归来。

他指尖掐诀,眸中银辉流转,替沐瑶卜了一卦,只留下八个字:“心无挂碍,破茧成蝶。”

可那时的沐瑶,心窍被恐惧缠得死死的,满脑子都是光影变形的诡异、落水时的窒息感,哪里能参透这卦象的深意?

只当是寻常的祝祷语,听过便抛在了脑后。

如今再回想,那八个字分明如一道灵符,早就在冥冥中为她指了条明路。

三月初晴,春光泼泼洒洒漫了满山。

柳丝蘸着新绿,坠着莹润的灵露;海棠开得如云似霞,花瓣上流转着淡淡的紫光;草尖上的晨露映着日头,亮得像撒了满地碎银,随风一晃,便化作丝丝缕缕的灵气,沁入心肺。

暖风里裹着花香与草木灵息,连空气都变得甜丝丝的,正是出门的好时节。

白云山下,早己是人声鼎沸。

挑着灵草担子的商贩沿路吆喝,卖花的姑娘鬓边别着会发光的山茶,杂耍的汉子赤着胳膊翻着筋斗,周身萦绕着淡淡的元气,香客们三三两两拾级而上,衣袂翩跹间带起灵风,笑声顺着石阶往上飘,惊得山间灵鸟振翅高飞。

人群中,一个娇小的身影正搀着位端庄妇人缓缓登阶。

少女眉眼清丽,只是眉宇间还藏着丝未散的怯意,正是苏沐瑶。

她娘一身素色云纹裙,步履稳当,周身萦绕着温润的灵力,时不时侧头跟她说着什么,语气温柔得像春风拂过湖面。

身后的丫鬟撑着柄宽大的竹伞,伞面绘着会吐灵气的海棠,小心地护着她们,生怕初春的日头晒得姑娘家燥热。

白云山高耸入云,万仞峰峦如青鸾展翅,绵延千里不见尽头,山间灵雾蒸腾,化作条条彩练缠绕峰腰。

落霞崖半腰的白云观,就藏在缥缈的流云里。

飞檐翘角刺破薄雾,挂着的灵玉铃在风里轻轻摇晃,叮咚声清越如仙音,能涤荡心脉。

远远望去,观顶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灵光,飞檐下悬着的太极图折射出七彩霞光,真如天上宫阙,半隐半现,透着股说不尽的空灵与庄严。

玄清仙尊便是这观里的主人。

他是出了名的世外之人,仙风道骨,目若朗星,常年闭关中偶有云游,踪迹难寻;可遇着有缘人,却又总能恰好出现。

但凡沾了“仙尊”的人,大抵都这样,骨子里带着种看透世事的淡然,任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只循着本心,顺其自然,指尖掐诀便能引动天地灵气,眸中流转的,是洞穿虚妄的清明。

沐瑶望着那隐在云雾中的观门,握着母亲的手不自觉紧了紧,指尖触到母亲腕间温润的玉镯,那玉镯散发着淡淡的暖意,顺着指尖淌入她灵脉,竟让她心头那点说不清道不明的滞涩,像被山间的清风悄悄吹散了些。

白云观的祈愿殿内,三尊青玉签筒悬浮在香案上空,筒身流转着淡淡的灵光。

据说每日辰时只受三百道诚心愿力,多一缕气息都承托不住。

签筒上刻着“缘”字真言,心不诚者任你摇断手臂,也抽不出半支签;唯有心诚之人,方能引得竹签自动跃出,其中刻着仙莲纹的,便是与清风道长的“天缘签”,可求他亲解迷津,无论问仙途、问尘缘,皆能点破虚妄。

“这光晃得跟渡劫的妖狐似的,要是被道长瞧见我能操控光,会不会把我当成走火入魔的异类,收进锁妖塔?”

苏沐瑶攥着母亲的衣袖胡思乱想。

方才在殿外石阶上,她不过心念一动,清晨露珠上的光便顺着石阶缝隙钻了进去,竟在对面墙上映出朵妖异的花来,吓得她差点捏断了指甲。

平日里听的仙侠秘闻此刻全涌上心头:有仙门修士因能操控仙魂被指为“魔修”,打入诛仙台;还有典籍记载,仙魂异动是心魔滋生的征兆,轻则废去修为,重则魂飞魄散……她越想越怕,连脚步都带着颤,若不是母亲握着她的手,怕是早己转身逃下山去。

“别怕,清风仙尊修的是‘容’道,连食人花妖都能渡化,法力高深。”

母亲拍了拍她的手背,掌心流转的温和灵力顺着苏沐瑶的灵脉淌过去,抚平了她躁动的气息,“咱们是来求个心安的,心若澄明,何惧影动?”

母女俩相扶着穿过萦绕的灵雾,殿内的檀香混着月华石的清辉,凝成丝丝缕缕的光带,缠上她们的衣袂。

苏沐瑶偷眼瞧着地上的影子——还好,此刻它正乖乖伏在脚边,只是边缘泛着淡淡的金光,像被日光镀了层薄纱。

她深吸一口气,跟着母亲走到香案前,伸手去够那悬浮的签筒时,连灵力都在微微发抖,生怕指尖的灵光惊动了签筒上的真言符咒。

“瑶瑶,待会上前摇签,切记心无旁骛,只需将所求之事凝于灵台。

清风仙尊早己超脱尘俗,这相见与否,全凭一个‘缘’字牵引,强求不得。”

公主娘亲抬手拂过女儿眉心,指尖流转的仙力化作一道淡金色的光纹,轻轻印在苏沐瑶额间,语气温柔中带着笃定,“心诚则灵,灵签自会寻你。”

“嗯,女儿记下了。”

苏沐瑶双手捧着灵签筒,指尖因紧张而泛白。

她将三炷掺了月华草的灵香***青玉炉,青烟腾起的刹那,自动凝成一朵半开的莲形,在她眼前轻轻摇曳。

她闭上眼,灵识沉入心底——那缠绕多日的疑问如潮水般涌来:“如何才能掌控光灵,不让它再肆意妄为?”

柳青烟望着女儿虔诚的模样,鬓边的珍珠步摇轻轻晃动,映得她眼底泛起水光。

这孩子自落水那日起,夜里常因噩梦而惊醒,今日若能得道长点拨,或许真能解了这心魔。

青烟漫过沐瑶的脸颊,将她的轮廓晕染得如笼着层仙雾,灵韵中藏着几分让人心疼的怯懦。

“哗啦——”灵签在筒中剧烈碰撞,发出玉石相击的清越声响,仿佛有无数道细碎的灵力在其中翻涌。

苏沐瑶深吸一口气,手腕轻旋,签筒猛地倾斜,一根刻着缠枝莲纹的竹签“啪”地跃出,稳稳落在她掌心。

签身萦绕着淡淡的银辉,尾端刻着极小的“天缘”二字,正是可求清风仙尊亲解的灵签。

沐瑶指尖一颤,灵签上的银辉顺着指尖渗入灵脉,瞬间抚平了她躁动的灵力。

她睁开眼,只见青烟凝成的莲形突然绽放,花瓣上浮现出一行小字:“光由心生,心稳则宁。”

柳如烟在一旁看得清楚,抬手按在女儿肩上,声音带着笑意:“看吧,缘法自来,从不会辜负虔诚之心。”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