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快意江湖夜
天刚蒙蒙亮,她就穿着一身素雅的浅碧色襦裙,坐在学堂靠窗的位置。
先生捧着《女诫》逐字讲解,窗外的晨鸟叽叽喳喳,她却听得专注,指尖捏着毛笔,在宣纸上一笔一划写着簪花小楷。
墨色的字迹娟秀端方,每一笔都透着沉稳,没有半分上一世写方案时的潦草与急切。
偶尔先生提问,她起身应答,声音清脆,条理清晰,惹得先生频频点头,连坐在不远处的世家小姐们,都忍不住悄悄朝她投来赞许的目光。
午后的时光总是格外悠闲。
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铺着软垫的榻上,嬷嬷坐在一旁,手把手教她抚琴。
琴弦冰凉,指尖落下时,流淌出的琴声清幽婉转,没有半分痴缠哀怨。
她学棋时思路清晰,落子果断,连嬷嬷都忍不住感叹:“三小姐这棋风,倒比寻常男儿还利落几分。”
学画时,她不爱描那些缠绵的花鸟,反倒偏爱画山间的劲松、崖边的寒梅,笔触间带着一股韧劲,看得许夫人既欣慰又好笑:“我们墨儿,倒有几分江湖气。”
许夫人不知道,她的话竟说中了几分。
唯有夜幕降临,京城的灯火渐次亮起时,许墨才会卸下白天的乖顺。
她换上一身利落的玄色劲装,腰间别着一把小巧的匕首,脸上罩着一张绣着墨竹的银面具,化名 “莫须”,悄悄溜出府。
府门外,两个穿着同款劲装的少年早己等候多时 —— 正是她的大哥许砚和二哥许珩。
“妹妹,今日我们去西街看看,听说王记布庄的老板被地痞讹了不少钱。”
许珩说着,递过来一个装着工具的布包。
许墨点头,三人身影如箭,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西街的小巷深处,几个地痞正围着布庄老板叫嚣,手里还拿着棍棒。
许墨眼神一冷,率先冲了上去,匕首出鞘,寒光一闪,精准地挑飞了地痞手里的棍子。
许砚和许珩也立刻跟上,一人对付一个,动作利落,没一会儿就把地痞打得落花流水,哭爹喊娘地跑了。
布庄老板感激涕零,要给他们塞银子,许墨却摆了摆手,声音隔着面具,带着几分清冷:“举手之劳,老板不必放在心上,日后若再有人欺负你,便说认识‘莫须’。”
除了帮商贩讨公道,他们还常去截贪官污吏的赃银。
一次,他们得知吏部侍郎借着巡查的名义,搜刮了不少百姓的钱财,正准备连夜运往老家。
许墨三人提前埋伏在必经的山道旁,等运钞的车队经过时,许珩先用特制的迷烟放倒了护卫,许砚则负责开锁搬银箱,许墨则在一旁放哨,警惕地盯着西周。
月光下,她的身影挺拔,眼神锐利,夜风拂过她的发梢,带着几分惊心动魄的快意。
等他们把截来的赃银分给山下的穷苦百姓时,听着百姓们的道谢声,许墨的心里满是充实 —— 这种靠自己的双手帮助别人、肆意挥洒的鲜活,是上一世在写字楼里对着电脑屏幕永远体会不到的。
每次夜行归来,天边都快泛起鱼肚白。
许墨换下劲装,卸下面具,脸上还带着未散的兴奋。
她躺在床上,回想着夜里的种种,嘴角忍不住上扬。
这一世,她不仅有家人的疼爱,还有了属于自己的快意江湖,这样的生活,才是她真正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