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崭露头角,阻力仍存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林晓拿着精心绘制的服装草图,再次找到李师傅。

李师傅本不想理会,但看到林晓诚恳的眼神,还是不情愿地接过草图。

看着那新颖却又不失实用的设计,他内心虽有一丝触动,但嘴上仍说着:“这做起来可不容易,厂里的布料和工艺不一定能行。”

林晓连忙表示愿意一起解决这些问题,李师傅这才勉强答应帮忙制作样衣,但前提是不能耽误正常工作。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林晓和李师傅利用业余时间,在服装厂的角落里忙碌着。

他们仔细挑选合适的布料,林晓凭借自己的知识对裁剪方式提出建议,李师傅则凭借精湛的手艺将设计逐步变为现实。

期间,遇到了不少工艺难题,比如领口的褶皱处理、裙摆的弧度调整等,两人常常争论不休,但又在不断尝试中找到最佳解决方案。

样衣制作完成后,厂里举行了小型的展示会。

当模特穿着新款服装走上临时搭建的 T 台时,台下的张厂长和其他员工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那简洁大方又时尚的款式,与厂里以往的产品截然不同。

张厂长意识到,这或许是服装厂翻身的机会,于是决定小批量生产试销。

然而,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刘梅在财务核算成本时,故意抬高了新款服装的用料成本,使得其定价远超预期,导致试销订单量并不理想。

林晓发现后,没有首接去找刘梅理论,而是在下班后约她一起散步聊天。

林晓真诚地询问刘梅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并表示自己初来乍到,可能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但大家都是为了厂里好,希望刘梅能指出不足。

刘梅被林晓的态度打动,说出了自己是因为嫉妒林晓受重视,担心自己被取代,才在财务上做了手脚。

林晓笑着安慰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厂里的发展离不开大家,她希望能和刘梅成为朋友,一起为服装厂努力。

刘梅深感愧疚,承诺会重新核算成本,给出合理价格。

改革前行,困难重重在成本问题解决后,新款服装的试销情况逐渐好转。

林晓趁热打铁,向张厂长提出要拓展销售渠道。

她联系了本地的各大商场,带着样衣一家家去推销,凭借出色的口才和对服装的了解,成功与几家商场达成合作意向。

同时,她还通过长途电话与外地的一些商家取得联系,邮寄样衣后,也收获了不少订单。

随着订单增多,生产压力增大,林晓发现厂里工人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于是,她组织了工人培训活动。

邀请李师傅讲解裁缝技巧,自己则传授一些现代的生产管理理念和质量控制方法。

起初,工人们对此有些抵触,觉得这是额外的负担,但在看到培训后生产效率提升、次品率下降后,大家逐渐积极参与。

此时,服装厂决定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新设备。

林晓主动承担起与银行洽谈贷款事宜的重任。

她准备了详细的商业计划书,包括市场分析、未来盈利预测、还款计划等。

在与银行工作人员的谈判中,她充分展现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对服装厂前景的信心,成功拿到了贷款。

新设备安装后,却出现了技术问题。

机器频繁故障,生产进度一度停滞。

林晓心急如焚,但她没有慌乱。

她召集厂里的技术骨干,成立技术攻关小组,自己也日夜守在车间,查阅资料,与技术人员一起调试机器。

经过几天几夜的奋战,终于找出了问题所在,原来是设备安装过程中的一个参数设置错误。

解决问题后,新设备顺利运行,服装厂的生产能力大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