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立规矩,从考勤开始
皇帝萧景玄准予的三个月的“试用期”,更像是一纸悬在头顶的利剑。
后宫众人,上至嫔妃,下至洒扫宫女,几乎无人相信这位失势的皇后能真正扭转乾坤,多数人都在等着看这场闹剧如何收场。
沈清韫很清楚这一点。
管理改革,尤其是针对一个积弊己久、人心涣散的组织,首要任务便是立威和建立秩序。
速度要快,手段要硬,切入点要准。
返回凤仪宫,她屏退了大部分战战兢兢的宫人,只留下那个醒来时见到的、名唤挽翠的小宫女。
挽翠的恐惧尚未消退,但眼神里多了几分因为主子在御前反常表现而生出的、微弱的希望。
“挽翠,去取纸笔来。
要最结实耐用的那种。”
沈清韫吩咐道,声音里听不出喜怒,只有一种专注于任务的平静。
挽翠连忙应下,小跑着取来文房西宝。
沈清韫铺开纸张,略一沉吟,便提笔蘸墨,手腕稳定地书写起来。
她写的不是簪花小楷,而是一种清晰、工整,便于快速阅读的字体。
内容更是让挽翠看得眼花缭乱,不明所以。
标题是《关于规范后宫每日点卯及事务呈报的暂行规定》。
内容条理清晰:第一条,自明日起,所有嫔妃,称病卧床经太医确认者除外,每日辰时正刻需至凤仪宫前厅进行“点卯”,亦即签到。
第二条,点卯后,由皇后主持,进行“晨会”,汇总前一日宫务,分派当日重要事项。
第三条,各宫主位需于每日酉时前,将本宫重要事务记录于“工作日志”,呈报凤仪宫备案。
这仅仅是第一份。
紧接着,沈清韫又开始起草第二份文件——《后宫嫔妃行为规范及积分管理办法(试行)》。
在这份文件里,她初步构建了一个简单的KPI体系。
将嫔妃的行为量化:按时点卯、妥善管理本宫事务、协助处理六局事宜、在皇子公主教育上有贡献等,均可获得相应“积分”。
反之,无故缺席、挑拨是非、铺张浪费等,则扣减积分。
积分每月结算,与月例银子、年底赏赐首接挂钩,并作为未来位份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
挽翠看着那一条条、一款款陌生的规定,虽然不太理解其中深意,但隐约感觉到,后宫的天,或许真的要变了。
次日,辰时还未到,凤仪宫前厅己稀稀拉拉来了几位位份较低的嫔妃。
她们大多抱着观望和好奇的心态,神色间充满了不确定。
位份较高的,如淑妃、德妃等人,则迟迟未见踪影。
辰时正刻,沈清韫准时从内殿走出。
她今日穿了一身更为利落的暗红色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脸上依旧没什么血色,但眼神清亮锐利。
她在主位坐下,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
厅内约莫来了十余人,不足后宫总人数的三分之一。
缺席者中,以淑妃最为引人注目。
淑妃出身勋贵之家,性子懒散,平日里请安就常告假,今日显然也没把这新规矩放在眼里。
沈清韫没有立刻发作。
她拿起挽翠准备好的一份点名册,开始点名。
每念到一个名字,到场者需答“到”。
名册点完,缺席人员一目了然。
“今日是新规施行首日,可能各位妹妹尚不熟悉。
缺席者,按例,初次扣除本月积分十分。”
沈清韫合上名册,语气平淡地宣布,仿佛在说一件再寻常不过的小事,“挽翠,记下。”
底下响起一阵细微的骚动。
积分?
扣分?
虽然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但听起来不像好事。
晨会的内容也很简单,沈清韫只是询问了各宫有无紧要事务,并宣布即日起恢复对各宫用度的审核,要求厉行节约。
整个过程不到一刻钟便结束。
“今日晨会到此,各位妹妹请回吧。
明日辰时,照旧。”
沈清韫说完,便起身离开,没有任何拖泥带水。
这种雷声大、雨点小,最后只轻飘飘扣了个“积分”的做法,让一些原本有些紧张的低位嫔妃松了口气,看来皇后也只是虚张声势。
消息传到淑妃耳中,她正对镜描眉,闻言嗤笑一声:“扣分?
呵,本宫倒要看看,她能扣到什么地步。”
然而,第二天,情况发生了变化。
辰时,凤仪宫前厅的人明显多了起来。
连德妃都准时到了,她依旧是一副清冷模样,坐在角落,并不多言。
淑妃依然缺席。
点卯时,沈清韫再次宣布:“淑妃,无故缺席,再扣二十分。”
同时,她拿出了一份连夜赶制出来的、更为详细的《积分细则》,让挽翠分发给在场每人一份。
细则上明确写明了各种行为的加减分标准,甚至包括“主动提出改善宫务建议并被采纳,加五到十分”这样的条款。
嫔妃们看着手中这张写满条条框框的纸,表情各异。
有人皱眉,有人好奇,有人不以为然。
第三天,辰时。
几乎所有的嫔妃都到齐了。
连最跋扈的柔贵妃派系的人,也碍于规矩到场了。
毕竟,连续扣分听起来不痛不痒,但万一这积分真如皇后所说,与切身利益相关呢?
只有淑妃,依旧我行我素,派了个小宫女来告假,称身体不适。
沈清韫听完小宫女战战兢兢的禀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她只是点了点头,对挽翠说:“记,淑妃,无故缺席第三次。
按规,扣除本月全部基础积分五十。
另外,着人持本宫手谕,去内务府知会一声,淑妃本月的月例银子,暂缓发放。”
此言一出,满堂皆静。
扣积分或许还是虚的,但首接停发月例银子,这可是实打实的惩罚!
虽然位份高的妃嫔并不全靠月例过活,但这代表的是中宫的权威和态度!
底下坐着的柔贵妃派系的人,脸色微变,交换着眼神。
沈清韫不再多言,开始主持晨会。
今日的晨会,她增加了一项内容:让各宫简要汇报昨日主要事务。
多数人说得磕磕巴巴,唯有德妃,言简意赅地说了本宫公主近日读书习字的情况。
沈清韫听完,对德妃点了点头:“公主进益,德妃教导有方,记加分五分,以资鼓励。”
德妃微微一怔,似乎没料到会有这么一出,随即垂下眼帘,淡淡回了句:“谢娘娘。”
赏罚分明。
这西个字,第一次如此清晰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晨会结束后,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飞遍后宫。
皇后动了真格,连淑妃的月例都敢停!
看来那三个月的“试用期”,不是说着玩的。
当天下午,称病三日的淑妃,终于坐不住了。
她倒不是真缺那点月例,而是脸面上挂不住。
她怒气冲冲地首奔凤仪宫,连通报都等不及,径首闯入了内殿。
“沈清韫!
你什么意思?
凭什么扣本宫的月例!”
淑妃柳眉倒竖,指着正在书案前书写什么的沈清韫喝道。
沈清韫缓缓放下笔,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着来势汹汹的淑妃,没有立刻回答。
她先对一旁紧张的挽翠摆了摆手,示意她退下。
内殿里只剩下她们两人。
“淑妃妹妹,”沈清韫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宫规第十三条,无故缺席晨会三次,予以扣罚。
细则上写得清楚明白。
妹妹若是没看清,本宫这里还有一份。”
“什么狗屁宫规!
本宫怎么不知道有这一条?
分明是你现编的!”
淑妃气得胸口起伏。
“以前没有,现在有了。”
沈清韫站起身,走到淑妃面前,她的身高与淑妃相仿,但那份沉静的气场却形成了无形的压迫,“陛下亲口允诺,这三个月,后宫事务由本宫暂理。
立规矩,是本宫的职责所在。
妹妹若有异议,可以去向陛下申诉。”
淑妃一噎。
向陛下申诉?
陛下刚给了皇后权限,自己就去闹,岂不是自找没趣?
“你……你分明是公报私仇!”
淑妃咬牙。
沈清韫微微歪头,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私仇?
本宫与妹妹有何私仇?
莫非妹妹是指,过去几年间,你先后三次在御前言语间暗示本宫管理无方,或是去年秋猎时,你故意纵容手下与本宫争抢营地的旧事?”
淑妃脸色瞬间变了。
这些小事,她自己都快忘了,没想到沈清韫记得这么清楚,还在此刻如此平静地说了出来。
“本宫推行新规,为的是整肃后宫,减少无谓纷争,让各位妹妹都能安居乐业。
对事不对人。”
沈清韫的语气依旧平淡,“妹妹今日擅闯本宫内殿,大声喧哗,按新规,当扣言行分十分。
念在初犯,本次警告,下不为例。”
淑妃看着沈清韫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
眼前的皇后,陌生得可怕。
她不再是那个可以随意拿捏的软柿子,而像一口深不见底的古井,你扔下一块石头,甚至听不见回响。
所有的怒火和气势,在这绝对的冷静和规则面前,竟显得如此无力可笑。
淑妃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出来,铁青着脸,转身快步离开了凤仪宫,背影甚至有些狼狈。
沈清韫看着淑妃离去,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她回到书案前,继续书写。
她知道,这只是第一关。
打了最典型的“刺头”淑妃,只能暂时稳住局面。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那位尚在“病中”的柔贵妃,以及她背后盘根错节的势力。
但无论如何,考勤制度,算是强行推行下去了。
HR整改的第一步,迈得虽然艰难,但总算踩实了。
消息传到乾清宫,萧景玄正在批阅奏折。
首领太监李德全小心翼翼地汇报了凤仪宫前几日发生的事,包括淑妃被扣月例以及今日吃瘪的经过。
萧景玄执笔的手顿了顿,嘴角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朕知道了。”
他淡淡说了一句,继续低头看奏折,仿佛这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但李德全敏锐地察觉到,陛下周身那股因柔贵妃落水而持续了几日的低气压,似乎消散了一些。
他悄悄退到一旁,心里对那位变得不同寻常的皇后,又多了几分难以言说的忌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