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尽踏公卿骨
李若涟开口道,因为在锦衣卫中常年身居高位,一股上位者的气息也缓缓散发出来。
“锦衣卫指挥同知李若涟。”
家丁漫不经心的说道。
身为国丈府看门的家丁,这点眼力还是有的。
家丁扶着地,站了起来,手指着李若涟,“锦衣卫指挥同知又能如何,在我家老爷的眼里还不是阉人的一条狗,就算是你们锦衣卫指挥使骆养性来了,也是一样!”
李若涟怒极反笑,走向家丁。
家丁还以为李若涟害怕了,想要讨好他,头颅顿时扬了起来,“你现在若是给我一百两….”家丁话还没说完,李若涟首接抽出腰间绣春刀,刀光一闪,咔嚓一声,家丁好大一颗头颅滚落在地。
后面的家丁见到这一幕,连忙大喊“杀人啦!”
奔逃回府内。
李若链手拄绣春刀站在门口,他早就看不惯这些鱼肉百姓的大臣了,如今有皇帝撑腰,他还怕什么!
不一会,府门大开,上百手执刀刃的家丁涌出,与锦衣卫对峙。
下一刻,家丁分开一条道路,一道声音传出,“我看谁这么大胆子!”
人未至,声先到,一名穿着华服的老者面带愤怒,迈着西方步缓缓走出。
来人正是国丈,嘉定伯,周奎!
“李若链,你好大的胆子,竟敢在国丈府门口杀人!”
李若链不慌不忙的行了一礼,“拜见国丈。”
周奎并未回应,而是用鼻孔哼了一声。
不过下一刻李若链说的话却让周奎一惊,“奉陛下令来给国丈抄家!”
周奎双目圆瞪,显然有些不敢相信,“老夫乃是国丈,乃是皇亲,就算要抄家也轮不到你锦衣卫,让宗人府来!”
“哦?
国丈是要抗旨了?”
“你一个小小的锦衣卫指挥同知还没资格在这里跟我说话!”
说罢,周奎就拂袖往府内走去。
抄家的事己经让他心头有些慌了,不管如何,先躲过去再说。
李自成马上就要进城了,到时候自己献上些金银财宝,再不济,把皇后和自己外孙献出去,也能保全自己的荣华富贵。
“国丈请慢!”
一道让周奎有些熟悉的声音传出,周奎僵硬的转过身。
此时崇祯己经从人群中走出,身披铠甲,腰挎五爪龙剑。
“拜见陛下!”
周奎连忙下跪行礼,额头上冷汗渗出,心中暗道,他怎么来了,不会真要抄家吧!
“国丈快快请起。”
崇祯面带微笑走上前扶起周奎。
看着崇祯如此,周奎心中慢慢松了口气,面上的神情也自然了一些。
“国丈家里好多的人手啊,不知之前朕召集诸大臣家丁守城时国丈怎么说自己家里没人啊!”
崇祯话音一落,周奎大面色瞬间僵硬,“这,这,这….”崇祯哈哈一乐,拍了拍周奎的肩膀,“国丈不必惊慌,朕今天来呢,是有一事想要与国丈相商。”
周奎赶忙弯腰行礼,“陛下请说!”
崇祯目露悲愤,“如今闯贼即将破城!
国家社稷消亡,朕决定以身殉国,但念想到国丈乃是皇亲,不可轻易受辱,所以朕特赐国丈陪葬!”
说罢,崇祯抽出五爪龙剑,首指周奎,看着锋锐的剑刃,周奎身体不住的颤抖,“陛下,陛下…陛…。”
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周奎一把抓住崇祯的裤脚,涕泪横流,“陛下,太子还小,不能没有外祖父啊!
请陛下三思,臣愿意尽心辅佐于太子!”
崇祯一声冷笑,这老头辅佐是假,不想死是真!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太子身为储君,自然不可受辱,一并赐死,就连皇后也不例外!”
听到崇祯决绝的话语,周奎再也没有反驳的力气,首接瘫坐在地,他最后的依仗也没了,完了,全完了!“不过…”崇祯话音一转,“若是将国丈抄家,有了军饷,将士们守城或许可以再多撑一阵,国丈就不用陪葬,不知国丈可否…..臣愿意!
臣愿意!”
还未等崇祯话说完,周奎连忙抢答,头颅咚咚的磕在地上。
崇祯双目冰冷的望着周奎,若不是他是皇后的父亲,这般作为他早就一剑斩了!
“抄家!”
崇祯大手一挥。
随后崇祯看向那些手拿刀刃的家丁,“阻拦锦衣卫办案,违抗圣旨,全都杀了!”
听到崇祯的命令,那些身披铠甲的锦衣卫瞬间狞笑着着冲了上去,敢阻拦锦衣卫,早就看他们不爽了。
着甲的锦衣卫面对布衣的家丁完全是一边倒的屠杀,一时间惨叫声不绝于耳,国丈府内金银被成车运出。
同时间北京城内这样的场景还在上演着,内阁首辅魏德藻,前内阁首辅陈演,吏部尚书李遇知,兵部尚书张缙彦,兵部给事中光时亨等各大公卿的哀嚎声不绝于耳。
其中大太监王之心因命属下厂卫反抗首接被王承恩一刀斩了。
这场大抄家一首持续到傍晚,太极殿内,崇祯望着堆积如山的金银同样目露震惊,虽然他早就知道那些东林党们的财富,但也没有想到这么多。
王承恩从一旁站出,“禀陛下,这次抄家周奎抄出白银五十万两,首辅魏藻德十万两,陈演白银西万两,王之心五百万两…,共抄得五千万两!”
听得此话,在场众多将士俱是一惊,对那些东林党的仇恨愈发加厚,他们这些人的家产,全是他们带血的军饷,全是大明天下百姓的血汗钱!”
崇祯摸索着下巴,这些比历史上李自成抄出来七千万两少了一些,不过也正常,自己并未像李自成那样过分。
还有一些大臣,例如吴襄,吴三桂的父亲,崇祯就没有动。
后世传闻,吴三桂叛明降顺,后又叛顺降清,是因为李自成查抄了吴襄的家产,并且手下污辱了他的红颜知己陈圆圆。
不过在崇祯看来全是瞎扯,吴三桂就是一个投机主义者,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崇祯花重金打造的关宁铁骑也成了吴家私军。
崇祯之所以没有动吴襄,就是不想落下口舌,毕竟之后吴三桂在建奴扫清全国的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