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网吧惊魂:未成年者的历史数据争夺战
屏幕右下角的时间显示凌晨一点十七分。
他盯着那则不起眼的简讯:“证监会拟于近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优化新股发行机制,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融资发展。”
发布时间是昨天上午十点西十三分。
这不是论坛里的猜测,而是官方口径的前兆。
他的呼吸略微放缓,目光迅速扫过段落中的关键词——“中小企业绿色通道试点扩容”。
这些词像拼图碎片,在他记忆中严丝合缝地嵌入2000年第三季度的政策脉络。
他知道,这将是中小盘科技股集体起飞的导火索。
鼠标滑动,他调出三只潜在标的的历史K线图:海虹控股、托普软件、中信国安。
其中,海虹控股近三个交易日成交量连续放大,但股价波动不大,典型的主力吸筹迹象。
更关键的是,他清楚记得,这只股票将在两天后因重大资产重组临时停牌。
他打开记事本,用网吧提供的打印纸背面开始记录:> 政策窗口:7月20日前后> 主攻方向:有生物医药概念、流通盘低于5000万股的中小盘股> 观察标的:海虹控股(代码000503)、托普软件(600493)> 风险提示:监管层对异常交易己有关注苗头正准备进一步查找相关公司公告时,身后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皮鞋踩在磨损严重的地毯上,发出闷响。
一只手突然搭上他的左肩,力道不轻。
林峰肩膀微僵,但没有立刻回头。
他先将网页切换回财经新闻聚合页,才缓缓抬头。
陈建国站在他身后,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 polo 衫,袖口卷到手肘。
他眉头紧锁,眼神落在显示器上停留了几秒,又移到林峰脸上。
“你多大?”
声音低沉,带着长期吸烟的沙哑。
“十六。”
林峰答得干脆。
“身份证呢?”
林峰从裤兜里抽出一张塑封卡片递过去。
那是他在深圳打工时认识的一个老混混帮忙办的假证,出生年份改成了1984年,照片是他去年拍的学生照,五官清晰。
陈建国接过卡,借着吧台射来的灯光仔细看。
卡面纹理、印章位置、字体间距都与真证无异。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遍,最后把卡还回去,语气仍不放松:“你在这查什么?
不是打游戏?”
“我爸在证券公司上班,让我练点实际的东西。”
林峰语气平稳,“他说现在市场要变,让我提前熟悉。”
“哦?”
陈建国冷笑一声,“那你告诉我,最近哪只股最可能涨?”
林峰没回避他的目光:“海虹控股。”
“为什么?”
“第一,它刚签了海南电子政务项目,合同金额超过去年全年营收;第二,流通盘小,只有三千八百万股,容易被资金推动;第三——”他顿了顿,“它明天就会停牌。”
陈建国瞳孔微缩。
“停牌?
你怎么知道?”
“我看到内部消息。”
林峰语气不变,“资产重组,涉及股权置换和资产注入,复牌后至少两个涨停。”
陈建国沉默了几秒,忽然转身走向吧台。
林峰看着他的背影,手指悄然握紧鼠标滚轮。
他知道,这一句话是赌注。
说错了,立刻会被赶出去,甚至报警处理;说对了,才能赢得短暂的信任。
两分钟后,陈建国回来了,手里拿着一张手写的便条。
“代码是多少?”
他问。
“000503。”
陈建国低头核对,脸色变了。
他刚才打了两个电话:一个是县里唯二的证券营业部客户经理,对方确认海虹控股确实将于明日早间发布停牌公告;另一个是常来网吧炒股的股民朋友,那人正在家里盯盘,也证实了消息。
“你从哪儿听来的?”
陈建国的声音压低了。
“我爸昨晚开会提到的。”
林峰不动声色,“他还说,这次新股发行制度改革,会优先放行一批‘技术导向型’企业,类似托普、东软这种。”
陈建国盯着他看了足足五秒,像是在判断一个成年人都难以掩饰的破绽。
可眼前这个少年眼神稳定,回答流畅,逻辑严密,根本不像是胡编乱造。
“你爹叫什么名字?
哪个营业部的?”
“林振华,原先是南方证券的,现在调到省里去了。”
林峰随口编了个名字,“我不太熟那边的人。”
陈建国没再追问。
他知道省里确实有个姓林的资管经理,但不确定是不是这孩子说的那个。
更重要的是,他意识到一件事:不管这孩子是不是真的有背景,但他刚才说的消息——准确得离谱。
“听着,”他终于开口,语气缓了些,“你可以继续查,但别大声说话,也别连着坐通宵。
这儿不是教室,也不是证券大厅。
有人投诉你就得走。”
“我知道。”
林峰点头,“我不会惹事。”
陈建国转身离开前,又停了一下:“明天……那支股要是真停了牌,我再来找你。”
脚步声远去。
林峰慢慢松开握紧的鼠标。
掌心有一层薄汗。
他知道,自己刚刚跨过了一道看不见的线。
不再是单纯的信息搜集,而是开始影响现实中的成年人判断。
他重新打开浏览器,输入“2000年7月政策汇总”。
这一次,他不再局限于股票本身,而是把视野拉高。
前世十年职场生涯让他明白,真正能带来暴利的,从来不是个股波动,而是时代洪流的方向。
一条不起眼的政府官网通知引起他的注意:“国家信息产业部将于7月18日召开全国信息化建设推进会议,重点部署‘城市数字网络基础工程’试点。”
时间点完全吻合。
这意味着,未来三个月内,一批承接市政项目的科技公司将迎来订单爆发。
而资本市场,永远走在政策落地之前。
他迅速记下几个可能受益的公司名称:亿阳信通、浪潮软件、南天信息。
这些名字在几年后都会成为行业龙头,但在今天,它们只是财报里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
街灯昏黄的光透过玻璃照进来,在桌面上投下一小片暗橙色的亮斑。
网吧角落里,一台机器突然蓝屏,重启时发出刺耳的风扇噪音。
那个一首玩游戏的年轻人骂了一句,换了台机子。
林峰视若无睹。
他打开一个新的文本框,开始整理一份清单:> 核心主线:政策驱动下的科技股行情> 一级催化剂:7月20日新股发行改革意见> 二级催化剂:信息化建设试点项目落地> 潜在黑马:具备政府合作背景、市值低于十亿的中小盘股> 操作节奏:7月20日前建仓,8月中旬逐步减仓,避开监管高压期写到这里,他忽然停下。
因为他意识到一个问题:就算他掌握了全部信息,如果没有账户和资金,这一切都只是纸上谈兵。
母亲那里不可能拿出钱来冒险,亲戚更不会相信一个孩子能预测股市。
唯一的办法,是用事实说话。
而最快建立可信度的方式,就是让别人亲眼见证一次精准预判。
比如,明天停牌的海虹控股。
他把写着股票代码的纸条折好,塞进内衣口袋。
动作很轻,但指节因用力微微泛白。
这时,吧台方向传来一阵轻微骚动。
陈建国正和一个刚进门的男人低声交谈,时不时朝这边 glance 一眼。
那人西十岁左右,穿着皱巴巴的西装,手里拎着个黑色公文包。
林峰垂下眼帘,假装专注操作电脑,耳朵却竖了起来。
“……你说那小孩知道海虹要停牌?”
西装男声音压得很低。
“嗯。”
陈建国点头,“我还特意问了营业部,真有这事儿。”
“操……”西装男瞪大眼睛,“我上周买了两万块,要是真停了,下周开盘就得冲涨停!”
“所以他爸可能是圈里人。”
陈建国眯起眼,“你不信可以明天早上自己去看行情。”
西装男沉默片刻,忽然走近几步,站在林峰斜后方观察屏幕内容。
林峰没有反应,继续翻阅一篇关于“风险投资与高科技企业成长性分析”的文章。
几秒钟后,西装男退回吧台。
“这孩子……不简单。”
他说。
陈建国没接话,只是点燃一支烟,深深吸了一口。
烟头在昏暗中忽明忽暗。
林峰依旧低头看着屏幕,手指轻轻敲击空格键,让页面缓慢下滑。
他的心跳比平时快了一些,但思维异常清晰。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己经不再是独自作战。
有人开始相信他的话。
而这,正是撬动命运的第一根杠杆。
他关闭所有网页,将U盘插入主机USB口——那是他白天悄悄买的,花了三十八块钱。
文件传输进度条走到百分之百时,他拔出U盘,贴身收好。
然后,他重新打开记事本,写下最后一行字:> 第一步:让一个人相信我能预知市场。
> 第二步:让这个人愿意为我提供入场资格。
笔尖停顿了一下,重重划下最后一个句号。
他抬起头,看向网吧大门。
门外街道空无一人,路灯下飘着几点飞蛾。
远处传来一辆货车换挡的轰鸣。
林峰站起身,活动了下僵硬的肩膀。
他没有离开,而是走到饮水机旁接了杯水,回到座位坐下。
屏幕重新亮起。
他再次输入搜索关键词:“哪些券商允许代办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