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出发去深市
罗兰爸爸抱着小宝,内心开始纠结要不要把小宝留下来,刚想转身回去就被大姐发现了他。
“阿稳,你回来啦,回来就好,吃过了吗?
我马上煮好了。”
罗兰爸爸听着自己的大姐关心的话语眼眶不禁湿润了。
“大舅哥来啦,进来坐,进来坐。”
姑姑的婆婆听到是大舅哥来了,马上换了一张脸,和颜悦色的出门迎接他的到来。
罗兰爸爸和老人家客气了几句,老人家看着空手来的大舅哥还抱着小孩子,脸色也绷不了多久,就出门遛弯了。
罗兰爸爸把孩子递给伸手过来接的大姐,到喉咙的话还是难以启齿。
“你是不是有什么话,你首说就好,大姐,能帮的,一定会帮的。”
罗兰爸爸纠结了许久还是把事情和大姐商量了,因为他知道孩子爷爷是不会帮忙的,孩子的叔婶更不会,孩子外婆家也己经寄养着好几个外甥。
罗兰爸爸看着大姐抱着孩子进了房间,一会儿出来后就往罗兰爸爸口袋里塞了一叠零钱,罗兰爸爸愧疚得首拒绝,他们在推搡的时候…“你们推来推去做什么。”
罗兰姑姑看着突然回来的婆婆紧张的把钱赶紧把钱塞进罗兰爸爸的口袋,抱着孩子起身,连忙说:“我弟要我帮忙带孩子一段时间,他和弟妹都要去深市,稳定下来就过来接上去。
还要给钱我,这我难能要。”
“这肯定不能领,一个是带两个也是带,没事,放下来,我也能帮忙。”
老人家看起来很明事理的样子从罗兰姑姑怀里接过小宝,小宝很乖,也许是知道自己要离开妈妈和姐姐了,也只是扁着嘴,也没有哭出来,很勇敢的模样,让罗兰爸爸看着都于心不忍。
“我就不留你吃饭了,赶紧回去准备,准备上去就好,到了记得报个平安。”
罗兰姑姑把罗兰爸爸推出门,出门前顺手把门口刚打好的一袋大米甩上罗兰爸爸的肩上。
亲自送她许久不见的弟弟走出了村口。
能罗兰爸爸走后,罗兰姑姑的婆婆就把小宝放在地上了,坐在藤椅上指着进门的罗兰姑姑,“孩子你自己带,我老人身上疼带不了,还有现在家里孩子这么多,你弟给钱你帮忙养,你怎么不把钱接过来,我不会把我儿子的钱拿给你养你弟的儿子,我亲孙子都养不起,还帮别人养…。”
罗兰姑姑从地上把小宝抱起来进去出来,从刚煮好的粥锅里舀出上面浓稠的粥汤出来,一口一口吹凉的喂给小宝,眼泪也止不住地滴落下来,她想多帮帮大弟一家,但实在无能为力……罗兰爸从姑姑那里回来,还带了一袋大米,和一百块钱,在90年份,100块相当未来的1000块了,也是姑姑能尽了全部了,毕竟姑姑家现在有4个儿子,小弟过去就要带5个孩子了,还好罗兰姑丈那时就开始做收废品生意,每天都要进账,都由罗兰姑姑的婆婆管,连平日生活费都是每日定量给,这100块也是姑姑从自己牙缝省下来的吧。
罗兰妈妈带着姐姐回来,也带了一袋鱼干和一袋米粉和300块,这是外公外婆和三个舅舅凑的,他们也想罗兰一家真的过上好日子,还让罗兰妈妈把小宝那个也一起带过去一起养。
罗兰在家用笔记录着他们借的钱,和送的物资,也把家里现有的物资一起做了记录,要把日子过好,还是要精打细算。
罗兰爸妈开始打包行李被褥,又收拾了锅碗瓢盆。
罗兰爸爸从工具箱里开始敲敲打打做一台简易的平板车,对于做了几年工地又有高文化的人来说不是难事。
罗兰望着院子里忙碌的父亲,房间里收拾衣服的母亲,大姐也在有模有样的收拾碗筷,罗兰心里暗暗决定,重活一世,一定不会再让这一世过有上顿没下顿的苦日子,不会再有出去借米借不到的日子,也不会让大姐读完小学就出去做保姆的日子,更不会让二弟成为赌徒被逼无路可退的日子……落户深市,买楼,做生意…傍晚时分,罗兰一家浩浩荡荡的来到了车站,长途客车老板看着罗兰一家大包小包的行李都要占了一半货仓,就要拒绝他们上车,罗兰爸递烟,又说好话,苦苦哀求着,最后老板要求加收5块钱运费才放行。
罗兰被大姐罗玲紧紧的牵着,但罗兰看着大自己两岁懵懂的大姐,反过来牵着她的手,内心坚定信念,一定要让大姐过上好日子。
坑坑洼洼的泥路,让破旧的客车摇晃着更加厉害,罗兰一家除了罗兰爸没有吐,其他三人吐得死去活来。
折腾了十二个小时终于到了渡口,客车也只是在渡口的交接处的边上停车。
下车时,天刚亮。
这里深市还没有发展到的小渔村,马路两边有荒废的田地,不远处还能看到人工围起来一口一口池塘,一条弯弯曲曲通向大海小河,还有一艘小船停在上面摇摆着。
“这里我也不认识路,现在一个落脚的都没有。”
罗兰爸扶着罗兰妈坐在行李上抱怨着说。
“爸,开弓没有回头箭,你的见识和文化都比我们高,这点小问题你一定能解决的,你带我们找到附近的小村落,跟人家买一家破房子。”
“你以为房子这么好买,你知道深市以后发展会很好,别人就不知道了吗?”
罗爸抱怨完愣住了,是的,别人又怎么会知道这么多,罗爸不可置信的看了罗兰,瞬间恍然大悟。
罗爸顾不得罗兰妈虚弱的身躯,把行李和罗兰妈安顿在自制的木板车上,向着处炊烟袅袅的村落走出,罗爸前面拉,罗兰和姐姐后面推。
来到了村口,罗爸顾不上喘气,赶紧向迎面走来的村民询问村长家怎么走。
村民以为是村长家逃难来的亲戚,热情得把他们带到了村长家。
“安叔,你家来亲戚了。”
带路的村民远远吆喝着盖着两层小平楼里的人。
不一会,一位大伯走出来了。
他望着罗爸一家,疑问地问吆喝的村民:“哪有我家什么亲戚?”
罗爸向村民弯了弯腰道谢,“我不是村长的亲戚,我找村长有点事。”
村民刚想骂两句,但被村长摆了摆手制止了,让村民去忙就好了。
村长看到罗兰一家风尘仆仆,两个小女娃也累得满头大汗,行里躺着的妇女也一首在呕吐不止,担心是什么北方过来的乞丐,正要往外赶。
罗兰看出了村长嫌弃的眼神,也知道高傲的爸爸一时也低不下头,连忙跑到村长前面。
扑通一声,罗兰跪在了村长的前面,连磕了三个响头,然后搓着手央求:“村长伯伯,我们不是乞丐,我们就是想麻烦你找一个住的地方。”
村长老婆也走了出来,看着这么懂事的女娃连忙扶起来。
“你们找住的地方,找错了地,这里只是个小渔村,没有招待所也没有宾馆。”
村长谨慎的拒绝了。
“村长,我们一家是吴市罗家村,家里没有什么活做,想出来这边找工地上班,但工地附近带着孩子不安全,想着离工地远的地方找个落脚处好安顿下来。
你看村里有没有人要买旧房子的,或者有要买的空地也可以,但不要太贵,我们钱不多。”
罗爸把肩上的缆绳放下,诚恳的对村长说。
“老安,贵嫂不是说…”“女人家不要多事。”
村长打断了他老婆的话,还是谨慎的拒绝了罗爸,并赶他们一家出去。
罗爸拉着行李,带着一家走出了村口。
“爸,就在这里,你搭一个棚,我们一家先住下来。”
罗兰停下来,指着挨着村,马路边上的草地说。
“这里怎么住,还是赶紧找车去安市找你二爷先落脚再说吧。”
罗爸不可商量的口吻。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比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罗兰一边念一边眼神坚定的盯着父亲看。
最终罗爸被罗兰的决心战胜。
安顿好罗兰妈妈后,就去找合适的材料了。
罗爸原本从事着建筑工地上的工作,常年的劳作使得他对各种工具都运用自如。
这不,他随身携带的行李当中,自然而然地有着像铁锤这样的得力工具。
再加上用来遮盖行李的那一大块厚实的帆布,一座简易的房子就在罗爸的巧手下迅速地搭建起来了。
只见罗爸先是将那块宽大的帆布平摊开来,然后选取了它的西个角作为固定点。
他熟练地拉紧帆布,让其呈现出一个规整的方形。
接着,对于这个临时房屋的顶棚部分,罗爸展现出了他非凡的智慧和经验。
他把后面的两个角紧紧地固定在了附近马路上的两棵高大挺拔的大树上,而前面的两个角,则巧妙地绑在了刚刚削好的两根木棍之上。
这两根木棍的其中一端稳稳地抵住了后方的大树,如此一来,整个顶棚便形成了一个坚固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就这样,在罗爸的精心打造下,这座虽然简易但却实用的房子,宛如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般矗立在了眼前。
罗兰妈妈晕车还没有缓过来,罗两姐妹跟着爸爸去望过去远远看到的小树林捡木材,罗兰爸爸还把行李卸下来,把小板车拉上。
路上,罗兰爸爸问罗兰,为什么选离工地这么远的小渔村落脚,这样找工也不好找。
罗兰笑了笑说,工地附近我和姐安全是一个大问题,这里生人少,加上如果我们在这里落脚,以后有机会买到村里的土地机会大。
能买地先买地,等安顿好我们,你明天先出去买辆二手的自行车,再逛逛工地在哪里,你和妈先有收入先。
我带姐姐就在村里逛逛,留意村子里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