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把两亩地做成“种子IPO”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谈判桌前,城投的人把文件推到她面前:“陆小姐,你的租约属于‘集体土地经营权’,村集体随时可以收回。

我们按现行标准,每亩补偿 38 万,另加 10 万青苗费。”

陆青没说话,只把笔记本转过去——屏幕上,是淘宝后台数据:“青青夜灯番茄”店铺,30 天销售额 620 万,粉丝 18 万,复购率 42%。

“按市盈率 20 倍保守估算,我这片实验田的 IP 价值 1.2 亿。”

她敲了敲桌面,“38 万?

您买我两盆番茄都不够。”

对方脸色一沉:“小丫头,别拿电商数据糊弄人。”

盛屿推门进来,把一份盖了省农科院红章的报告拍在桌上:“发光番茄己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受理号 2025CNA*****,权利人——陆青。”

“另外,”他推了推眼镜,“我们刚完成 A 轮意向,估值 3 亿,美元。”

会议室里安静得能听见空调滴水声。

陆青收起电脑,起身:“各位,我现在种的不是菜,是城市更新里的‘科技农业示范单元’。

拆可以,按孵化器标准来,股权换土地,否则——”她指了指窗外,那里己经架好一排首播脚架:“我分分钟让全南城看到,发光番茄是怎么被‘强拆’的。”

十分钟后,谈判暂停。

城投的人黑着脸离开,盛屿侧头看她:“学会用资本吓唬人了?”

陆青呼了口气:“舅舅说得对,让地值钱,他们才抢不起。”

可她知道,这只是第一轮。

真正的风暴,是发光番茄的秘密——那 1% 的突变,到底靠什么触发?

而舅舅光盘里,2008 年的“磷光根系”,为什么和盛屿昨晚的实验曲线,重叠度 98%?

第六章夜雨,铁锹,和第二株突变暴雨夜,田里突然跳闸。

陆青打着手电去检查,发现发光番茄的棚子被风吹开,泥土里露出一块金属角。

她拿铁锹一撬,哗啦啦——一个半人高的合金箱,表面印着褪色的“863 计划 城南实验站”字样。

箱盖密封条完好,里面是一排排试管,标签写着:“生物诱导剂 β-GL03,1999 年冻结。”

试管底下,压着第西张纸条,舅舅的字迹被水晕开:“别全信盛屿,他导师当年把‘风’封在这箱子里。

——老陆”闪电劈下,她回头——盛屿站在雨幕里,脸被雷光照得惨白。

他手里,握着一把和陆青一模一样的铁锹。

两道影子,在田里对峙成一张拉满的弓。

(第二卷·预告)1. 合金箱里的诱导剂,是开启 99% 突变的关键,还是毁掉整块地的“潘多拉”?

2. 盛屿的“深度田园”背后,站着哪家资本巨鳄?

他究竟是合伙人,还是掘墓人?

3. 城投更新办第二轮谈判,提出“用股权换土地”——可他们要的,是 51% 控股权。

4. 舅舅的第五张纸条,出现在荒废的 863 实验站楼顶:“风要转向,记得先拔掉自己的根。”

而陆青第一次发现:发光番茄的光,在雨夜里,其实照不亮她自己脚下的影子。

——第二卷《拔根》敬请期待——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