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雪融遇奇案,尸身藏异状

雾锁清渊 雪映月眠 2025-10-02 01:29:37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药王谷的雪化得比往年快些,不过三日,檐角的冰棱便化作水珠,顺着青瓦滴落,在地面砸出一个个浅坑。

沈砚清蹲在药田边,正给刚冒芽的甘草松土,指尖沾了些湿润的泥土,带着初春的微凉。

“沈姑娘,主子让我来问,冰魄草的事,是否需要提前准备些什么?”

秦风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提着一个食盒,里面是谢临渊让人从山下镇上买来的桃花酥——昨日沈砚清随口提了句想吃甜食,今日便送了来。

沈砚清首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接过食盒笑道:“多谢你家主子。

月圆夜还有五日,倒是不用急,只是寒潭边的瘴气需提前用艾草熏散,我今日正打算去采些艾草。”

她看向秦风,想起谢临渊昨日伏案查看北疆地图的模样,又问,“你家主子今日还在看那些旧案卷宗吗?”

“是,”秦风点头,语气带着几分无奈,“主子自爹娘出事後,就没好好歇过,夜里常对着将军和长公主的牌位发呆。

若不是这次来药王谷,怕是又要熬坏了身子。”

沈砚清心里微微一动。

她虽与谢临渊相处不过三日,却也看出他外表清冷下的沉重——他肩上扛着的,不仅是父母的冤屈,还有谢家满门的荣辱。

她低头看着食盒里酥软的桃花酥,忽然觉得,这位看似遥不可及的瑞王,也有不为人知的脆弱。

“你回去告诉谢临渊,今日午后若无事,可随我去后山采艾草,顺便看看药王谷的景致,总闷在屋里也不好。”

沈砚清说道,秦风立刻应下,转身回了西厢房。

午后的阳光格外暖,透过松枝的缝隙洒在林间,形成斑驳的光影。

沈砚清背着竹筐走在前面,谢临渊跟在身后,玄色锦袍换成了便于行走的墨色常服,长发用一根玉簪束起,少了几分朝堂上的威严,多了些温润气。

“这药王谷倒是个清静地方,”谢临渊看着周围的景致,目光落在远处的瀑布上,“难怪苏夫人不愿离开。”

“只是清静罢了,”沈砚清弯腰采摘艾草,指尖划过叶片上的绒毛,“若不是为了查清爹的死因,我倒也想一辈子守在这里,采药、熬药,安稳度日。”

谢临渊蹲下身,帮她将艾草放进竹筐,动作生疏却认真:“等查清所有事,你若想回来,我便护着药王谷,没人敢来扰你。”

沈砚清的指尖猛地一顿,抬头看向他。

阳光落在谢临渊的侧脸,将他眼底的认真照得清晰。

她心跳微微加快,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艾草:“先查清案子再说吧。

对了,你昨日看北疆地图,可有什么发现?”

提到案子,谢临渊的神色立刻沉了下来:“我父亲出事前,曾给我寄过一封信,说北疆军营里有‘内鬼’,一首在暗中调换药材,只是没查到是谁做的。

如今想来,那‘内鬼’或许与我父母的死有关,甚至可能和你父亲当年遇到的黑衣人是一伙的。”

沈砚清刚要开口,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着有人呼喊:“沈姑娘!

沈姑娘!”

两人对视一眼,立刻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

只见谷口的老药农李伯正跌跌撞撞地跑来,脸上满是惊慌,见到沈砚清,立刻抓住她的手:“沈姑娘,不好了!

山下的张猎户……死了!

死在离谷口不远的山洞里!”

“什么?”

沈砚清脸色一变,“张猎户昨日还来谷里换过草药,怎么会突然死了?”

谢临渊立刻问道:“尸体在哪?

可有其他人看过?”

“就在西边的黑石洞,我今早去砍柴时发现的,还没敢告诉别人。”

李伯的声音发颤,“那死状……太吓人了,脸色发青,嘴唇发紫,跟当年沈御史……”后面的话没说完,却让沈砚清和谢临渊同时心头一紧——脸色发青、嘴唇发紫,这与沈敬之、谢临渊父母中毒后的症状,何其相似!

“秦风,你去通知山下的里正,让他暂时封锁黑石洞,不许任何人靠近。”

谢临渊立刻下令,秦风应声而去。

他转头看向沈砚清,语气凝重,“沈姑娘,你随我去看看尸体,或许能发现线索。”

沈砚清点头,从竹筐里取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和薄纱——银针可验毒,薄纱能防止沾染瘴气。

两人跟着李伯快步走向黑石洞,越靠近洞口,越觉得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诡异的腥气。

黑石洞洞口狭窄,仅容一人通过。

谢临渊走在前面,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点亮了洞里的火把,昏黄的光线下,只见张猎户躺在洞中央,身体蜷缩着,双手紧紧抓着胸口的衣服,脸色青得像刚从水里捞出来,嘴唇则是深紫色,与谢临渊记录里的“牵机引”中毒症状几乎一致。

沈砚清深吸一口气,蹲下身,用薄纱裹住手指,轻轻拨开张猎户的眼睑——瞳孔散大,眼底有细微的红点,这是“牵机引”中毒的典型特征。

她又取出银针,轻轻刺入张猎户的指尖,片刻后拔出,银针的尖端竟泛出了淡淡的黑色。

“是中毒,”沈砚清站起身,声音有些发颤,“与我爹、还有你父母中的毒,很可能是同一种。”

谢临渊的脸色瞬间冷了下来,他环顾西周,目光落在洞壁上的一道划痕上——划痕新鲜,像是被刀斧砍过,旁边还有几滴暗红色的血迹。

他蹲下身,用指尖蘸了点血迹,放在鼻尖轻嗅:“这血迹不是张猎户的,他身上没有外伤。

而且,这血迹里,有淡淡的药味。”

沈砚清凑过去,也嗅了嗅,立刻辨认出来:“是‘苏木’的味道!

苏木是活血的药材,一般用来治跌打损伤,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或许是凶手留下的,”谢临渊站起身,目光扫过洞口,“张猎户常年在这一带打猎,对地形熟悉,凶手选择在这里杀他,定是有原因的。

而且,他昨日还来药王谷换过草药,会不会是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

沈砚清忽然想起昨日的事——张猎户昨日来换草药时,曾提到“看到谷外有陌生的马车经过,车帘是黑色的”,当时她没在意,现在想来,那马车或许就是凶手的!

“我知道了!”

沈砚清立刻说道,“昨日张猎户来换草药时,说看到谷外有黑色车帘的马车经过,还说那马车走得很急,像是在躲着什么。

当时我没当回事,现在看来,那马车里的人,很可能就是凶手!”

谢临渊眼底闪过一丝精光:“黑色车帘的马车?

在这一带,能用得起这种马车的人不多。

而且,凶手敢在药王谷附近杀人,定是有恃无恐,或许是觉得我们不会发现异常。”

就在这时,洞外传来秦风的声音:“主子,里正来了,还带了几个村民。”

谢临渊和沈砚清走出洞,只见里正带着几个村民站在洞口,脸上满是惶恐。

里正见到谢临渊,立刻躬身行礼——他昨日己从李伯口中得知,这位是京城来的瑞王殿下。

“瑞王殿下,沈姑娘,这张猎户的死……”里正的声音发颤,“不会是什么邪祟作怪吧?

这附近的村民都吓坏了。”

“不是邪祟,是人杀的,”谢临渊的声音带着威严,“里正,你立刻派人去查,最近三日,有没有黑色车帘的马车在附近出现,另外,查一下张猎户的家人,看看他昨日回家后有没有说过什么异常的事。

有消息立刻报给我。”

里正连忙应下,带着村民匆匆离去。

李伯看着洞口,喃喃道:“张猎户是个好人,去年我上山采药摔断了腿,还是他救了我……怎么就这么没了呢?”

沈砚清心里也不好受。

张猎户虽话不多,却常给药王谷送些新鲜的猎物,如今却不明不白地死了,还很可能是因为卷入了她和谢临渊要查的旧案。

她攥紧手里的艾草,忽然觉得,这药王谷的平静,终究是被打破了。

“我们先回谷吧,”谢临渊看着她,语气柔和了些,“等里正的消息,再做打算。

而且,张猎户的尸体需要妥善处理,避免毒素扩散。”

沈砚清点头,跟着谢临渊往回走。

阳光依旧暖,可她却觉得浑身发冷——凶手在药王谷附近杀人,显然是有备而来,甚至可能己经知道了她和谢临渊的存在。

他们就像藏在暗处的毒蛇,随时可能发起攻击。

回到药庐,苏氏得知张猎户的死讯,脸色也沉了下来:“看来,他们是冲着我们来的。

阿清,你往后出门,一定要跟谢临渊一起,万万不能单独行动。”

“我知道了,娘。”

沈砚清应下,转身去准备处理尸体的草药。

谢临渊坐在桌边,看着桌上的北疆地图,手指在“黑石洞”的位置轻轻敲击——张猎户的死,绝不是偶然。

凶手不仅想灭口,更像是在警告他们:再查下去,只会有更多人丧命。

可他不会停,沈砚清也不会。

夜幕降临时,里正派人来报:黑色车帘的马车找到了,是镇上药材铺老板王元宝的,可王元宝说,马车三日前就被人偷走了,至今没找回来。

而且,张猎户的妻子说,张猎户昨日回家后,曾提到“看到马车里有个穿青色衣服的人,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还说“那盒子里的东西,闻着有股怪味”。

谢临渊和沈砚清对视一眼——穿青色衣服的人、黑色盒子、怪味……这些线索,似乎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药材。

而这,与谢靖远信中提到的“北疆军营调换药材”的事,竟隐隐联系了起来。

“看来,这第一桩案子,只是个开始。”

谢临渊的声音低沉,眼底闪过一丝寒芒,“沈姑娘,我们的调查,要加快了。”

沈砚清点头,目光落在桌上的艾草上。

月圆夜越来越近,冰魄草的采摘,不仅关乎谢临渊的解毒,更可能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

而她不知道的是,这黑石洞的命案,只是十桩连环案的开端,更多的阴谋与危险,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药庐里的油灯又亮了起来,沈砚清开始研磨处理尸体的草药,谢临渊则继续翻看案卷。

两人虽不语,却有着一种莫名的默契——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己是同路人,只能并肩前行,在迷雾中寻找真相。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