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股海沉舟 渡客行 2025-09-24 19:37:4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第一章 暖室里的微光消毒水的气味还没散尽,婴儿房的恒温箱发出轻微的嗡鸣。

李勉把脸贴在玻璃上,看着里面裹在粉蓝襁褓里的小东西 —— 女儿念安刚满三天,

眼睑上的胎毛像细密的金纱,手指蜷缩着,偶尔动一下,都能让他的心跟着颤。“六斤三两,

各项指标都正常。” 护士递来体检报告,语气里带着笑意,“李先生,你爱人醒了,

去看看吧。”李勉快步走进病房,苏晴靠在床头,脸色还有些苍白,看到他进来,

嘴角牵起个温柔的弧度:“宝宝怎么样?”“好得很,” 他坐在床边,握住妻子的手,

掌心的温度烫得他心尖发颤,“医生说像你,眼睛亮。” 这一刻,

他心里涨满了踏实的暖意,觉得这辈子最大的成就,就是拥有眼前的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

什么升职加薪、财富积累,在这份圆满面前都显得微不足道。苏晴笑了笑,

指尖划过他的手背:“给宝宝起名字时,你说要叫‘念安’,平安的安,现在真要用上了。

”“嗯,” 李勉点头,声音有些发哑,“我这辈子,不图大富大贵,

就想咱们仨平平安安的。” 他盯着苏晴眼底的温柔,暗自笃定,往后要更努力工作,

守护好这个小家,让妻女永远活在暖室般的幸福里。这话像一粒种子,在往后七年里扎了根。

念安三岁时,能踩着小凳子帮苏晴递碗筷,肉乎乎的手捏着瓷勺,

总会把米汤洒在浅蓝色餐垫上。苏晴从不责备,只是笑着用纸巾擦干净,

发梢垂落遮住眼角的细纹。李勉坐在餐桌对面,看着妻女的剪影嵌在暖黄灯光里,

公文包上的金属搭扣还带着写字楼外的寒气,却在这瞬间融成了水。

他常常会盯着这画面出神,心里满是满足:年薪五十万,妻贤女乖,这样的日子,足矣。

三十五岁那年,李勉升为市场部总监,年薪定格在五十万。发薪日那天,

他特意绕到商场的珠宝柜台,买了条细巧的金项链 —— 苏晴结婚时没要首饰,

说 “钱留着过日子”,现在他想补上。回家时,念安正趴在客厅的地毯上画全家福,

看到他手里的盒子,立刻蹦起来:“爸爸,是给妈妈的礼物吗?”苏晴接过项链,

指尖轻轻摩挲着吊坠上的 “安” 字,眼眶有点红:“浪费这钱干什么,

家里还有房贷要还。”“房贷还有八年就清了,” 李勉帮她戴上项链,对着镜子调整位置,

语气里带着不易察觉的骄傲,“以后咱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 他看着镜中一家三口的倒影,嘴角抑制不住地上扬,那时的他,

以为幸福会这样按部就班地延续下去,却没料到,一场突如其来的 “机遇”,

会彻底撕碎这份平静。变故发生在念安七岁生日那天。办公室里,

老周抱着个印着 K 线图的蛋糕走进来,奶油裱的红绿曲线歪歪扭扭。“老李,恭喜啊,

这波新能源我赚了翻倍!” 老周拍着他的肩膀,唾沫星子溅在衬衫领口,“你看你,

守着死工资多可惜,不如跟着我试试水?就投一万块,赚了算你的,亏了我补!

”李勉笑着摇头,指尖却在手机上不自觉地点开了券商 APP 的下载链接。

他嘴上说着 “风险太大”,

心里却像被什么东西挠了一下 —— 老周手机里那串 “五十万本金变八十万” 的数字,

像一道强光,晃得他有些晕。那天晚上,他在书房待到深夜,

幕上跳动的数字像一群不知疲倦的蚂蚁 —— 贵州茅台的股价在 1800 元上下浮动,

宁德时代的分时图走得陡峭,还有些他叫不上名字的小盘股,单日涨幅能到 10%。

苏晴端来热牛奶,看到界面时愣了愣:“你也想炒股?”“就看看,放几千块钱玩玩。

” 他慌忙关掉 APP,把杯子凑到嘴边,奶温正好,却没尝出往日的香甜。

窗外的月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影子,他想起白天老周说的 “翻倍”,

心里的念头像野草般疯长:要是真能赚点钱,是不是能给苏晴换个大点的钻戒?

是不是能让念安去最好的钢琴班?是不是能提前还清房贷,换套带花园的房子?

那点原本被压制的欲望,在数字的诱惑下,开始悄悄抬头。

第二章 诱饵与试探初始的五千块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只泛起一圈微不足道的涟漪。

李勉选了支名字吉利的农业股 ——“绿康农业”,股价徘徊在 5 元左右,

每天涨跌不过两三毛钱。他每天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 APP 看行情,

收盘后在股吧里翻帖子到深夜,看到有人说 “农业股要出政策利好”,

就跟着兴奋得搓手;看到有人唱空,又会莫名焦虑,连吃饭都没胃口。念安凑过来,

指着屏幕上的红色数字问:“爸爸,这个是赚钱了吗?” 他摸摸女儿的头,

含糊地应着:“算是吧,能给你买个棒棒糖。” 可实际上,那点盈利连一杯奶茶钱都不够。

他心里有些失落,觉得这五千块投进去,跟没投一样,

根本达不到自己预期的 “快速赚钱” 效果,对老周说的 “翻倍” 更是充满了期待。

转机出现在一个雨天。老周在微信群里发了条消息,

附带着一张收益截图:“军工板块要起飞了!‘中航电子’我重仓了,昨天涨停,

今天又涨五个点!” 截图里的账户余额亮得刺眼 —— 五十万本金,

已经涨到了八十七万。李勉盯着屏幕,手指悬在交易按钮上方,心脏狂跳不止。

窗外的雨砸在玻璃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苏晴在客厅教念安画水彩画,

颜料盒打开的声音清晰可闻。他脑子里像有两个声音在打架:一个说 “风险太大,别冲动,

踏实过日子最重要”,另一个却说 “就投五万,赚了就撤,这可是难得的机会”。

他想起苏晴上次路过奢侈品店时,盯着一款铂金包看了很久,

想起念安说 “想跟同学去国外夏令营”,最终还是咬咬牙,把五万块转进了证券账户。

买进 “中航电子” 的第二天,股价高开高走,收盘时涨了七个点。

账户余额多出来的三千五百块,比他完成一个大项目拿到的奖金更让人心跳加速。

他盯着那串数字,反复刷新页面,生怕是系统出了错。确认无误后,他激动地截图发给老周,

老周秒回:“稳了!这股最少还有三个涨停,拿住了!”那一刻,

李勉觉得自己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之前对风险的顾虑、对安稳的执念,

全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盈利冲得烟消云散。他开始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公司,

躲在茶水间看盘;午休时对着 K 线图啃三明治,

连同事喊他吃饭都没听见;晚上等妻女睡熟后,

还在电脑上研究 MACD 指标和均线走势,

笔记本上记满了 “金叉买入”“死叉卖出” 的口诀,觉得自己离 “股神” 越来越近。

苏晴察觉到他的变化,却只是默默把温好的牛奶放在书房门口。有一次念安发烧到三十九度,

夜里哭闹不止,李勉正盯着屏幕上 “中航电子” 的尾盘异动,心里盘算着明天能涨多少,

苏晴抱着女儿冲出门时,他才惊觉自己已经三个小时没去看孩子了。“你最近到底在忙什么?

” 医院走廊里,苏晴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气,额前的碎发被汗水粘在脸上,

“念安刚才喊爸爸,喊得嗓子都哑了。” 李勉看着女儿通红的小脸,心里一阵刺痛,

嘴上却本能地辩解:“我这不是为了这个家吗?等这波赚够了,咱们换个带阳台的大房子,

让念安有地方练钢琴。” 他嘴上说着为了家人,心里却清楚,更多的是被盈利冲昏了头,

享受着数字增长带来的***。苏晴没再说话,只是抱着念安坐在长椅上,

背影单薄得让人心疼。那天晚上,李勉在病房外守了一夜,

看着手机里 “中航电子” 的股价突破二十元,账户余额涨到十五万,

心里却没有丝毫喜悦 —— 他想起念安烧得滚烫的额头,想起苏晴泛红的眼眶,

第一次觉得,那些跳动的数字,好像没那么重要。可这种念头只持续了一天。第二天开盘,

“中航电子” 继续涨停,账户余额又多了一万五。老周在群里发语音,

语气得意:“我说什么来着?跟着我,让你们实现财富自由!” 李勉看着消息,

之前的愧疚被抛到了脑后 —— 再赚点,就把钱取出来,好好陪妻女,他这样告诉自己,

却没意识到,欲望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再也关不上了。

第三章 膨胀的欲望账户里的资金最高涨到过二十五万,是初始投入的五倍。

李勉坐在电脑前,盯着屏幕上的数字,

手指在键盘上敲出各种计算公式:二十五万再翻一倍是五十万,加上手里的存款,

足够换套带花园的洋房;再翻两倍,就能彻底实现财富自由,

不用再每天朝九晚五地挤地铁、看老板脸色。他的眼神越来越亮,

之前 “赚点钱就撤” 的想法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更多财富的贪婪。

他开始变得大胆,不仅把每月工资全额转入证券账户,

还动了念安的教育基金 —— 那是苏晴一点点攒下的,说要等女儿上高中时,

送她去私立学校。转账的时候,他犹豫了一下,脑子里闪过苏晴认真存钱的样子,

可转念一想:“等我赚够了,给念安存更多的教育基金,让她出国留学都行。

” 最终还是狠下心,把钱转了过去。苏晴发现时,存折上的数字已经变成了冰冷的零。

“李勉,你疯了吗?” 她把存折摔在茶几上,声音抖得不成样子,“那是念安的学费,

是我们的应急钱!你怎么能拿去炒股?”“我知道,” 李勉避开她的目光,

盯着地板上的纹路,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手机,心里有些慌乱,却还是强撑着辩解,

“但这是最后一次,等‘中航电子’涨到三十元,我就把钱取出来,连本带利还回去,

还能多赚二十万。” 他不敢看苏晴的眼睛,怕从她眼里看到失望,

只能用 “最后一次” 来自我安慰,也安慰对方。“最后一次?” 苏晴笑了,

眼泪却顺着脸颊滑落,“你上个月也是这么说的,上上周也是!李勉,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

每天盯着手机,饭也吃不好,觉也睡不好,你还记得念安的生日是哪天吗?”李勉愣住了。

他张了张嘴,想说出女儿的生日,却发现记忆里只有 K 线图的走势、各种指标的变化,

念安的生日、结婚纪念日,这些曾经刻在心里的日子,全都被股市的数字挤得没了位置。

那天晚上,两人吵了结婚以来最凶的一架,苏晴抱着被子去了客房,念安被吵醒,

躲在门后偷偷哭,小声问:“爸爸妈妈,你们是不是不要我了?”李勉蹲下来,

把女儿抱进怀里,声音发哑:“不会的,爸爸只是…… 只是想给你更好的生活。

” 可他心里清楚,所谓的 “更好的生活”,早已变成了欲望的借口。他开始频繁操作,

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买那个概念 —— 元宇宙火了,

就重仓 “中青宝”;储能板块异动,

就全仓 “阳光电源”;甚至听老周说 “ST 股要重组”,也敢拿出五万块赌一把。

他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能精准抓住每一个风口,可实际上,只是在盲目跟风,

被市场牵着鼻子走。手续费交了一大堆,账户余额却开始波动。有时候一天赚两三万,

他会忍不住跟苏晴炫耀,看到妻子冷淡的表情,又会觉得没趣,

转而在股吧里发帖子分享 “战绩”,享受着陌生人的吹捧;有时候一天亏四五万,

他就把自己关在书房里,对着屏幕抽烟,烟灰缸里的烟蒂堆得像小山,心里又悔又恨,

骂自己贪心、骂市场不公,可第二天开盘,还是会忍不住继续操作。念安变得越来越沉默。

以前她总爱缠着李勉讲故事,现在却躲在苏晴身后,

怯生生地看着他;以前她会把幼儿园得的小红花贴在李勉的公文包上,

现在却只是把小红花放在茶几上,小声说 “妈妈,给你”。苏晴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却只是每天变着花样给李勉做他爱吃的菜,希望他能早点醒悟。可李勉根本没心思注意这些,

他的世界里,只剩下股市的涨涨跌跌。转折发生在一个周五。

李勉重仓的 “阳光电源” 突然发布公告,说 “业绩不及预期”,开盘直接跌停。

他盯着屏幕上的绿色数字,手指冰凉,想卖却卖不出去 —— 跌停板上压着几十万手卖单,

换手率只有 0.3%。老周在微信群里哀嚎:“完了完了,我亏了四十万!

早知道不听分析师的,说什么‘长期持有’!”李勉瘫坐在椅子上,

感觉浑身的力气都被抽干了。账户里的余额从二十五万跌到了十八万,又跌到了十五万。

他想起苏晴的眼泪,想起念安怯生生的眼神,第一次有了割肉离场的念头。可就在这时,

股吧里有人发帖:“主力在洗盘,别怕,下午会开板!” 他像抓住了救命稻草,

死死盯着屏幕,心里不停默念:“开板吧,只要开板,我就卖,再也不碰股票了。

”下午两点半,“阳光电源” 的跌停板果然有了松动,买盘开始增加,股价缓慢回升。

李勉的心跳越来越快,看着股价从跌停价涨到 - 5%,又涨到 - 3%,

他握紧了拳头 —— 再涨点,就卖!可还没等他动手,股价又开始下跌,

尾盘再次封死跌停。那天晚上,李勉一夜没睡。窗外的天从漆黑变成鱼肚白,

他看着账户里的十五万,又看着手机里苏晴发来的消息:“念安说想你陪她去公园放风筝。

” 他突然觉得很累,累得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那些曾经让他热血沸腾的数字,

现在像一张张嘲讽的脸,提醒着他:欲望的口子一旦打开,就再也收不住了。

可他还是不甘心,总觉得只要再等一等,就能回本,就能翻身,这种执念,

像毒藤一样缠绕着他的心脏。第四章 坠落的开始接下来的日子,

“阳光电源” 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跌,没有丝毫反弹的迹象。

十五万很快变成了十二万,又变成了十万。李勉的心态彻底崩了,

他不再研究什么指标、分析什么行情,

只是凭着一股蛮劲频繁换股 —— 今天看到哪个股涨得猛,就立刻追进去,

结果刚买就跌;明天看到哪个股跌得狠,就赶紧割肉离场,结果割完就涨。他像个无头苍蝇,

在股市里乱撞,手续费交了近万,账户余额却越来越少。每一次亏损,都像一把刀,

在他心上割出伤口,而他只能用 “下一次一定能赚回来” 来自我麻痹。

家里的气氛变得压抑得让人窒息,苏晴不再跟他争吵,也不再主动跟他说话,

两人像是住在同一屋檐下的陌生人。念安更是怕他,只要他一发脾气,就立刻躲进房间,

把门反锁。有一次,他跟风买了一支热门的半导体股,本以为能赚一笔,

结果当天就亏了八千。回家后,他看到苏晴在整理念安的旧衣服,

忍不住大发雷霆:“整天就知道收拾这些破烂,不知道想想怎么赚钱吗?

” 苏晴停下手里的动作,冷冷地看着他:“赚钱?你所谓的赚钱,

就是把家里的钱都亏光吗?李勉,你看看你现在的样子,像个疯子。”“疯子?

” 李勉被戳中了痛处,一把挥掉沙发上的衣服,“我变成这样还不是为了这个家?

要是你能多赚点钱,我用得着这么拼命炒股吗?” 他说出这句话时,自己都愣了一下,

他知道这是在推卸责任,可被亏损逼疯的他,只想找个发泄口。苏晴看着散落一地的衣服,

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我在家带孩子、操持家务,不是在偷懒!你自己炒股亏了钱,

凭什么怪我?” 念安听到争吵声,从房间里跑出来,看到满地狼藉和爸爸妈妈愤怒的表情,

“哇” 的一声哭了出来:“爸爸妈妈别吵了,我再也不要新玩具了,再也不去夏令营了,

你们别生气好不好?”女儿的哭声像一盆冷水,浇醒了李勉片刻的癫狂。

他看着念安通红的眼睛和颤抖的肩膀,又瞥到苏晴脸上混杂着泪水与绝望的神情,

心脏像被一只冰冷的手狠狠攥住,疼得他喘不过气。那些刻薄的话卡在喉咙里,

再也说不出来,只剩下满心的慌乱与愧疚。“对不起……” 他声音发哑,

蹲下身想去捡散落的衣服,

手指却在触到布料时猛地缩回 —— 就像当初不敢触碰襁褓里的念安那样,

他突然觉得自己不配触碰这个家里任何温暖的东西。苏晴没理他,只是快步走过去抱起念安,

转身进了卧室,关门声轻得像一声叹息,却重重砸在李勉心上。那天晚上,

李勉在客厅的沙发上蜷缩了一夜。没有开灯,只有窗外的月光透过窗帘缝隙,

在地板上投下一道狭长的冷光。他掏出手机,点开券商 APP,

屏幕的亮光刺得他眼睛生疼 —— 账户余额只剩下八万七千块,

比他最初投入的五万块多不了多少,可这背后,是他掏空的工资、挪用的教育基金,

还有被搅得支离破碎的家。他翻看着交易记录,

每一笔操作都像一记耳光抽在脸上:追高 “中青宝” 亏了一万二,

割肉 “ST 泰禾” 亏了八千,

目抄底 “医药 ETF” 又套牢两万…… 那些曾经让他觉得 “稳赚不赔” 的决策,

如今全成了笑话。股吧里还在吵吵嚷嚷,有人晒出翻倍收益的截图,有人骂主力黑心,

可李勉只觉得那些文字像嗡嗡的苍蝇,烦得他只想把手机摔碎。“再试最后一次。

” 天快亮时,他咬着牙做出决定。他把账户里所有的钱都取出来,只留了一万块,

仓买入了一支据说 “即将重组” 的地产股 —— 这是老周在群里发的 “内部消息”,

说最少能涨五十个点。买入的那一刻,他闭紧眼睛,心里默默祈祷:“老天爷,

就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回本,我再也不碰股票了。”可命运似乎故意跟他作对。

买入地产股的第三天,公司突然发布公告,说 “重组计划因监管政策调整终止”,

股价直接一字跌停。李勉盯着屏幕上死死封住的跌停板,换手率不足 0.1%,

连割肉的机会都没有。他瘫坐在电脑前,浑身冰凉,脑子里一片空白,

只剩下一个念头:完了,全都完了。账户余额最终跌到了五万出头,

亏损刚好达到百分之八十。那天下午,李勉坐在书房里,整整四个小时没动。

苏晴做好了晚饭,喊了他好几次,他都像没听见。念安怯生生地站在书房门口,

手里拿着一朵纸折的向日葵:“爸爸,吃饭了…… 这个给你。”李勉转过头,

看着女儿小心翼翼的样子,眼泪突然涌了上来。他走过去,蹲下身抱住念安,

下巴抵在她的发顶,声音哽咽:“念念,爸爸对不起你,对不起妈妈。” 念安伸出小手,

轻轻拍着他的背,像个小大人一样安慰:“爸爸不哭,念念不怪你。”那天晚上,

等妻女睡熟后,李勉再次打开了券商 APP。他看着屏幕上的数字,

手指颤抖着点下了 “清仓” 按钮。每一支股票卖出时弹出的确认窗口,

都像在拷问他的灵魂。最后一支股成交的瞬间,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却觉得胸口更闷了 —— 那不是解脱,而是深入骨髓的不甘。他没有立刻注销账户,

而是盯着空仓的界面看了很久。那些曾经让他热血沸腾的 K 线图,现在只剩下一片空白。

他想起最初投入五千块时的好奇,想起赚十五万时的意气风发,想起亏到十万时的暴躁,

想起现在的一无所有。就像一场荒唐的梦,醒来后,只剩下满地狼藉。第二天一早,

李勉注销了证券账户。他把手机里的券商 APP、股吧、财经新闻软件全都删了,

然后换上一身干净的衬衫,去公司上班。走进写字楼时,阳光正好洒在玻璃幕墙上,

晃得他有些睁不开眼。他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都过去了,好好工作,重新开始。

可他心里清楚,那颗关于股市的种子,并没有真正死去。它只是被厚厚的尘土暂时掩盖,

只要遇到一点阳光和雨露,就会立刻破土而出。而他不知道的是,那所谓的 “阳光雨露”,

已经在不远处等着他了。第五章 牛市的蛊惑接下来的一年多,李勉确实像变了个人。

他不再熬夜,不再对着手机发呆,每天准时上下班,周末就陪着妻女去公园、逛书店。

苏晴脸上的笑容多了起来,念安也敢重新缠着他讲故事了。家里的气氛渐渐回暖,

仿佛那段黑暗的日子从未存在过。李勉的工作也重回正轨,凭借着之前积累的经验和业绩,

他不仅坐稳了总监的位置,还拿到了一笔丰厚的年终奖。他把钱存进银行,

专门开了个账户作为念安的教育基金,密码是女儿的生日。苏晴看着存折上的数字,

眼眶有点红:“这下我就放心了。”李勉抱着她,

心里满是踏实:“以后咱们踏踏实实过日子,再也不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了。

” 他以为自己真的能放下,可每当同事们在茶水间谈论股市,

他还是会忍不住竖起耳朵;每当路过银行的股票行情显示屏,他的脚步还是会下意识地停顿。

那些被压抑的欲望,像潜伏在深海里的怪兽,随时准备冲出水面。

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的上午。李勉正在陪念安搭积木,

电视里突然传来财经新闻的播报声:“A 股市场持续走高,沪指突破 3500 点,

牛市行情正式开启,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领涨……”“牛市” 两个字像一道闪电,

劈中了李勉的心脏。他手里的积木 “哗啦” 一声掉在地上,念安噘着嘴抱怨:“爸爸,

你弄倒我的城堡了!” 可他根本没听见女儿的话,眼睛死死盯着电视屏幕,

主持人列举的那些暴涨的股票名称,

—“宁德时代涨幅超 200%”“隆基绿能创历史新高”“半导体 ETF 年内翻倍”。

那些熟悉的名字,那些曾经让他赚钱又让他亏钱的板块,如今再次成了市场的宠儿。

他的手指不自觉地颤抖起来,脑子里像有无数个声音在喊:“进去!快进去!

这次一定能赚回来!”“爸爸,你怎么了?” 念***了拉他的衣角,满脸疑惑。

李勉回过神,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没事,爸爸刚才走神了。

” 可他的心思已经不在积木上了,牛市的消息像一颗石子,

在他平静的心湖里激起了千层浪。晚上,等妻女睡熟后,李勉偷偷拿出手机,

重新下载了券商 APP。登录的瞬间,

屏幕上弹出的行情页面让他呼吸一滞 —— 曾经跌到十几块的 “中航电子”,

现在已经涨到了四十多块;他当初割肉的 “阳光电源”,股价翻了三倍还多。

“要是当初没割肉就好了……” 他喃喃自语,心里的悔恨像潮水般涌来。

他翻看着各个板块的涨幅榜,手指在屏幕上滑动,那些红色的数字像一个个诱惑的陷阱,

让他无法自拔。他想起去年注销账户时的不甘,想起现在账户里的存款,

一个疯狂的念头在他心里滋生:再试一次,就一次,这次一定能把握住机会。

他没有告诉苏晴,偷偷把家里一半的积蓄 —— 五十万,重新转入了证券账户。

买入第一支股票的那一刻,他的心脏狂跳不止,既有对盈利的期待,也有对风险的恐惧。

可牛市的热度很快冲散了他的恐惧,买入的第二天,他买的半导体股就涨了八个点,

账户余额多了四万。“我就知道,这次不一样。” 李勉兴奋地握紧拳头,

之前的谨慎和理智荡然无存。他开始像当初一样,每天盯着盘口,研究各种利好消息,

甚至在上班时间偷偷溜到茶水间看行情。苏晴察觉到他的变化,心里涌起不好的预感,

可每次问他,他都敷衍着说 “最近工作忙”。账户余额很快涨到了八十万,

不仅回本了之前的亏损,还赚了三十万。李勉的野心再次膨胀,他觉得自己这次吸取了教训,

能精准判断市场走势,实现财富自由指日可待。

他开始跟苏晴描绘未来的生活:“等赚够两百万,咱们就换套大房子,再给你买辆新车。

”苏晴看着他兴奋的样子,眼神里充满了担忧:“李勉,见好就收吧,别再像上次一样。

”“放心,” 李勉拍着胸脯保证,“这次我肯定把握好分寸,设置好止损,绝对不会再亏。

”可他根本没有设置止损。牛市里的赚钱效应让他变得盲目自信,他觉得股价只会涨不会跌,

止损反而会错过更大的收益。他甚至把苏晴的警告当成了耳边风,继续加仓,

把账户里的资金增加到了八十万,全仓买入了一支新能源股。他不知道,

牛市的盛宴终究有散场的一天,而他已经错过了离场的最佳时机。

第六章 失控的赌徒账户余额最高涨到过一百万那天,李勉特意带妻女去了一家高档餐厅。

看着菜单上昂贵的价格,他毫不犹豫地点了念安爱吃的牛排和苏晴喜欢的红酒,

心里满是得意:“以后咱们经常来吃。” 苏晴却没什么胃口,只是看着他,欲言又止。

可这份得意并没有持续多久。三天后,股市突然毫无征兆地暴跌,沪指一天之内跌了五个点,

新能源板块更是重灾区,李勉买的那支股票直接跌停。他盯着屏幕上的绿色数字,

脑子里一片空白,之前的自信瞬间崩塌。“只是回调,牛市里的正常回调。” 他喃喃自语,

试图安慰自己。可接下来的几天,股市没有丝毫反弹的迹象,

他的账户余额从一百万跌到了七十万,又跌到了五十万。盈利彻底回吐,本金开始受到侵蚀。

苏晴终于发现了他偷偷炒股的事。那天晚上,她在收拾书房时,

看到了电脑屏幕上的行情页面,账户余额显示只有四十九万。她浑身一软,跌坐在椅子上,

眼泪无声地滑落。李勉回来时,看到她坐在电脑前,心里咯噔一下,知道再也瞒不住了。

“你不是答应我再也不碰股票了吗?” 苏晴的声音冰冷,没有一丝温度。李勉张了张嘴,

想解释,却发现什么都说不出来。他知道,任何辩解都是苍白的,他辜负了妻子的信任,

再次把这个家推向了深渊。“我以为这次能赚回来……” 他声音发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

“赚回来?” 苏晴猛地站起来,指着屏幕,“你看看,五十万只剩下这么点了!

你是不是又把念安的教育基金投进去了?” 李勉慌忙摇头:“没有,

这次用的是咱们的存款。”苏晴看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失望:“李勉,我真的对你很失望。

你告诉我,这个家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是不是不如那些跳动的数字重要?

” 这句话像一把刀,刺穿了李勉的伪装,他再也忍不住,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

发出压抑的呜咽声。争吵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反而让两人的关系降到了冰点。

苏晴搬去了念安的房间睡,再也没有跟他说过一句话。李勉的心态彻底失控,他像个赌徒,

开始频繁换股,希望能快速回本。今天追这个热点,明天买那个概念,手续费交了一大堆,

账户余额却越来越少。他不再去公司上班,每天窝在书房里,对着电脑屏幕发呆。

领导给他打电话,他要么不接,要么敷衍几句。同事们议论纷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