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初涉官场风波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瑶获皇上钦点成为翰林院编修,这消息在京城不胫而走,一时间成为众人谈论的焦点。

一个不知从何处冒出来的无名小辈,竟能在诗会上脱颖而出,得皇上青睐,着实让人惊叹。

苏瑶走马上任,踏入翰林院。

翰林院乃文人雅士汇聚之地,其中不乏饱学之士,同时也暗藏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派系纷争。

苏瑶深知,自己虽因才华得到皇上赏识,但在这翰林院,想要站稳脚跟并非易事。

第一天到任,苏瑶便感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打量与审视。

那些老翰林们表面上对她客客气气,言语间却隐隐透着一丝轻视,似乎并不认可她这个突然空降的编修。

“苏编修,年纪轻轻便能入翰林院,真是前途无量啊。”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翰林皮笑肉不笑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阴阳怪气。

苏瑶心中明白他们的想法,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前辈过奖了,苏瑶初来乍到,还望各位前辈多多指点。”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苏瑶抱有敌意。

一位名叫郑辰的翰林,主动过来与苏瑶打招呼,态度十分友善。

郑辰年纪与苏瑶相仿,为人谦逊有礼,在翰林院颇有人缘。

“苏编修,不必理会他们。

翰林院向来论资排辈,一时难以接受新人也是常有的事。

日后若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便是。”

郑辰微笑着说道。

苏瑶心中感激,连忙说道:“多谢郑兄关照,日后还望郑兄多多提携。”

在郑辰的帮助下,苏瑶逐渐熟悉了翰林院的工作流程和各项事务。

她每日勤奋工作,认真整理和编纂各种典籍,其严谨的态度和出色的能力,让不少人暗暗点头。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日,苏瑶在整理典籍时,发现了一份疑似被篡改过的历史文献。

这份文献记载着前朝一段重要的历史事件,而其中的内容与她所了解的历史真相存在诸多出入。

苏瑶心中一惊,深知此事非同小可。

她不敢声张,悄悄将文献收好,打算找个合适的时机向上面汇报。

然而,她的举动还是被有心人发现了。

李逸得知苏瑶在翰林院发现了异样,心中暗喜,觉得这是一个扳倒苏瑶的好机会。

他买通了苏瑶身边的一个小厮,让小厮偷出那份文献,并在文献上做了手脚,将其伪造成苏瑶故意篡改历史文献,企图混淆视听。

不久后,此事便在翰林院传开,众人纷纷指责苏瑶。

苏瑶还没来得及为自己辩解,便被带到了翰林院掌院学士面前。

“苏瑶,你可知罪?

有人举报你篡改历史文献,意图扰乱朝纲。

这等大罪,你该当何罪?”

掌院学士面色严肃,怒目而视。

苏瑶心中明白,自己这是被人陷害了。

她镇定自若地说道:“大人,苏瑶冤枉。

这份文献是我在整理典籍时发现的,当时便觉得其中内容蹊跷,怀疑被人篡改,正打算向大人汇报,没想到却被人反咬一口。”

掌院学士冷哼一声:“空口无凭,你有何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

苏瑶心中焦急,她深知此时若拿不出证据,自己恐怕在劫难逃。

就在她一筹莫展之际,郑辰站了出来。

“大人,苏编修向来品行端正,工作认真负责,我相信她不会做出这种事。

此事或许另有隐情,还望大人明察。”

郑辰为苏瑶辩解道。

掌院学士看了郑辰一眼,沉吟片刻后说道:“郑辰,你与苏瑶关系匪浅,你的话恐怕难以服众。

若苏瑶拿不出证据,本官只能按律处置。”

苏瑶心中感激郑辰的信任,但她也明白,光靠郑辰的支持还不够。

她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回忆着事情的经过,试图找出破绽。

突然,苏瑶想到那个偷文献的小厮。

她记得,当时那小厮在偷文献时,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一个墨砚,墨汁溅到了小厮的衣角上。

“大人,能否将那个举报我的人带来,我有话问他。”

苏瑶说道。

掌院学士点头,命人将那小厮带了上来。

苏瑶看着小厮,目光犀利地问道:“你说亲眼看到我篡改文献,那我问你,当时我在什么地方篡改的?

又是用什么笔篡改的?”

小厮显然没想到苏瑶会有此一问,顿时慌了神,支支吾吾地回答不上来。

苏瑶见状,继续说道:“你若如实交代,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否则,一旦查出你是受人指使,诬陷朝廷命官,那可是死罪。”

小厮一听,吓得脸色苍白,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将李逸指使他偷文献并伪造证据的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掌院学士听后,脸色大变,没想到此事背后竟牵扯到李家。

他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上报给皇上。

皇上得知后,龙颜大怒,下令彻查此事。

经过一番调查,真相大白,李逸因诬陷朝廷命官,被皇上严惩,李家也因此受到牵连。

苏瑶则因祸得福,不仅洗清了冤屈,还因敢于揭露阴谋,得到了皇上的再次赞赏。

经此一事,苏瑶在翰林院的地位更加稳固,众人对她也不敢再小觑。

而苏瑶深知,这不过是她官场生涯中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着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