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巅薄雾未散,晨曦初露,村边小道上,一少年手持木剑,正一招一式地演练剑法。
他身形矫健,眉目清秀,双眸中透着坚毅,虽年仅十六,却己有超出同龄人的沉稳。
这少年名叫林云,自幼丧亲,父母早逝,村中长老收养他长大。
长老常以修仙故事启迪他,言道:“仙人者,御剑乘风,移山填海,可得长生。”
此言如星火,点燃了林云心中的梦想。
他日夜苦练剑法,读书识字,只盼有朝一日能踏上仙途,探寻那传说中的大道。
晨风微凉,林云收剑而立,眺望远山,心中默念:“若能入仙门,定不负此生。”
他擦去额上汗水,转身回村,准备迎接新的一天。
这一日,村中忽传异动,有仙人下山,欲选有缘者入宗修仙。
消息如春风吹遍云溪,村民们奔走相告,少年们更是激动难抑。
林云闻讯,心中既喜且忧,喜的是仙缘将至,忧的是自己资质未明,恐难入仙门法眼。
晌午时分,天边云霞翻涌,一道青光划破长空,落于村头空地。
一老者现身,鹤发童颜,仙风道骨,身着青袍,身后两名弟子手持拂尘,气度不凡。
老者朗声道:“吾乃青云宗长老玄清,奉宗命下山,寻觅修仙良才。
有志者上前,吾以灵阵测之。”
村民围拢而来,林云站在人群中,凝视老者,心中忐忑。
他见老者挥袖布下一座法阵,五彩灵光交织,宛若虹桥横空。
少年们依次踏入阵中,多半人引不起灵光,黯然退下,少数人引发微弱光芒,勉强过关。
轮到林云,他深吸一口气,缓步上前。
脚踏阵中,刹那间,灵光大盛,七彩光芒冲天而起,映亮山谷。
玄清长老眼中闪过惊色,抚须赞道:“灵根纯净,天生道体,实乃修仙奇才!
少年,随吾入宗吧。”
林云心跳如鼓,耳边传来村民的欢呼。
他抬头望向长老,恭敬一拜:“弟子林云,愿随长老修仙。”
这一刻,他只觉梦想成真,仙路初启。
仙缘既定,林云却难掩离愁。
入宗意味着告别故土,告别抚养他长大的长老。
他回到家中,长老己备好粗茶淡饭,静静等待。
饭后,林云随长老来到村头老树下。
夜色渐深,星光点点,长老拍着他的肩,温声道:“云儿,仙路漫漫,非坦途也。
心存正道,方能走远。”
林云眼眶微红,低声道:“长老教诲,弟子铭记于心。
他日若有所成,必回乡报恩。”
长老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递给林云:“此乃你父母遗物,带在身边,勿忘初心。”
林云接过玉佩,双手微颤,拜别长老,心中暗誓:“此去仙门,定要修成正果,不负故土。”
次日清晨,林云背上行囊,登上玄清长老的仙舟。
舟起云端,他俯瞰渐远的云溪村,山河如画,心中百感交集。
仙舟乘风破云,数日后抵达青云宗。
宗门坐落于九天峰上,殿宇巍峨,仙雾缭绕,宛若天宫。
林云随长老步入山门,见弟子们御剑飞舞,或***吐纳,个个气度不凡,心中向往更盛。
大殿内,青云宗主亲自相迎。
他面容俊朗,双目如星,气息深不可测。
玄清长老禀报道:“宗主,此子林云,天赋异禀,灵根上佳。”
宗主打量林云,微微点头:“不错,好好修行,勿负此缘。”
林云恭敬行礼,豪情满怀。
随后,他被安排在外门,分配到一处静谧小院。
小院虽简陋,却有石桌竹椅,院外灵泉潺潺,林云心满意足,开始了他的修仙生涯。
外门生活井然有序。
每日寅时,林云便起床盘坐,运转宗门传授的《青云炼气诀》,吸纳天地灵气。
初时,他只觉丝丝凉意入体,渐渐地,灵气如涓流汇入丹田,暖意渐生。
辰时,他前往演武场练习剑法。
外门弟子多以木剑对练,林云挥汗如雨,一招一式力求精准。
同门见他刻苦,纷纷称赞:“林师弟真乃勤奋之人。”
午后,他研读宗门典籍。
《青云基础篇》中记载修仙境界:炼气、筑基、金丹……每进一步,皆需勤修苦练。
林云读至深夜,常感叹:“仙路虽远,吾当步步登高。”
一月后,林云修为初显,突破至炼气一层。
他开始学习基础仙法,如御风术、火球术等。
御风术可助人轻身,火球术则能凝火伤敌。
林云每日练习,首至灵气运转自如。
某日,师兄传授御剑之术。
林云手持木剑,凝神观摩。
师兄足踏飞剑,凌空而起,宛若仙人。
林云心生向往,依样练习,初时摇摇欲坠,引来同门笑声。
他却不气馁,日夜苦练,终有一日,他御剑腾空,翱翔于山间,引来众人惊叹。
青云宗内,除修炼外,亦有诸多杂务。
林云常随师兄下山采购灵材,或参与灵田耕作。
他发现,修仙界物价高昂,灵石、法宝、丹药,皆不可或缺,心中暗想:“修仙之路,不仅修心,亦需修财。”
一次采药途中,他偶得一株灵草,交予师兄后获十枚灵石。
虽微不足道,却让他初尝修仙资源的珍贵。
夜深人静,林云常独坐院中,仰望星空,思念故乡。
他取出长老赠别的玉佩,摩挲良久,心中默念:“长老,弟子定不负所望。”
他深知,仙路漫长,唯有勤修苦练,方能探寻大道。
某夜,他修炼归来,忽见院中石桌上多了一纸条,上书:“仙路漫漫,唯心可依。”
字迹飘逸,林云心头一紧,西顾无人,暗想:“此为何人所留?”
他将纸条藏好,心中隐隐不安,却未深究,只当是师兄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