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县令发难,铁轨为证
他身后两个账房模样的人捧着账本,手指在纸页上快速滑动,眼神里满是审视的锐利。
“萧主事好大的排场!”
周博文勒住马缰,马身人立而起,前蹄踏得尘土西溅。
他居高临下地盯着萧砚,肥厚的手指叩了叩马鞍,“本官奉命查驿道修复进度,这都过去五天了,你不督建土路,倒把人拉到这荒山野岭炼铁矿?
莫不是拿了朝廷拨款,想中饱私囊?”
萧砚心中冷笑。
前任主事就是因不愿给周博文“孝敬”,才被他借驿道塌方参了革职,如今这是故技重施,想拿捏自己要好处。
他不卑不亢地侧身,让出身后的铁矿场:“周大人明察,非下官偷懒,而是驿道修复之法需改弦更张。
您看——”他指向场中丈高的土熔炉,炉口还残留着暗红的火痕,旁边堆着十几块泛着金属光泽的生铁,最显眼的是一根黑黝黝的“工”字形铁轨,正被工匠们用砂纸打磨边缘。
“此为‘铁轨’,用生铁锻造而成,铺成的路平整耐磨,运粮效率比土路快三倍不止。”
周博文翻身下马,皮鞋底重重踢在铁轨上,发出“铛”的脆响。
他皱着眉,像看废品似的打量:“萧砚,你糊弄谁?
这铁片子薄如蝉翼,能扛住粮车碾压?
再说,你基建司账面只剩五十两,开熔炉、雇人手的钱从哪来?
莫不是挪用了驿道拨款?”
这话像惊雷炸在工匠们心头——私挪拨款、私采铁矿都是杀头的罪。
赵五手心里攥满冷汗,刚想替萧砚辩解,却见萧砚弯腰捡起一块铁矿石,递到周博文面前:“大人请看,这铁矿是三年前官府废弃的,矿石含铁量低,之前炼不出可用的铁,下官不过是废物利用。
至于银钱——”他从怀中掏出一卷图纸,展开后是临水县到清河镇的路线图,上面用朱砂圈着十几处商户名号,旁边还有鲜红的手印:“清河镇的粮商、布商己答应出资,条件是铁路贯通后优先运货。
人手则是附近流民,下官管饭管住,每日还发五十文工钱,既解了人手短缺之困,也帮大人缓解了流民安置的压力。”
周博文盯着图纸上的签名,手指在“张记粮行李记布庄”上摩挲——这几家都是临水县的纳税大户,若真能靠铁路赚更多钱,他这个县令的政绩也能添上一笔。
他眼珠一转,语气缓和了些:“既如此,本官便信你一次。
但你需立军令状,半月之内若铁路不通,休怪本官按律处置!”
看着周博文带着衙役离去的背影,赵五才松了口气,抹着额头的汗:“萧主事,您刚才可吓死我了,那周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难缠。”
萧砚拍了拍他的肩膀,目光扫过场中待命的流民:“他要的是政绩和好处,咱们拿出实实在在的东西,他自然不会为难。
现在时间紧迫,咱们得把进度再提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