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破碎的顶梁柱与沉沦的轨迹

深渊上岸 映雪白狐 2025-10-06 22:50:3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曾几何时,三十二岁的陈默,也坚定不移地相信自己是家里那根还算坚实、能撑起一片天的顶梁柱。

他出身于距离通城市两百公里外的陈家村,是村里当年罕有考出来的正牌大学生。

父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拼尽一身力气,才供他读完了大学。

他至今记得,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父亲陈建国沉默地抽了一夜的旱烟,第二天一早,把家里唯一一头还没长成的猪崽卖了,把钱塞到他手里,只说了一句:"好好念,别学坏。

"他做到了。

在大学里,他不敢恋爱,不敢娱乐,把所有时间都投入到学习和***上。

毕业后,留在了这座二线城市,进了家不大不小的互联网公司,从最基础的运营助理做起,勤勤恳恳,熬了五年,终于坐到了运营主管的位置,月薪八千。

八千块,在这座城市,不高,但也不算最低。

他省吃俭用,加上林晚做药店导购的收入,两人咬牙在偏远的郊区买了个六十平米的二手房,首付掏空了双方家庭所有的积蓄,还借了些外债,每月还着两千三的房贷。

他记得拿到房产证那天,林晚哭了,那是喜悦的眼泪。

他说:"老婆,以后我们会越来越好。

我会让你和念念过上好日子。

"那时,女儿陈念刚上幼儿园,活泼可爱,是整个家庭的开心果。

他虽然累,但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女儿扑过来的身影,听到妻子温柔的问候,觉得一切辛苦都值得。

他以为,生活虽然紧绷,像一根上满了弦的发条,但总归是在一步步向上,向着光亮的地方攀升。

一切的崩塌,始于一年前那个闷热的夏夜。

父亲陈建国在老家突然咳血,送到县医院,诊断结果如同晴天霹雳——肺癌晚期,伴有淋巴结转移。

医生说,情况不乐观,但积极治疗,还有希望。

"希望"这两个字,是用钱堆出来的。

靶向药,一盒一万二,医保报销后自付西千,只够吃半个月。

化疗,一个周期近万元。

放疗,更是一笔巨大的开销。

他那点微薄的积蓄和所谓的"中产体面",在每月雷打不动、接近五千的医疗费面前,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且无声地消融殆尽。

他开始刷信用卡,一张,两张……很快额度就用光了。

他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起初还能借到,后来,大家要么面露难色,要么电话也打不通了。

生活的窘迫,像不断上涨的潮水,一点点漫过脚踝、膝盖、腰际,让他呼吸困难。

就在他焦头烂额、几乎走投无路之时,一次偶然的同学聚会,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个当年成绩远不如他、如今却开着宝马、戴着名表的同学,在酒桌上高谈阔论,吹嘘自己加盟的某个网红奶茶店如何暴利,"三个月回本,半年盈利,一年开分店不是梦!

"被债务和父亲的病情逼红了眼的陈默,仿佛在黑暗的泥沼中看到了一根金光闪闪的绳索。

他没有做任何深入的市场调查,甚至没有和林晚仔细商量,内心深处被"快速翻身"的欲望和"拯救家庭"的责任感交织灼烧着,他瞒着所有人,用最后几张信用卡套现,并在一个名为"速贷通"的APP上借了第一笔五万元的"创业基金",怀着孤注一掷的赌徒心态,毅然投入了那个号称"保姆式扶持、稳赚不赔"的奶茶品牌加盟骗局。

结果,可想而知。

加盟费、设备费、装修费、物料费……十八万投进去,换来的是一家开业后门可罗雀、坚持了不到三个月就关门大吉的店铺,以及一堆如同废铁的设备和过期的原料。

加盟方早己卷款跑路,电话成了空号。

雪球,从那一刻开始,失去了控制,沿着陡峭的山坡疯狂滚动。

为了填补奶茶店的亏空和后续的医疗费,他刷空了所有信用卡,又陆续在"乐易借"、"钱多多"、"马上金"等七家网贷平台借款。

拆东墙补西墙的游戏,他玩了整整半年。

手续费的盘剥、高额利息的累积,像贪婪的寄生虫,不断吞噬着他本就干瘪的资金。

首到有一天,他发现,所有平台的窟窿都堵不上了,这个危险的游戏,彻底崩盘。

催收电话和短信,如同致命的瘟疫,开始不分昼夜地蔓延开来。

起初是"温馨提示",然后是"严厉警告",最后变成了无所不用其极的威胁、辱骂和骚扰。

三十八万的总负债,像一座冰冷、巨大、散发着绝望气息的五指山,轰然压下,将他所有的希望、尊严和对未来的憧憬,都死死地压在下面,动弹不得,连喘息都变成了一种奢侈。

他这根自以为坚挺的顶梁柱,从内部开始,早己被蛀空,布满了裂痕,摇摇欲坠。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