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晨光与默契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江城一中的校园生活,如同一条平稳流淌的河流,表面波澜不惊,底下却藏着只有当事人才能感知的暗涌。

坠球事件后的几天,并没有出现沈渊预想中的轩然***。

学校的官方解释倾向于意外和巧合,加上林薇薇平日里完美的好学生形象,议论声渐渐平息,只偶尔还会有人在背后投来好奇的一瞥。

但沈渊知道,有些东西己经不一样了。

至少,在他眼里不一样了。

清晨六点五十,沈渊的生物钟准时将他唤醒。

简单洗漱后,他拎起书包走出家门。

几乎就在他推开院门的同一时间,隔壁院门也“吱呀”一声打开了。

林薇薇走了出来,依旧是那身整洁的蓝白校服,马尾辫梳得一丝不苟,晨曦给她周身镀上了一层柔光。

她手里提着两个保温袋。

“早。”

沈渊自然地打招呼,伸手接过其中一个明显更重一些的袋子——里面是他那份早餐,通常是他喜欢的煎饺或饭团,加上一盒牛奶。

而林薇薇自己的那份则要清淡许多。

“早。”

林薇薇微笑回应,将保温袋递给他,动作流畅得像是一种仪式。

两人并肩朝着学校方向走去,不需要多余的语言。

从家到学校的十五分钟路程,是他们一天开始的固定交流时间。

有时会讨论昨晚遇到的难题,有时会聊聊新闻趣事,有时只是安静地走着,听着清晨的鸟鸣和远处传来的车流声。

沈渊偶尔会偷偷观察林薇薇,她走路时脊背挺首,步伐轻盈,阳光下,她的侧脸柔和而专注。

他试图从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中,寻找那些超越常理的蛛丝马迹,但大多数时候,她看起来就和任何一个优秀的同龄女孩没什么不同。

课堂上的“巧合”上午的数学课,老师正在讲解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压轴题。

沈渊盯着黑板,眉头微蹙,卡在了一个关键的辅助线添加上。

就在这时,他感觉到旁边的林薇薇轻轻碰了一下他的胳膊肘。

他侧头,看见她笔记本的边缘,用铅笔极其轻微地画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小箭头,指向他草稿纸上某个被忽略的三角形相似关系。

沈渊瞬间豁然开朗,立刻跟上了解题思路。

下课后,他低声问:“你怎么知道我卡在那里?”

林薇薇正在整理笔记,头也不抬,语气随意:“看你笔停了半天,就知道你遇到瓶颈了。

那道题的关键点确实比较隐蔽。”

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但沈渊心里清楚,那种精准的、恰到好处的提示,不仅仅是因为观察力敏锐。

类似的情况在物理课、化学实验课上屡见不鲜。

当他需要某本参考书时,那本书总会“恰好”出现在林薇薇的书包里;当他实验数据出现微小偏差时,她总能“不经意”地指出可能被忽略的干扰因素。

这些“巧合”以前被他归功于青梅竹马的默契,现在却像是一串串精心编排的代码,确保他始终运行在“最优”的轨道上。

午间食堂的“投喂”与观察午休铃响,食堂瞬间成为校园最热闹的地方。

沈渊和林薇薇有固定的座位——靠近窗户,相对安静的一个角落。

今天轮到沈渊去排队打饭。

他知道林薇薇的口味:清淡,偏素食,不喜欢葱姜蒜。

他端着两份搭配合理的餐盘回来时,林薇薇己经用湿纸巾擦好了桌子,摆好了两人的餐具。

“今天有糖醋里脊,给你多打了一点。”

沈渊将餐盘推到她面前。

“谢谢。”

林薇薇笑着接过,然后把自己餐盘里的西兰花和沈渊餐盘里他不太爱吃的芹菜进行了“等价交换”,动作熟练自然。

吃饭时,沈渊状似无意地提起:“听说七班转来个体育特长生,百米成绩接近国家二级运动员水平了。”

林薇薇小口吃着饭,闻言抬眼看了看他,眼神平静:“是吗?

那挺厉害的。”

“嗯,”沈渊夹起一块里脊,“我在想,正常人要经过多少训练才能达到那种速度?

那天你……”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

林薇薇拿着筷子的手几不可察地停顿了半秒,随即若无其事地接话:“潜能爆发嘛,情况紧急,不能比的。”

她巧妙地转移了话题,“下午体育课好像是自由活动,我们可以去后街把‘屿茶’的数据也收集了?”

沈渊点点头,不再追问,但心里的疑窦又深了一层。

她对“非常规”话题的回避,更像是一种本能的防御机制。

图书馆的静谧时光下午最后一节是自习课,他们大多会选择去图书馆。

那里是他们进行“奶茶店商业模式研究”项目讨论的主要场所。

沈渊发现,林薇薇在数据整理和分析方面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

她能将杂乱无章的观察记录迅速归类,用清晰的图表呈现出来,并且总能一针见血地指出数据背后可能反映的问题。

她的逻辑严密,思路清晰,远超一个普通高二学生的水平。

此刻,她正对着笔记本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制作着三家奶茶店的客流对比折线图。

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她专注的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沈渊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忽然有一种错觉,仿佛她操作的并非普通的办公软件,而是某种更高级的、带有复杂算法的分析界面。

“沈渊,”林薇薇忽然转过头,指着屏幕上的一个数据点,“你看,‘蜜雪冰城’在下午五点左右的客流有一个异常峰值,比其他时段高出近40%,这和他们主打低价快销的定位似乎有点出入,需要重点分析一下原因。”

她的眼神清澈,带着求知欲,看不出任何异常。

沈渊凑过去看,不得不承认她的观察非常敏锐。

“嗯,可能是附近小学放学,家长接孩子时顺带购买的?”

沈渊提出假设。

“有可能,”林薇薇点点头,在笔记本上记下,“周末我们可以去核实一下。”

这种高效而专注的协作,是他们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沈渊越来越感觉到,这协作的背后,似乎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在由林薇薇主导着方向和节奏。

放学后的“例行公事”放学后,如果没有特别的安排,他们通常会一起回家。

有时会绕道去书店逛逛,有时会在街角买一份小吃分享。

今天,他们路过一家新开的甜品店。

橱窗里展示的提拉米苏看起来十分诱人。

“想吃吗?”

沈渊问。

林薇薇看了看,摇摇头:“热量太高了。”

但她的目光在蛋糕上多停留了几秒。

沈渊笑了笑,没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借口要去旁边的文具店买笔,让林薇薇在门口等他。

几分钟后,他拿着一个小巧的纸盒出来,里面正是刚才橱窗里的那份提拉米苏。

“偶尔放纵一下没关系。”

他把盒子递给她。

林薇薇愣了一下,脸上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惊喜,有无奈,还有一丝……沈渊看不懂的、类似于“计划被打乱”的细微懊恼?

但很快,她接过盒子,露出甜美的笑容:“谢谢!

那……我们分着吃?”

“好。”

夕阳下,两人分享着一份甜品,慢慢走在回家的路上。

影子被拉得很长,交织在一起。

这温馨的画面,是校园爱情小说里最经典的桥段。

但沈渊心里明白,这份温馨之下,潜藏着他无法忽视的谜团。

林薇薇对他无微不至的照顾,那些恰到好处的“巧合”,以及她身上超越常理的能力,都像是一张精心编织的网。

他享受着这份被“圈养”的舒适,却也本能地开始警惕。

他想知道,这张网的尽头是什么?

编织这张网的人,最终的目的又是什么?

回到家中,沈渊打开电脑,习惯性地点开了存放竞赛资料的文件夹。

鼠标无意间滑过一个属性显示为“隐藏”的文件夹,名称是一串毫无意义的乱码。

鬼使神差地,他尝试着输入了林薇薇的生日。

密码错误。

他又尝试输入自己的生日。

文件夹,应声打开。

里面不是竞赛资料,而是一系列以日期命名的文档和图表文件。

最早的一个文档日期,可以追溯到他们小学三年级。

沈渊的心跳,骤然加速。

他深吸一口气,点开了最近日期的一个文档……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