罪犯纪实档案

罪犯纪实档案

作者: 蓝天看白云

其它小说连载

其它小说《罪犯纪实档案主角分别是法律林作者“蓝天看白云”创作纯净无弹窗版阅读体验极剧情简介如下:林默第一次见到那本笔记旧书店的木质地板正渗着梅雨季节的潮空气里飘着老纸张特有的油墨他蹲在角落的书架指尖拂过一排蒙尘的法律典籍——《刑法释义》的书脊脱了《刑事诉讼法案例集》的封面沾着褐色的霉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最底层的纸发出“咚”的轻那本黑色封皮的笔就是从纸箱的缝隙里滚出来停在他的帆布鞋它比普通笔记本略宽两封面是哑光的黑色皮边缘磨损得露出浅棕色的内...

2025-10-02 18:24:49

林默第一次见到那本笔记时,旧书店的木质地板正渗着梅雨季节的潮气,

空气里飘着老纸张特有的油墨味。他蹲在角落的书架前,

指尖拂过一排蒙尘的法律典籍——《刑法释义》的书脊脱了胶,

《刑事诉讼法案例集》的封面沾着褐色的霉斑,膝盖不小心撞到了最底层的纸箱,

发出“咚”的轻响。那本黑色封皮的笔记,就是从纸箱的缝隙里滚出来的,

停在他的帆布鞋边。它比普通笔记本略宽两指,封面是哑光的黑色皮革,

边缘磨损得露出浅棕色的内里,却看不到一丝污渍,像是被人用软布擦拭了无数次。

封面上没有字,只有一道银色的纹路,蜿蜒成类似“法槌”的形状,

锤头处还刻着极小的天平图案,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微弱的光泽。林默捡起来时,

指尖传来一丝冰凉的触感,不像皮革,倒像浸过冰水的玉石,

连掌心的温度都没能让它暖起来。“小伙子,这笔记没人要的,你要是喜欢,随便拿。

”书店老板坐在柜台后,手里翻着一本泛黄的《大众电影》,头也没抬。

他在这里经营了二十年,阁楼里堆着大半箱没人认领的旧物,笔记本、钢笔、怀表,

大多是顾客落下的,时间久了就成了无主之物。林默抱着笔记走出书店时,雨还没停。

细密的雨丝落在伞面上,溅起小小的水花。他是法律系大三学生,

刚从法律援助中心回来——今天接待的是一位被家暴了五年的女人,叫李娟,

左手腕上还留着淡紫色的淤青。丈夫张磊每次动手后都写保证书,

转头就把“保证”抛在脑后,李娟想离婚,却因为没有“构成轻伤的实质性伤害证据”,

连立案都困难。走出法律援助中心时,李娟红着眼眶,

声音发颤:“是不是坏人真的不会有报应?”这句话像根带刺的细针,扎在林默心里,

拔不出来。回到出租屋,林默把笔记放在书桌中央。桌面是捡来的旧木板,边缘裂着一道缝,

用透明胶带粘了又粘。他本想随手丢在一边,却鬼使神差地翻开了第一页。

纸张是泛黄的米白色,比普通打印纸厚一倍,上面用黑色的楷体写着几行字,

字迹工整得像印刷体,却带着一种莫名的压迫感,

仿佛写字的人正盯着他看:罪犯清除笔记规则1. 使用者需在笔记上写下罪犯的真实姓名,

并附上其犯罪行为的关键证据书面、影像或公开信息均可,二者缺一不可。

2. 写下姓名与证据后,需指定罪犯的死亡方式,

且死亡方式需与犯罪行为存在逻辑关联例:家暴者死于“暴力行为导致的意外”,

诈骗者死于“与金钱相关的事故”,否则指令无效。

已实施犯罪且未受法律制裁者生效含逃脱制裁、证据不足未立案、利用权势规避惩罚者,

对无辜者或已受法律制裁者无效。4. 每次使用后,笔记将自动记录该罪犯的死亡过程,

以文字形式呈现于下一页,供使用者查阅;若犯罪行为涉及受害者,

将附受害者相关状态照片。5. 笔记的力量不可滥用,

使用者若为私欲如报复、夺权伪造证据或清除无辜者,

将承担同等后果即遭受与指定死亡方式一致的结局。林默盯着规则看了足足十分钟,

手指划过“逻辑关联”四个字,以为是某个法律系学长的恶作剧。

他随手拿起笔——是支快没墨的中性笔,

笔帽上印着学校的校徽——在空白页上写下“张磊”,又在后面附上“多次家暴妻子李娟,

2024年3月至6月共报警4次,均因证据不足未立案,未受法律制裁”,

最后犹豫了一下,写下死亡方式:“在家暴过程中情绪激动,意外摔倒,

头部撞击实木桌角死亡”。写完的瞬间,笔尖传来一阵轻微的刺痛,像被蚂蚁咬了一口。

笔记上的字迹像是活了过来,沿着纸张的纹路游走了一圈,黑色的墨迹渐渐变淡,

最后完全消失,只留下空白的纸页。林默以为是错觉,揉了揉眼睛,

却发现下一页慢慢浮现出几行黑色的文字,墨迹是新鲜的,

还带着淡淡的墨香:执行记录目标:张磊犯罪行为:多次家暴妻子李娟,多次报警未立案,

规避法律制裁死亡方式:家暴时情绪激动摔倒,

1:47执行地点:本市东城区阳光小区3号楼502室附加信息:李娟于21:50报警,

警方现场勘查认定为意外死亡,无他杀嫌疑;李娟已联系律师,准备办理离婚手续。

林默的心脏猛地一缩,撞得肋骨生疼。他立刻拿出手机,打开本地新闻APP,

刷新了好几次,首页全是“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梅雨季节防涝提示”,

没有任何关于“家暴者死亡”的消息。他又打开警方的官方公众号,

最新一条还是三天前的“反诈宣传”。直到晚上11点,

一条“东城区一男子家暴时意外身亡”的短讯推送弹了出来,标题下面的小字内容,

和笔记上的执行记录分毫不差——时间、地点、死因,

甚至连“李娟报警”的细节都完全一致。他冲到书桌前,双手颤抖着翻开笔记,

执行记录的下方,还贴着一张小小的黑白照片。照片里,张磊倒在客厅的地板上,

深色的血渍从他的后脑勺蔓延开来,旁边是翻倒的实木椅子,

椅腿上还沾着几点血;李娟站在门口,手里握着手机,手指关节泛白,

脸上是惊魂未定的表情,眼眶通红。照片的质感像是监控截图,却清晰得可怕,

连李娟毛衣上的起球都能看清。“这不是恶作剧……”林默瘫坐在椅子上,

冷汗浸湿了后背的T恤。窗外的雨还在敲打着玻璃,发出“嗒嗒”的声响,像是有人在敲门。

他想起刚才写下名字时的刺痛,想起笔记上消失的字迹,

想起新闻里的内容——这一切都在告诉他,这本笔记是真的,它拥有“清除罪犯”的力量,

一种超越法律的力量。接下来的三天,林默都在浑浑噩噩中度过。

他把笔记锁在书桌的抽屉里,钥匙藏在床底的鞋盒里,

却还是忍不住关注新闻里的“意外死亡”事件。第四天早上,他在食堂买包子时,

手机弹出一条本地新闻推送:“某诈骗集团头目在银行取款时,

被掉落的ATM机零件砸中头部,当场死亡”。标题里的“诈骗集团头目”,

正是半年前骗走老人刘建国毕生积蓄的王浩——当时刘建国拿着转账记录和聊天记录去报警,

却因为王浩伪造了“投资失败”的合同,证据链断裂,最终没能立案。

刘建国在法律援助中心哭着说“那是我养老的钱”时,林默还帮他整理过证据,

可惜没能帮上忙。林默猛地想起,三天前的晚上,他因为睡不着,又翻出了笔记。

当时他坐在床上,借着手机的光,写下了王浩的名字和犯罪行为,

死亡方式写的是“与金钱相关的意外死亡”——他没敢写得太具体,怕真的发生什么。

可现在,新闻里的内容,分明就是笔记的“执行结果”。他几乎是跑着回了出租屋,

从床底翻出鞋盒,拿出钥匙打开抽屉,翻开笔记。在张磊的执行记录后面,

果然有王浩的记录,

执行记录目标:王浩犯罪行为:2024年1月诈骗老人刘建国毕生积蓄共计86万元,

伪造投资合同导致证据链断裂,未受法律制裁死亡方式:在银行ATM机前取款时,

日10:23执行地点:本市西城区工商银行解放路支行附加信息:ATM机维修记录显示,

该机器已超使用年限,

行未及时更换;刘建国已收到银行赔偿的部分损失ATM机所属银行出于人道主义补偿。

笔记上的照片变了,是银行的监控画面:王浩倒在ATM机前,黑色的背包掉在一边,

里面的现金散了出来,几张百元钞票落在他的手边;银行的保安正蹲在他旁边,

伸手探他的鼻息,表情慌张;不远处,一个穿蓝色衬衫的工作人员正拿着电话,

对着话筒大喊“快叫救护车”。林默的手指划过照片,指尖还是那熟悉的冰凉。

他突然意识到,这本笔记不是“凶器”,

而是“审判书”——它在替那些被法律遗忘的受害者讨回公道,

那些因为证据不足、权势压迫而没能得到正义的人,笔记帮他们完成了“审判”。从那天起,

林默开始主动寻找“逃脱制裁的罪犯”。他泡在学校的法律数据库里,

翻阅那些标注“未结案”“证据不足”的卷宗;他关注本地的社会新闻,

人被释放”“案件终止调查”的报道截图保存在手机里;他甚至每周多去两次法律援助中心,

帮老师整理资料时,悄悄留意那些“正义迟到”的案例。他处理的第三个罪犯,

是一位名叫赵刚的建筑公司老板。此人拖欠了五十多名农民工的工资,总额超过两百万。

农民工们拿着欠条去讨薪,赵刚要么躲着不见,要么就让保安把人赶走。

有个叫老周的农民工,因为没钱交医药费,妻子的癌症延误了治疗,上个月刚去世。

林默见过老周,他穿着洗得发白的工装,手里攥着皱巴巴的欠条,

说“我就想要回我的血汗钱,给我老婆买块好点的墓碑”。可赵刚用金钱打通了关系,

把“恶意欠薪”变成了“经济纠纷”,甚至反告农民工“敲诈勒索”,至今还逍遥法外。

林默在笔记上写下赵刚的名字,附上的证据详细到每一笔欠薪的金额和农民工的姓名,

死亡方式写的是“在工地检查时,因工地安全措施不到位,

被坠落的钢筋砸中身亡”——他查过,赵刚每周二下午三点都会去工地“视察”,风雨无阻。

第二天下午,林默在课堂上心神不宁,总盯着手机屏幕。下课铃一响,他就冲回宿舍,

打开新闻APP。果然,“建筑公司老板工地视察时被坠落钢筋砸中,

当场死亡”的新闻挂在了首页。警方的调查结果是“工地未按规定设置防护网,

钢筋捆绑不牢固导致坠落,属于安全生产事故”。他翻开笔记,赵刚的执行记录下面,

附的照片是工地门口的场景:几十名农民工围在警戒线外,

有人举着写着“还我血汗钱”的白色纸牌,有人在抹眼泪,

脸上却带着一丝解脱的表情;老周站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张照片——应该是他妻子的遗照,

正对着工地的方向,轻轻鞠躬。林默看着照片,眼眶突然湿润了——这是他第一次觉得,

笔记的力量是温暖的,它能让受害者的委屈,有一个出口。但事情并没有一直顺利下去。

第七个目标,让林默第一次产生了动摇。这个目标叫陈雪,是一位单亲妈妈。

她的儿子小宇上个月被邻居家的藏獒咬伤,伤口感染了狂犬病,因为没能及时凑齐医药费,

延误了治疗,最终没救回来。藏獒的主人是本地的富二代,叫孙哲,不仅拒绝赔偿,

还放狗咬过上门讨说法的陈雪。上周,陈雪在小区门口遇到孙哲,两人争执起来,

孙哲推了陈雪一把,陈雪情绪激动,失手将孙哲推倒,导致孙哲头部撞到台阶,

构成了“轻伤二级”。孙哲利用家里的关系,把“自卫”扭曲成“故意伤人”,

还找了几个“证人”作伪证,陈雪现在面临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指控。

林默在法律援助中心见到陈雪时,她正抱着小宇的照片哭。照片里的小宇才六岁,

扎着两个小辫子,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我只是想为我儿子讨个说法,”陈雪的声音嘶哑,

眼睛肿得像核桃,“他凭什么有钱就可以为所欲为?连我儿子的命都不值钱吗?

”林默看着陈雪,心里像被堵住了。陈雪确实“故意伤害”,但她是为了保护自己,

为了死去的儿子,这算“罪犯”吗?

笔记的规则里说“仅对已实施犯罪且未受法律制裁者生效”,陈雪还没被判刑,

算不算“未受法律制裁”?如果他写下陈雪的名字,笔记会执行吗?他回到出租屋,

盯着笔记看了很久。台灯的光落在黑色的封面上,银色的法槌纹路泛着冷光。最终,

他还是拿起笔,在纸上写下“陈雪”,

却在“犯罪行为”后面画了个问号——“故意伤人自卫反击?,导致孙哲轻伤二级,

未受法律制裁”,死亡方式也迟迟没有下笔。笔尖悬在纸上,平时一写就有的刺痛感,

这次却迟迟没有传来,连字迹都没有消失的迹象——笔记的规则在提醒他,

这个目标不符合“罪犯”的定义。第二天早上,林默刚到法律援助中心,

就收到了陈雪发来的消息:孙哲突然撤诉了,还赔偿了她二十万,说是“私下和解”。

林默愣住了,他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直到中午回到出租屋,翻开笔记,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镇天命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