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王建国,人称“老王”,今年六十有三,是个刚从公交司机岗位上退下来的老师傅。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写满了岁月的痕迹,但眼神里却总是透着一股子不容置疑的傲气。
老王的身材不算高大,甚至有些精瘦,但几十年握方向盘练就的臂膀依然孔武有力。他走路时,总习惯性地挺直腰杆,那架势,仿佛他不是走在马路上,而是仍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公交车厢里巡视。
在这座城市里,凡是跑过3路公交线的,几乎没几个不认识老王。他开了三十多年的车,自诩为这座城市的“活地图”和“老资格”。
「我开车的年头,比你们这些小年轻的岁数都大!」老王最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每当有新来的年轻司机向他请教线路,他都会先用这句话把对方镇住,然后再慢悠悠地指点江山。
他对自己“老司机”的身份有着近乎偏执的自豪感,甚至将这种自豪感演变成了一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在他看来,那些挤公交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戴着耳机、低头看手机的,都是“垮掉的一代”,不懂尊重,没有规矩。
「我们那时候开车,乘客上车都得喊声‘师傅好’。现在呢?一个个跟哑巴似的。」老王常常在小区的棋盘前,对着一群老伙计发着牢骚,言语间满是对当下的不满和对过去的怀念。
特别是退休后,这种失落感愈发强烈。他失去了方向盘,失去了那个可以让他发号施令的车厢,这让他的脾气变得更加古怪和易怒。他总觉得,现在的社会变了,人心不古,年轻人不再尊重他们这些“为城市奉献了一辈子”的老人。
这份“老资格”的骄傲,已经成了他对抗失落的唯一武器。他家的墙上,还挂着一张他穿着公交制服,胸前戴着“优秀驾驶员”大红花的黑白照片。每当有客人来,他总会指着照片,唾沫横飞地讲述自己当年如何在暴雪天里,把一车乘客安全送回家的“英雄事迹”。
在邻居们眼中,老王就是个爱较真、爱讲大道理的倔老头。退休后的他,每天最大的乐趣就是坐上自己开了半辈子的3路公交车,从起点站坐到终点站,像个监工一样,审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