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尘封之影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弥漫着尘埃的空气里切割出昏黄的光束。
陈默站在奶奶故居的老旧客厅中央,四周是堆积如山的纸箱和蒙着白布的家具。
空气里混合着旧书籍、木头发霉和淡淡樟脑丸的气味。奶奶上周安详离世,享年八十九岁,
留下这栋充满了近七十年记忆的老房子,和整理遗物这项繁重而伤感的任务给唯一的孙子。
陈默是一名自由摄影师,刚过三十岁,靠着给杂志社拍片和接一些商业活动维持生计。
他性格里带着艺术家常见的敏感和些许疏离,但对奶奶的感情极深。父母早年间因意外去世,
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此刻,面对满屋子的回忆,他感到一阵阵鼻酸和难以言喻的疲惫。
他打开一个笨重的桃木衣柜顶层,里面整齐码放着用牛皮纸包裹的相册。奶奶喜欢拍照,
也珍视每一张照片。陈默小心翼翼地取出一摞,坐在窗边的旧藤椅上,准备开始整理。
最上面一本相册的封面是暗红色的仿皮革材质,已经有些斑驳脱落,
右下角用烫金字体印着“1987”的字样。1987年,那一年奶奶才五十出头,
爷爷还在世,而陈默自己,还要好几年才会出生。他轻轻翻开硬壳封面,内页是黑色的卡纸,
照片四角用三角形的相角固定着。照片已经泛黄,带着时光特有的颗粒感。
大多是些家庭合影、出游留念,照片上的爷爷奶奶年轻得让他感到陌生,
穿着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衣服,对着镜头露出拘谨或开朗的笑容。他一张张看过去,
辨认着那些他或许见过一两次,或许只在奶奶故事里出现的亲戚面孔。直到他翻到一页,
目光定格在一张较大的全家福上。照片似乎是在老房子的院子里拍的,
就是他现在所处的这个院子背景。爷爷穿着白色的确良衬衫,戴着眼镜,笑得爽朗,
站在他惯常的位置。奶奶穿着碎花连衣裙,坐在一把藤椅上,面容慈祥。
他们身后站着几个年轻人,应该是陈默的伯父和姑姑们,那时也都还是青涩模样。然而,
陈默的呼吸微微一滞。他的目光被爷爷身边站着的另一个人牢牢吸引。那是一个女孩,
看起来大约七八岁的样子,穿着一条现在看来有些土气的红色格子背带裙,
白色衬衫的领子翻在外面。她扎着两个羊角辫,眉眼清秀,正对着镜头笑得无比灿烂。
让陈默心脏骤停的,是那张脸。那眉眼,那鼻梁的弧度,
那笑起来嘴角上扬的微妙角度……几乎和他小时候的照片一模一样!不,
甚至比和他有血缘关系的堂兄弟姐妹们更像他!一种诡异的熟悉感扑面而来,
仿佛在端详一张自己性转后的童年旧照。“这女孩是谁?”陈默喃喃自语。
奶奶从未提起过1987年家里来过这样一位小客人。从照片上的站位看,她紧挨着爷爷,
显得十分亲密,绝不像是偶然来访的远房亲戚的孩子。可陈默搜遍记忆,对这张脸毫无印象。
他带着满腹疑惑,继续翻看相册,希望能找到其他有这女孩的照片,或者照片背后的注释。
但直到翻完1987年的整本相册,再没有出现她的身影。那张全家福成了她唯一的踪迹,
像一个被无意中拍下的幽灵。2 红绳疑云接下来的几天,陈默一边处理其他遗物,
心里却始终惦记着那张照片。他将那张全家福单独抽出来,放在工作台的灯下,
用放大镜仔细研究。照片年代久远,细节有些模糊。女孩的面容在放大镜下更显清晰,
那种与自己惊人相似的感觉也愈发强烈,几乎到了令人不安的地步。
他仔细观察她的衣服、鞋子,试图找到一些线索,但都是那个年代常见的童装款式。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时,放大镜的焦点无意中扫过了女孩垂在身侧的左手手腕。那里,
系着一根细细的红绳。红绳在泛黄的黑白照片上本应不太显眼,但在高倍放大镜下,
能看出那是一根编织得很精致的红绳,绳结处似乎还缀着一个小小的、圆形的东西,
可能是颗珠子或金饰,因为太小而看不清细节。陈默的瞳孔猛地收缩。
一股寒意从脚底瞬间窜上头顶,让他手脚冰凉。因为就在昨天,
他刚丢了一样东西——一条他戴了整整十年的红绳手链。那是他二十岁生日时,
奶奶特意去城隍庙一位老匠人那里为他求来的,说是本命年辟邪保平安。
红绳本身并没什么特别,特殊的是绳结处缀着一颗极小的、刻着模糊生肖图案的金色转运珠。
十年间,除了洗澡,他几乎从未摘下过。昨天在整理仓库时,不知怎么绳结松了,红绳滑落,
他找遍了所有可能的地方都没找到,还为此懊恼了好久。
而照片里这个1987年的陌生女孩手腕上,竟然戴着一模一样的红绳?
甚至连绳结处那个模糊的小圆点都吻合?这绝不可能!巧合?
世界上哪有如此精确到诡异的巧合?同样的长相,同样的红绳?
这红绳是奶奶在他二十岁时才给他的,怎么会出现在四十年前的一个女孩手上?
陈默感到头皮发麻,一股超自然的恐惧攫住了他。他猛地放下放大镜,后退几步,
仿佛那张照片会烫伤他。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他自己粗重的呼吸声。
午后的阳光似乎也失去了温度,变得阴冷起来。是奶奶记错了年份?
还是这照片根本就不是1987年的?但相册封面明明白白写着1987,
照片里爷爷奶奶的年龄、伯父姑姑们的样貌,也都符合那个时期。
或者……是某种无法解释的时空错乱?一个来自过去、却带着未来信物的“自己”?
这个念头让他不寒而栗。3 自动翻页陈默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是搞艺术的,想象力丰富,
但本质上还是相信逻辑和实证。他需要更多的证据。他深吸一口气,重新走到工作台前,
打算把照片再放回相册里,然后去查查家里的旧信件或者日记,
看看能不能找到关于这个女孩的蛛丝马迹。就在他的指尖刚刚触碰到那张全家福,
准备将它从黑色卡纸上取下来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
那本厚重的、静静躺在桌面上的1987年相册,竟然……自动翻页了!没有风,
陈默的手指甚至还没用力,
坚硬的卡纸内页就那样无声无息地、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轻轻拂过,从当前的全家福那一页,
翻到了下一页。陈默吓得几乎跳起来,心脏狂跳,死死盯着那本自动翻开的相册。
新翻开的那一页,只贴着一张照片。照片的尺寸比全家福小一些,画面也有些失焦,
像是匆忙中拍下的。拍摄地点似乎是在一间老旧的房间里,有斑驳的墙角和旧式家具的一角。
照片的主角,正是那个穿着红色格子背带裙的女孩。她没有看镜头,而是侧着身子,
双手举着一个老式的海鸥牌双反相机,相机几乎挡住了她大半张脸,
只能看到她专注的眼神和微微上扬的嘴角。她正对着某个方向,似乎在调焦,
又像是准备按下快门。而最关键的是——她举着相机对准的方向,明确无误地,
就是镜头之外,正站在工作台前、看着这张照片的陈默此刻所在的位置!
仿佛隔着近四十年的时光长河,照片中的女孩,正在通过她手中的相机,
与2012年或者更晚?陈默已经对时间感到混乱正在凝视照片的陈默,
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视。陈默浑身的血液都快要凝固了。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惊悚,
仿佛自己不是在看一张静态的照片,而是在透过一个诡异的窗口,
被另一个时空的存在所观察着。女孩举着相机的手腕上,那根红绳依然清晰可见。
这一切已经无法用任何巧合或错觉来解释。这本相册,这些照片,尤其是这个女孩,
绝对隐藏着惊人的秘密,很可能与他,与奶奶,甚至与他的过去和未来息息相关。
4 追寻痕迹极度的恐惧过后,一种混合着强烈好奇和宿命感的冲动涌上心头。陈默决定,
必须弄清楚这一切。这不再仅仅是整理遗物,而是一场探寻自身根源和解开家族谜团的冒险。
他首先稳定心神,用高像素的专业相机将那张全家福和这张诡异的“对视”照片翻拍下来,
存入电脑备份。然后,他开始更加细致地搜索奶奶的故居。
他翻遍了所有可能存放旧物的角落:阁楼、储藏室、奶奶的床头柜、书桌的每一个抽屉。
他找到了更多相册,时间跨度从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二十一世纪初。他一张张仔细查看,
希望能再次找到那个女孩的踪影,但一无所获。她就像一颗投入时间湖面的石子,
只在1987年泛起了一圈涟漪,然后彻底消失。他还找到了奶奶的一些日记和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