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东和林子仪兄弟正在对天台门锁进行三维扫描建模,黄扬站在白板前,上面己经密密麻麻写满了线索和疑问。
"黄队,监控系统的情况己经查清了。
"林子仪抬起头,揉了揉发酸的眼睛,"配电箱处的绝缘胶残留确认是人为的,操作时间在23:28左右。
凶手对电路很熟悉,短路做得相当专业。
"张锐宏皱眉问道:"这么专业的操作,凶手是怎么精确掌握于梦洁行踪的?
除非他早就潜伏在别墅内,或者...""或者有人向凶手提供了她的详细行程。
"黄扬接话,目光若有所思地扫过客厅里忙碌的警员们。
他想起这个案子可能牵扯甚广,提醒自己要更加谨慎地处理每一个细节。
林子东将天台门的3D模型投射到屏幕上,开始详细解释:"大家看,这是特殊的双重锁结构。
断电后电子锁会自动失效,但机械插销必须手动操作。
"他放大门框的特写图像:"插销凹槽有新鲜划痕,从痕迹判断,有人用特制的细钢丝从门缝拨动插销,故意制造密室假象。
根据这些痕迹,我们推断凶手很可能提前藏身在天台储物间。
"张锐宏立即组织人员对储物间进行重点勘查。
十分钟后,警员报告在储物间角落发现一组模糊的鞋印,经过初步比对,与天台栏杆下方提取的鞋印特征一致。
"凶手对别墅结构了如指掌。
"黄扬沉思道,"从作案的专业程度来看,对手具有相当强的反侦查能力,这绝不是一般的犯罪。
"这时,小米拿着详细的尸检报告走过来:"黄队,有几个新发现。
首先,死者肺部有少量特殊的舞台彩粉,成分与于梦洁新专辑宣传会上使用的特效粉末完全一致。
其次,左肩发现一个细微的针孔痕迹,根据周围组织反应判断,注射时间约在坠楼前1小时。
"她调出胃内容物的分析报告:"最值得注意的是,检出工夫茶成分和致幻性草药闹羊花,这种草药在潮汕地区的传统医学中偶有使用,但需要严格掌握剂量。
"黄扬立即警觉起来:"致幻剂?
你的意思是她死前可能被下药?
"小米郑重地点头:"虽然剂量不大,但足以影响人的判断力和反应能力。
结合死者颈部的轻微勒痕和指甲缝里的特殊纤维来看,她在坠楼前很可能与人发生过搏斗。
"就在这时,林子仪突然从书房方向喊道:"黄队,书房有重大发现!
"原来,技术队在书房一个精心伪装的暗格后面,发现了一个隐蔽的保险箱。
令人惊讶的是,保险箱的密码正是0704。
打开保险箱后,里面整齐摆放着几本旧相册、一叠泛黄的信件和一个加密U盘。
相册中是于梦洁与一位潮剧女演员的多张合影,照片背面娟秀的字迹写着"秀珠于梦洁1998年摄于汕头"。
信件落款均为"林秀珠",时间是二十年前,内容主要涉及潮剧剧团的资金问题和一位"蔡先生"的资助。
U盘经过林子东的破解后,里面是于梦洁记录的音频日记片段。
听着这些片段,调查组的成员们都屏住了呼吸:"...母亲失踪二十年了,我必须查***相...有人威胁我续约,《傀儡》专辑就是我的武器..."最令人震惊的是最后一段录音:"...有人主动联系我,说愿意帮我查母亲的案子。
他说可以信任,我相信他..."录音到此戛然而止。
黄扬心中一震,意识到于梦洁的调查可能己经触及了某个核心秘密,这才招来了杀身之祸。
黄扬反复听着这段录音,脸色越来越凝重。
他走到阳台,拨通妻子的电话:"燕梅,你哥最近联系过你吗?
"电话那头沉默良久,传来曾燕梅不安的声音:"没有...他怎么了?
出事了吗?
""没有,只是例行问问。
"黄扬尽量让声音保持平静,但握着手机的手却不自觉地收紧。
回到书房,张锐宏正在仔细查看U盘里的财务文件:"黄队,这些是某些公司近三年的资金流水,多处大额款项来源不明,最后都流向海外账户。
"他指着屏幕上的一处细节:"更奇怪的是,有几笔转账备注写着梨园基金,收款方是江城潮汕同乡会。
"与此同时,技术队在于梦洁手机云端备份中发现一组被删除的照片:去年七夕节,于梦洁与一位戴面具的男子在潮汕会所门口的合影。
男子虽刻意遮住面容,但左手腕上的一道疤痕与警方数据库中某在逃人员的特征高度吻合。
"七夕节..."黄扬想起于梦洁手中的潮剧票根日期,若有所思。
张锐宏提出新的思路:"会不会于梦洁原本计划在七夕当晚揭发什么重要证据,但有人抢先一步杀人灭口?
"就在这时,林子东带来更惊人的发现:"黄队,保险箱里还有一个隐藏的夹层!
"在里面,技术队发现了一封于梦洁的亲笔信:"如果看到这封信,说明我己经遭遇不测。
有人不仅害死我母亲,还利用我的演唱会进行非法活动。
唯一能信任的只有..."可惜的是,信件关键部分被污渍染黑,最后只能勉强辨认出"七月初七"和"老地方"几个字。
黄扬立即下达指令:"张队,你带人继续追查资金流向,特别是那个梨园基金。
林子仪,想办法恢复信件被污损的内容。
小米,重新化验致幻剂的具体成分和来源。
"他望向窗外渐渐亮起的天空,心中涌起强烈的不安。
于梦洁案背后的真相,恐怕远比表面看起来的更加复杂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