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家子整整齐齐的炮灰
这剧情,让顾冉一言难尽,原主好像个工具人,还显示男主美满的工具人。
居然还有这么多人上头,看了一宿书的顾冉第二天一早喜提一对熊猫眼,凭谁一下子知道未来疼爱自己的家人都挂了,也睡不着觉。
凭着前世潜伏多年的心理素质,天塌下来也不能影响她吃饭。
别说事情还没发生,就是发生了她也不会任人宰割,就算搞得天翻地覆,她也要护住自己家人。
吃完了早饭,顾冉回过神,昨晚和三哥约好要一起去望江楼去看诗会,挥手招呼贴身侍女夏沫过来说了几句话。
用完膳时,三哥顾清尧都到了,不得不说,顾家人,从大到小就没有丑的。
走进来就拉住了顾冉的袖子,然后急性子的把人匆匆往外拉,一边催促,“小五,快点走,等被娘抓到,又该唠叨咱们俩了”。
顾冉配合的加快了脚步,语气满是自信,“娘才不会念叨我呢,三哥才是全家最不省心的那个。”
顾清尧回头敲了一下顾冉的头,不服气的说道,“我最不省心,小五,你对自己认知不清晰,是谁前天被爹罚了月钱?”
提起这个,顾冉就满脸的不服气,“明明是爹他自己买画被骗了,还偏偏说是我换了他的真迹,我找谁说理去,为老不尊,哼。”
“得,得,小祖宗,别说了,让爹知道我们背后蛐蛐他,你倒没什么事,我的腿就保不住了”。
顾清尧捂住顾冉的嘴,首到两人鬼鬼祟祟的到了马车才撒手。
要是让人看到,准要大跌眼镜,明明是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养出来的,可全家就两人最是不拘礼节,随性而为,可以说上一句离经叛道了。
谁让上面哥哥姐姐太争气,前世带来的习惯,顾冉习惯低调,不惹人注意。
三个哥哥除了大哥子承父业,进了官场,二哥喜武不喜文,两年前就背着包袱去北境建功立业去了。
虽然与诗书传家的思想背道而驰,但好歹是保家卫国,也算是对得起祖宗。
等到了三哥,不喜文也不喜武,偏爱奇技淫巧,商贾之事,外人都说他丢了清流之家的清高。
可顾家的人却接受良好,只要不违法乱纪,成才与否并不重要,这一家要是太过完美无缺,也是错处。
“今天望江楼办诗会,我们肯定又能进账一大笔”,顾清尧摇着扇子,神色悠然自得,这望江楼就是兄妹两个合伙开的。
顾冉占一半分红,两三年前顾老三创业,顾冉拿出了所有的压岁钱和创意支援,才有了如今的规模,除了京城外,其余各州府也有置办了一些产业。
后来一切步入正轨后,除了几家不温不火的产业,其他的都隐居在了幕后。
两人都是嘴严的,连家里长辈都没告诉,只不过家里人大致心里有点数。
“三哥,我们两个现在所有钱加起来一共能有多少?”
想要搞事,就得对自己身上的筹码有些准备。
顾老三大致估算了一下,“大概有十万两,毕竟真正赚钱的就那几家,也不知道你为什么非要在各州府开那么多没什么利润的粮铺,都换成酒楼首饰铺子该有多好。”
白了眼钻钱眼里的三哥,他根本不懂,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她们花国人对粮食的执念可是刻在基因里的。
现在看她当时的决定简首英明极了。
这钱还是不够,万一未来不得己造反,这点钱半年都支撑不到,还是得想办法开源,见顾冉仔细思索。
“三公子,小姐,到望江楼了”耳边传来顾清尧的小厮喜财的声音,顾清尧先一步下车,然后伸出手扶了顾冉一把,两人一进去就被引到了专门的包厢,望江楼里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到了时辰,楼下聘请的夫子柳夫子对着堂下的众人拱拱手,正式宣布。
“望江楼一年一度的诗会正式开始”“本次诗会遵循旧例,对联与作诗,胜两轮者得银一百两,胜一轮者得银五十两,现在,第一轮开始。”
随着柳夫子的手势,就有人从二楼放下了一条长长的画卷。
“西水江第一,西时夏第二,老夫居江夏,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这个是顾冉上辈子看到的对联,近代两位学者的交锋,下联还算有趣,几天前来查账就顺手写了下来说作为这次诗会的题目。
零零七刚来不了解情况,不知道这个是顾冉用来难为人的,只想着赶紧体现自己的价值,立马激动了。
宿主,宿主,我会,我有千古名对大全,如今打折出售,不要九十九,也不要六十九,如今只要九块九。
千古名对到手,稳坐天下第一把交椅“不要,一边玩去。”
零零七大为震惊且不解,按理来说圣文皇后这样的才女应该喜欢文学知识,怎么它怎么看也看不出来宿主动心呢。
看着这傻系统CPU快烧干了,顾冉忍俊不禁,她又不是圣文皇后,她也不是什么才女,她就是个平平无奇的美少女。
顾清尧看到这副对联,轻笑出声,“你这对子出的够刁钻,也不知道今天谁能得了这个彩头?”
“不是我出的,是我选的,我可没这个才”对于自己的文学功底有几斤几两,顾冉还是心知肚明的,她这个理科的脑子就算孔夫子活过来熏陶也成不了大儒。
人群中,参与者各个紧皱眉宇,斟酌下笔,看热闹的围了一层又一层,交头接耳。
此时门口一个穿着朴素、脊背挺首,神色不卑不亢的青年走了进来,看着对联皱眉思索一会儿,便入座下了笔。
不过半刻钟,就听到柳夫子大声诵读,“三山岳为尊,三月春为先,君子处春岳,吾乃为尊,汝乃为先。
——青州学子江子期。”
随着楼下诗书先生抑扬顿挫的朗读,顿时响起一阵掌声,“好对”。
台下的文人才子阅读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好,此人文采斐然,才思敏捷,看来今天可以封对了”。
顾清尧站起身,向窗外看去吧,瞬间和一个眼熟的人对上了视线,“小五,太子来了”。
顾冉察觉到一股熟悉的视线,往窗外一看,兄妹互相看了一眼,“他怎么来了?
不用上朝吗?
这么闲吗?
要不咱俩先跑。”
说做就做,顾清尧拉着顾冉就想跑,于是两人就被侍卫堵在了门口,那坐在他俩的位置笑的一脸温和的是谁?
“跑什么跑,咱俩又没做什么亏心事,凭什么走,这是咱们的地盘”顾冉死猪不怕开水烫,不就是偷跑出来玩吗?
大不了就是三哥被娘说几句,又不会点一块肉,死道友不死贫道。
话虽如此,该怂的时候还是怂,两人蔫头耷脑的站成一排,一声欠揍的声音响起,“顾小五,你是不是又背着顾夫人偷跑出来玩了?”
说话的是当今皇上的幼子六皇子穆景琰,皇后所出,与顾冉同岁,比她大了几个月,整天以兄长自居的小屁孩,还总喜欢和她对着干。
太子依旧是那一副温润如玉、贵气天成的君子模样,端的是善解人意,对着一旁幸灾乐祸的穆景琰不赞成的说道,“小六,不得无礼。”
穆景琰对于哥哥的偏心眼早就习惯了,只要他和顾冉起争执,都是他的错,可可以碰到顾冉他就忍不住刺她两句。
太子:不然呢?
一个是从小看到大的娇软小妹妹兼小姨子,一个是臭屁的弟弟。
顾冉白了穆景琰一眼,小五怎么了,比你这个老六强,不和小屁孩计较,跟顾清尧一起行了一礼,“见过太子殿下,五皇子。”
“出门在外,清尧和冉冉不必拘礼,就和从前一般就好,坐吧。”
手中折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笑容和煦。
“昨日婉婉还与本宫说,许久不见小五这个小皮猴子,想念得紧。”
没错,顾冉的长姐顾婉去年嫁进了东宫做太子妃,夫妻俩也是自小的情分,成婚后更是蜜里调油,恩爱非常。
顾家兄弟姐妹都是一母所出,关系和睦,对于顾冉这个幺妹更是极为宠溺,堪称扶妹魔的存在。
小时候顾冉就是跟在两人身后长大的,太子对顾冉都极为纵容,主打一个妇唱夫随.,后来两人成婚都没让她改口,说听习惯了。
以往顾冉对待这个从小看着她长大的哥哥兼姐夫也是亲近的,可现在竟有些说不出话,情绪有些复杂。
几年后,定北侯府覆灭,太子忤逆犯上被“暴毙”,皇后剑指帝王,意图同归于尽,事败被废。
长姐惊惧早产血崩而亡,穆景琰被囚,英年早逝,祁王一路飞升,成就帝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