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我穿成了全公司闻名的咸鱼女白领。看着镜子里精致却慵懒的脸,
我捏碎了总裁递来的辞退信。“给我三个月,我让部门业绩翻三倍。
”曾经对我毕恭毕敬的男下属,现在敢拍我肩膀叫“姐妹”。曾经我亲手招聘的精英,
如今在我面前浑水摸鱼。直到季度报表出炉,全公司看着我一骑绝尘的KPI沉默。
总裁在庆功宴上低声问:“你到底是谁?”我晃着红酒杯轻笑:“你的新竞争对手。
”陆承泽这是他用了三十八年的名字是被一阵尖锐的闹***吵醒的。
不是他惯用的那种由弱渐强、带着自然白噪音的智能唤醒灯,
而是某种老式手机发出的、极具穿透力的“滴滴”声,粗暴地撕扯着他的神经。头痛欲裂,
像是被灌了一整晚的劣质威士忌。他勉强睁开眼,视线模糊了片刻才聚焦。陌生的天花板,
吊灯款式廉价。空气里弥漫着甜腻的香薰气味,混着一丝隔夜外卖的油腻感。
这不是他的公寓。他的公寓是冷灰色的极简风格,一尘不染,
只有高级木香和咖啡豆的醇厚气息。他撑着身子坐起来,随即僵住。胸口沉甸甸的,
视线下垂,映入眼帘的是不属于他的、穿着丝质睡裙的身体曲线,
以及散落在胸前、栗色的、微卷的长发。心跳骤停了一拍。他猛地掀开被子,冲下床,
踉跄着扑向房间一角的穿衣镜。镜子里是一张完全陌生的女人的脸。很年轻,
二十五六岁的样子,五官底子极好,皮肤白皙,但眼底下有着明显的黑眼圈,
透露着长期作息不规律带来的疲惫和慵懒。头发乱糟糟地披散着,睡裙肩带滑落一半,
整个人透着一股“混日子”的颓废感。陆承泽,
瑞科科技最年轻、以铁腕和效率著称的副总裁,此刻正站在镜子里,用一个女人的身体,
与他惊恐的眼神对视。他抬手,镜中的“她”也抬手,指尖触碰到冰凉的光滑镜面。
真的不是梦。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他环顾这个陌生的卧室,衣服杂乱地扔得到处都是,
床头柜上放着吃剩的薯片袋和喝了一半的奶茶,笔记本电脑歪在角落,盖子上落了一层薄灰。
混乱,无序,低效!这一切都让他生理不适。记忆碎片涌入脑海:苏曼,
瑞科科技市场部一名业绩垫底、人缘一般、靠着一点小聪明和摸鱼技巧混日子的女白领。
就是他平时开会时,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甚至考虑过要优化掉的那类员工。而现在,
他成了她。强烈的反胃感涌上喉咙,他冲进卫生间,对着马桶干呕了几下,什么也吐不出来。
冰冷的水泼在脸上,稍微拉回了一点理智。他必须冷静。无论多么荒谬,事情已经发生。
当务之急,是应对眼前的局面。根据苏曼模糊的记忆,今天……好像有个重要的部门会议?
他强忍着不适,在那一堆乱糟糟的衣服里,勉强挑出一套还算得体的职业套装,尺寸有些紧。
化妆?他不会。只好洗了把脸,把头发胡乱扎了个马尾。
看着镜子里不修边幅、气质全无的形象,陆承泽的眉头拧成了死结。
当他踩着那双不合脚的高跟鞋,几乎是跛着脚赶到公司时,会议已经开始了十分钟。
他或者说“她”推开会议室的门,原本正在发言的市场部总监赵伟顿了顿,
不悦地扫了他一眼。同事们的目光各异,有同情,有鄙夷,更多的是事不关己的漠然。
他低着头,想走到自己惯常的、最角落的位置坐下。“苏曼,”赵伟敲了敲桌子,
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你每次都是这样,拖拖拉拉!这个季度的报表,就你还没交!
让你做的市场分析报告呢?这都第几天了?”陆承泽深吸一口气,属于苏曼的记忆告诉他,
那份报告……根本还没开始做。他压下属于陆承泽的怒火和尴尬,
尽量用平静的语气说:“抱歉,总监,我身体不太舒服。报告我今天下班前一定补上。
”“不舒服?我看你是昨晚又追剧到半夜吧?”一个略带轻浮的男声响起。
是同一个部门的李哲,仗着业绩还不错,平时就有点油嘴滑舌。他凑过来,
竟直接伸手拍了一下陆承泽……现在是苏曼的肩膀,动作熟稔得令人不适。“姐妹,
不是我说你,再这么下去,赵总可真要发火了。”李哲挤挤眼,语气里的调侃多于关心。
陆承泽浑身一僵。李哲?他记得这个人。去年还是他亲自面试招进来的,
当时在他面前紧张得话都说不利索,现在居然敢拍着他的肩膀虽然是女人的肩膀,
叫他“姐妹”?一股荒谬的怒火在他胸腔里燃烧。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
赵伟把一份文件摔在他面前:“苏曼,来我办公室一趟。”总监办公室里,
赵伟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语气倒是比会议上缓和了些,但内容更直接:“苏曼,
公司不是慈善机构。你最近的表现,你自己清楚。连续三个季度考核垫底,上班摸鱼,
任务拖延……我也很难做。”他推过来一个信封。“这是公司给你的补偿,好聚好散吧。
”陆承泽看着桌上那封辞退信,白色的信封像是一种嘲讽。他辛苦打拼十几年,
坐到副总裁的位置,如今却要以这种耻辱的方式,
被一个他平时根本不会正眼看待的中层管理辞退?不行。绝对不行。
属于陆承泽的骄傲和冷静在瞬间压倒了所有混乱的情绪。他抬起头,
不再是苏曼那种惯常的闪躲和怯懦,眼神锐利,
甚至带着一丝赵伟从未在她身上见过的……威压?“赵总监,”他开口,声音是苏曼的清亮,
语调却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我承认我之前的状态有问题。
”他拿起那封辞退信,在赵伟惊讶的目光中,慢条斯理地,一下一下,将它撕成了两半,
四半,最后变成一把碎片,轻轻扔进桌角的垃圾桶。“辞退我,是公司的损失。
”他直视着赵伟有些发懵的眼睛,“给我三个月时间。不需要任何特殊照顾,
我会让市场部三组的业绩——”他顿了顿,清晰地吐出四个字,“翻三倍。”赵伟张大了嘴,
像是第一次认识眼前这个人。“苏曼,你……你没发烧吧?你知道三倍业绩意味着什么吗?
”“我很清楚。”陆承泽微微勾起嘴角,那笑容里没有一丝暖意,
只有属于猎手的冷静和自信,“完不成,我主动滚蛋,并且一分钱补偿不要。
但如果我做到了……”他没有把话说完,但眼神已经说明了一切。他转身,
踩着那双依旧不合脚、却似乎稳了不少的高跟鞋,挺直了脊背,走出了总监办公室。门外,
几个假装工作的同事立刻低下头,但眼角余光都追随着那个仿佛脱胎换骨的身影。
陆承泽苏曼坐回自己的工位,无视周围探究的目光。电脑开机,
桌面乱七八糟的图标和文件让他太阳穴又是一跳。他花了十分钟快速清理、归类。然后,
去一年的所有数据:业绩报表、客户资料、项目进度、成本分析……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
眼神专注,大脑高速运转,
关键信息:渠道老化、客户粘性低、推广方式传统低效、团队成员缺乏动力……一下午时间,
他水都没喝一口,完全沉浸在工作中。当下班***响起,同事们纷纷收拾东西准备离开时,
一份结构清晰、数据翔实、问题诊断一针见血,
并且附带了初步行动方案的《市场部三组业绩提升规划》已经在他电脑上成型。
李哲路过他的工位,瞥了一眼他的电脑屏幕,咂咂嘴:“哟,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真开始努力了?能坚持三天吗,姐妹?”陆承泽没有抬头,
目光依旧停留在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和图表,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声音不大,
却足以让附近几个竖着耳朵的人都听见:“以后工作时间,请叫我苏曼。
”李哲脸上的笑容僵住了。陆承泽终于抬起眼,看了他一眼,那眼神平静无波,
却让李哲莫名地感到一股压力,讪讪地走开了。接下来的日子,整个市场部三组,
乃至整个瑞科科技,都目睹了一场堪称魔幻的蜕变。“苏曼”像是换了个人。不再迟到早退,
不再刷剧闲聊。她每天最早到岗,最晚离开。她重新梳理客户档案,
亲自拜访那些被长期忽视的老客户,用专业的态度和精准的方案重新赢得信任。
她调整推广策略,放弃了效果差、成本高的传统渠道,转而尝试精准的数字营销,
用极低的成本获取了高质量的潜在客户。她甚至开始整顿团队。
对于那个仗着资历老、干活挑肥拣瘦的王姐,
“苏曼”直接把她负责的一个重要项目收了回来,当着全组的面,
用半个小时指出了方案中的十几处漏洞和优化方向,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怼得王姐面红耳赤,哑口无言。对于刚毕业、总是被欺负着干杂活的小张,
“苏曼”则给了他一个独立负责小项目的机会,并给予了关键的指导。起初还有人不服,
有阴阳怪气,有等着看笑话。但“苏曼”用实力说话。她做的方案总能直击痛点,
她谈的客户满意度极高,她带领的小组项目进度飞快,而且效果显著。
她仿佛有预知能力一般,总能精准把握市场风向。渐渐地,质疑的声音小了,
佩服的眼神多了。团队的氛围也被带了起来,效率陡增。三个月期限将至。
公司季度总结大会。整个礼堂坐满了人。PPT一页页翻过,
当轮到市场部三组的数据展示出来时,台下响起了一片压抑不住的吸气声。
业绩柱状图一骑绝尘,不仅达到了之前承诺的三倍,甚至略有超出!
增长率、利润率、客户满意度等各项关键指标,全部位列公司第一,远远甩开了第二名。
总裁周允坐在第一排,看着屏幕上的数据,惯常平静无波的脸上,也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惊讶。
他记得这个叫苏曼的女员工,之前的考评报告他看过,属于需要“优化”的边缘人物。
这三个月,他隐约听到一些关于市场部三组脱胎换骨的传闻,但没想到,变化如此惊人。
总结会后的公司庆功宴,灯火辉煌,觥筹交错。“苏曼”无疑成了全场焦点。
不断有人过来敬酒,说着恭维的话。
她穿着一条简单的黑色连衣裙花了她“自己”近一个月的工资买的,
陆承泽实在无法忍受苏曼衣柜里那些花里胡哨的衣服,举止得体,应对自如,
既不过分热络,也不显冷淡,身上有种超越容貌的气场,让人无法轻视。她拿着一杯红酒,
走到露台透气。身后传来脚步声。总裁周允端着酒杯,走了过来,站在她身边。“恭喜,
惊人的业绩。”周允的声音低沉,听不出太多情绪。“谢谢周总。”陆承泽晃着酒杯,
猩红的液体在杯壁上挂出漂亮的弧度。露台上很安静,与里面的喧闹隔开。
晚风吹拂着“她”的头发。周允沉默了片刻,侧过头,目光锐利地看向她,
仿佛想透过这具精致的皮囊,看穿里面的灵魂。他语气轻松,带着上位者的宽容,“不过,
我更好奇的是,是什么让你在三个月内有了如此……打败性的改变?
”陆承泽苏曼心中警铃微作。周允是个极其精明的人,
任何不符合逻辑的解释都可能引来更深的怀疑。他不能暴露穿越,
必须找到一个合乎“苏曼”人设,又能自圆其说的理由。他垂下眼睫,轻轻晃动着酒杯,
让红酒的挂壁显得更加迷离,用一种带着些许自嘲和感慨的语气,
半真半假地说道:“或许……是差点被辞退的瞬间,才惊觉自己曾经浪费了多少时光。
人生苦短,总得为自己认真活一次,看看自己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 他巧妙地将陆承泽的危机感和奋斗动力,包装成了“苏曼”式的顿悟。这个解释,
带着点文艺青年的调调,符合苏曼资料里“曾热爱文学”的背景,又不会显得太突兀。
周允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