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冷静地复印完所有文件,但在回到工位后,他做了一件额外的事。
他没有简单地按时间顺序堆放文件,而是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将所有档案的关键信息(时间、项目名称、主要内容、存放位置)录入电脑,制作了一份清晰易懂的电子索引目录,并在目录中,对那份存在数据疑点的报告,在备注栏里小心翼翼地写上了一句:“注:此份报告第7页第三项数据与第9页第五项数据逻辑关联存疑,建议如有引用需核对原始凭证。”
他既指出了问题,又没有首接断定是错误,而是用了“存疑”、“建议核对”这样委婉且留有余地的措辞,并将决定权交给了上级。
做完这一切,他才将整理好的实体文件和电子索引一起拷进U盘,交给了张姐。
“哎哟,还做了个目录啊?
真细致!”
张姐有些惊喜,随口夸了一句,并没太在意那个备注。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浩每天最早到办公室,打扫卫生,给老同事们的杯子泡上茶,然后处理各种琐碎事务:接电话、收发文件、打印复印、跑腿送材料。
他像个透明的螺丝钉,默默运转,不抱怨,不抢功。
老员工们渐渐习惯了他的存在,有时也会让他帮忙处理一些简单的Excel表格或者Word文档。
林浩总能做得又快又好,甚至会用一些他们没见过的函数和排版技巧,让文件看起来格外清爽专业。
同办公室的赵坤比林浩早来两年,据说是某个集团领导的外甥,平时主要负责"对外协调",办公室的脏活累活基本不碰。
他时常调侃林浩:"大学生就是不一样啊,干劲十足。
这表现,看来一年后转正稳了呀?
"语气里的那点酸味和轻视,藏都藏不住。
他靠着舅舅的关系进来,两年了也不过是混日子,最见不得的就是这种凭真本事、带着一股劲儿想往上爬的人,那会照出他的不堪。
林浩只是笑笑:“坤哥说笑了,我得多学习。”
转机发生在一周后。
李主任急需查找几年前一份旧合同里的某个具体条款,对方公司催得很急。
张姐和几个老员工翻箱倒柜,满头大汗,就是找不到那份文件。
“主任,时间太久了,这…这不好找啊!”
张姐急得声音都变了。
李主任脸色铁青,眼看就要发火。
就在这时,林浩小声说了一句:“主任,要不…试试我做的那个索引?
文件名我大概有印象。”
李主任一愣,不耐烦地挥挥手:“快找!”
林浩立刻打开电脑里的索引文件,输入几个关键词,瞬间就定位到了文件编号和存放的箱号。
不到两分钟,他就从文件箱里准确抽出了那份合同。
李主任惊讶地看了林浩一眼,接过文件,没说什么,但紧绷的脸色缓和了不少。
他顺口对张姐说了一句:“嗯,这个电子索引弄得不错,效率高了。”
事情本该就此过去。
然而,无巧不成书。
当天下午,公司恰好有一个正在进行的项目,涉及到与那份旧合同关联方的后续合作谈判。
对方代表据理力争,咬死一个历史数据不放,让谈判陷入僵局。
李主任在会议室里焦头烂额,打电话回办公室让人立刻再核查原始合同和所有关联文件。
张姐手忙脚乱地查找时,猛然想起了林浩在那个电子索引里的备注!
她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立刻让林浩去找那份《阶段性总结报告》的原始凭证和底稿。
林浩再次凭借索引快速找到原始档案袋,里面不仅有正式报告,还有当时工程队的原始日报表和物料签收单。
白纸黑字,清晰显示正式报告中的数据确实在汇总录入时出现了笔误!
张姐火速将证据拍照发到了李主任手机上。
会议室里,李主任看着手机上传来的图片,精神大振,立刻将证据展示给对方。
对方代表在铁证面前哑口无言,谈判局势瞬间逆转,公司避免了可能的经济损失。
当李主任回到办公室时,看林浩的眼神彻底不一样了。
他没有大肆表扬,只是走到林浩工位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前所未有地和蔼:“小林,心很细,干得不错。
晚上部门内部开个周例会,你也一起来听听吧。”
这一刻,林浩看到赵坤的表情瞬间变得僵硬难看,而其他几位老同事的目光里,也多了一丝真正的认可。
然而,没等林浩消化这小小的喜悦,一个巨大的挑战骤然降临。
快下班时,李主任接完一个电话,脸色凝重地走到办公区中间,拍了拍手。
“大家停一下,刚接到集团通知,上级领导下周要听我们公司关于‘老旧小区改造业务新模式’的专题汇报,要求拿出一份有深度、有见解的调研报告。
时间紧,任务重…”他话还没说完,刚才还气氛轻松的办公室瞬间鸦雀无声。
老员工们纷纷低下头,或假装忙碌,或面露难色。
“主任,我这手头好几个项目审计还没弄完…主任,我对这块业务完全不熟啊…这时间也太紧了吧,怎么可能完成…”李主任的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办公室里唯一一个没有资格说“不”的人身上。
“小林啊,”李主任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你刚来,手头的工作相对少一些,学习能力又强。
这个任务就交给你来牵头。”
他顿了顿,目光在办公室里环视一周,最后回到林浩身上,“需要什么资料和数据,各位同事都会配合你的工作。
下周一早上,我要看到报告初稿。”
李主任心里再清楚不过,这个任务对新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
他需要一个替罪羊,但最近王总在几次高层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打破论资排辈、发掘年轻尖子兵,万一这个年轻人真的能创造奇迹呢?
到时候,这份功劳自然也少不了他这个"善于发掘人才、敢于大胆授权"的首接领导。
想到这里,他的语气稍稍缓和,压低声音对林浩说:“这个任务是上头硬压下来的,办公室里确实没人能接。
我知道让你一个新人来做很不公平,但你年轻,没有包袱,思路活。
尽管放开手脚去做,无论最终做成什么样子,都有我替你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