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轩窗·海棠余香

小轩窗下 月半歌笙 2025-09-26 19:20:50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时间:熙宁八年三月十五地点:汴京·林府闺阁一夜春雨,洗得庭院愈发清亮。

晨光透过小轩窗的雕花格子,温柔地洒在妆台上。

空气中残留着湿润泥土的气息,混合着窗外海棠若有似无的淡香。

林淑窈坐在妆台前,任由贴身丫鬟小蝶为她梳理长发。

铜镜中映出一张尚带着几分朦胧睡意的脸,单眼皮,眸光清澈,樱唇不点而红。

小蝶灵巧的手指穿梭在乌发间,挽成一个简洁又不失秀雅的随云髻。

“小姐,今儿簪这支新开的垂丝海棠可好?”

小蝶拿起一支小巧玲珑、带着新鲜露珠的粉色海棠花簪,轻轻簪在淑窈的鬓边,又调整了一下位置,让那抹娇嫩的粉色恰到好处地点缀在乌发间,衬得她肤色愈发莹白。

“真好看,小姐就像这花儿一样。”

小蝶笑着赞叹。

淑窈对着镜子看了看,浅浅一笑,算是应允。

她想起昨日那个冒失闯入的书生,他慌乱中抬头的瞬间,似乎也看到了她鬓边的簪花?

心绪微漾,她拿起妆台上那盒精致的香粉,指尖蘸取少许,对着镜子,仔细地、轻柔地将花黄贴在额间。

金箔剪成的梅花形花黄,映着晨光,更添几分婉约。

梳妆完毕,小蝶又捧来那碟嫣红的凤仙花汁:“小姐,指甲该染了。”

淑窈伸出纤纤十指,小蝶用细小的毛笔蘸取花汁,小心翼翼地涂抹在她的指甲上。

那鲜艳的红色,与昨日窗下瓷碟中的如出一辙。

淑窈看着那抹红,昨日雨幕中那个青色身影和惊惶的眼神又浮上心头。

“小蝶,”淑窈状似不经意地问,“昨日……那个送书的韩公子,后来怎么样了?

书送到了吗?”

小蝶一边仔细涂抹,一边回答:“书匣后来被前院的管事张伯发现了,说是太学苏博士派人送来的文稿,己经呈给老爷了。

至于那位韩公子……”她顿了顿,忽然想起什么,从袖中掏出一方折叠整齐的素白手帕,“对了小姐,这是昨日我在您窗外的廊下拾到的。

当时您正临帖,我被那声响惊动过去看时,只看到书匣,后来收拾时在台阶边发现了这个。”

淑窈接过手帕。

帕子是寻常的素绢,洗得有些发白,但很干净。

她展开一看,帕角处,用青色的丝线绣着一个清秀的“谦”字。

谦。

韩谦君。

她的指尖轻轻拂过那个绣字。

针脚细密,字形端正,透着一股子读书人的认真劲儿。

这定是他昨日慌乱中遗落的。

一方带着名字的手帕,仿佛瞬间拉近了那个雨中身影的距离。

“原来他叫谦君……”淑窈低声自语,将手帕轻轻拢在掌心,似乎还能感受到一丝陌生的、属于年轻男子的气息。

她走到书案前,昨日被惊扰时滴落的那点墨迹,在宣纸上晕染开,像一颗小小的心事。

她重新铺开一张纸,研墨,提笔。

她没有继续临《灵飞经》,而是提笔勾勒起来。

几笔下去,一株姿态慵懒的海棠花枝跃然纸上,花瓣半开半合,仿佛春睡未醒。

她画得很用心,笔触细腻,设色清雅。

在描绘其中一朵半掩的花蕊时,她笔尖微顿,蘸了极淡的墨,在那片小小的空间里,极其隐晦地勾勒出一个“谦”字的轮廓,藏于重重花瓣的掩映之下,若非极其用心,绝难发现。

画完《海棠春睡图》,她凝神看了片刻,才在画旁空白处,提笔写下两句诗:“恐惊红泪湿胭脂。”

笔迹娟秀,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怅惘。

写罢,她轻轻吹干墨迹,将画小心收起。

午后的时光在静谧中流淌。

淑窈坐在小轩窗下的矮榻上,捧着一卷晏几道的《小山词》细细品读。

窗外雨己停歇,阳光透过云层缝隙洒下,将窗棂的影子拉长。

她读到“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心中莫名一动,目光不由得又飘向那方叠好的素帕。

小蝶端来一盏刚沏好的龙团凤饼茶,茶香氤氲。

“小姐,喝点热茶吧。

今日老爷得了苏博士送来的好茶,特地让送些过来给您尝尝。”

淑窈接过茶盏,暖意透过瓷壁传到手心。

她轻啜一口,醇厚的茶香在舌尖弥漫开来。

这茶,是他送来的文稿一起的吗?

她想着,目光落在书案上那本摊开的《小山词》上,词句婉约,写尽相思离愁。

窗外的海棠在雨后阳光下舒展着枝叶,那朵鬓边的簪花,依旧散发着若有似无的幽香。

小轩窗内外,一切都恢复了一贯的宁静。

只是少女的心湖,因一方遗落的手帕,一幅藏字的画,一句词中的意境,悄然投入了一颗小小的石子,荡开了层层涟漪。

昨日的惊扰,似乎也留下了一缕挥之不去的、带着海棠香气的余韵。

章末诗:素帕遗香认旧踪,芳心暗锁海棠丛。

花黄贴罢调丹蔻,半卷新词寄晚风。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