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古董行里的拉锯战
阳光透过百叶窗照进来,在玉佩的断裂处投下细碎的光斑,像谁刻意画下的温柔笔触。
她指尖划过冰冷的金属柜壁,试图忽略心底那点莫名的涟漪——沈砚之的眼神太干净,干净到让她习惯了商场尔虞我诈的心脏,有些无所适从。
“总裁,城西的地块项目遇到点麻烦。”
助理敲门进来,脸色凝重,“沈家突然插了一脚,说是要建什么‘非遗文化园’,和我们的商业综合体规划冲突了。”
姜潼的眉头瞬间蹙起:“沈家?
哪个分支?”
“就是……沈砚之先生那边。”
助理的声音低了下去,“听说这个项目是他亲自跟进的。”
姜潼的指尖猛地顿住。
沈砚之?
他一个古董修复师,掺和地产项目做什么?
她拿起车钥匙,语气冷硬:“去城西。”
城西的荒地还残留着拆迁的痕迹,风卷起尘土,扑在姜潼的黑色风衣上。
沈砚之正站在临时搭建的工棚前,和几位老匠人说着什么,手里拿着张泛黄的图纸,侧脸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柔和。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头,看到姜潼时,眼里瞬间亮起光,像荒芜地里开出的花。
“姜小姐,你来了。”
他放下图纸,快步走过来,身上沾着的泥点蹭到了浅灰色的衬衫上,却丝毫不显狼狈。
“沈先生,”姜潼开门见山,“这块地是姜氏先看中的,你突然横插一脚,不合规矩吧?”
“规矩是人定的。”
沈砚之笑了笑,指着身后的图纸,“这里以前是座古戏台,光绪年间的,我想把它修复起来,建个非遗园,让老手艺活下去。”
他的语气里带着某种执着,眼神亮得惊人,像在谈论一件稀世珍宝。
姜潼看着图纸上的古戏台,指尖在风衣口袋里攥紧。
她做过调查,这块地的商业价值极高,建成综合体后能带动整个城西的经济,沈砚之的“非遗园”,在商人们眼里简首是天方夜谭。
“沈先生,理想不能当饭吃。”
她语气疏离,“姜氏的规划能创造上千个就业岗位,你的非遗园能带来什么?”
“能带来心安。”
沈砚之的目光落在她脸上,认真得有些执拗,“就像你看到母亲的玉佩时,心里的那种感觉。”
姜潼的心脏猛地一缩。
他怎么知道……“我查过那枚玉佩的来历。”
沈砚之像是看穿了她的心思,声音放轻了些,“你母亲当年为了保护古戏台的匾额,差点被砸伤。
这块地,对你们姜家,也有特殊意义吧?”
姜潼愣住了。
这件事,连父亲都很少提起,他怎么会知道?
“我在档案馆翻了三个月的旧报纸。”
沈砚之的嘴角噙着浅浅的笑,“想多了解你一点。”
风卷起他的衬衫衣角,露出里面白色的T恤,简单得像个学生。
姜潼看着他眼里的坦诚,突然觉得那些准备好的商业说辞,都堵在了喉咙里。
她见过太多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人,却第一次见到,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去翻三个月旧报纸的傻瓜。
“就算有意义,”她硬起心肠,“姜氏的决策不会变。”
沈砚之却没放弃,从工棚里拿出个木箱,打开后,里面是些破碎的木雕——正是古戏台的残件,上面的龙纹依稀可见。
“你看这龙鳞的雕法,是‘镂空透雕’,现在己经没人会了。”
他拿起一块残件,指尖轻轻拂过上面的纹路,“毁掉容易,再想复原,就难了。”
他的语气里带着惋惜,眼神里的光暗了下去,像个被抢走心爱玩具的孩子。
姜潼的目光落在那些残件上,突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抱着她在老戏台前看昆曲,花旦的水袖扫过她的脸颊,带着淡淡的脂粉香。
那时的戏台还完整,雕梁画栋,像个精致的梦。
“我会考虑的。”
她丢下这句话,转身就走,不敢再看沈砚之的眼睛。
她怕自己那点摇摇欲坠的坚持,会在他干净的目光里彻底崩塌。
回到公司,姜潼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看着城西地块的可行性报告,眼前却反复出现沈砚之捧着木雕残件的样子。
助理敲门进来,递上一份文件:“总裁,这是沈先生让人送来的。”
文件里是非遗园的详细规划,后面附着一份补充协议——沈家愿意承担项目百分之七十的资金,建成后,姜氏可以获得周边商业配套的开发权。
“他疯了?”
姜潼看着协议,眉头紧锁。
这意味着沈家几乎是在让利,只为保住那个古戏台。
“听说沈先生为了这个项目,和家族闹僵了。”
助理低声说,“沈家长辈觉得他不务正业,浪费资源。”
姜潼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蛰了一下,微微发疼。
她拿起电话,拨通了沈砚之的号码。
“姜小姐?”
他的声音带着点意外的惊喜。
“你到底想干什么?”
姜潼的语气依旧冷硬,却掩不住一丝不易察觉的松动。
“想让你看到,”沈砚之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清晰而坚定,“除了商业价值,这世界上还有些东西,更值得珍惜。”
比如老手艺的温度,比如母亲留下的回忆,比如……你心里那点没被现实磨掉的柔软。
姜潼挂了电话,站在落地窗前,看着楼下车水马龙。
她突然想起母亲临终前说的话:“潼潼,别被名利困住,要记得为什么出发。”
她最初想拿下城西地块,不就是因为母亲曾在那里守护过什么吗?
什么时候开始,目的变成了单纯的商业扩张?
第二天,姜氏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与沈家合作,共同开发城西地块——保留古戏台,建成非遗文化园,周边配套商业由姜氏负责。
消息一出,业内一片哗然。
没人知道,这个决定背后,是一个古董修复师用三个月的执着,敲开了冰山女总裁心里的一道缝。
沈砚之看到新闻时,正在修复那枚龙纹木雕。
他放下刻刀,给姜潼发了条信息:“晚上有空吗?
我请你看戏,就在修复好的戏台原型上。”
姜潼看着信息,指尖在屏幕上犹豫了很久,最终回了个“好”。
她不知道,这场看似妥协的合作,只是沈砚之追妻路的开始。
这个在世家家族里显得格格不入的“大情种”,正用他独有的方式,一点点瓦解她的防线,让她明白,原来拥有一个人,真的可以拥有全世界。
而那晚的戏台原型上,昆曲的水袖翻飞,姜潼坐在沈砚之身边,看着他专注的侧脸,突然觉得,或许生活不只有冰冷的合同和报表,还有些温热的、值得期待的东西。
比如身边这个人,和他眼里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