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石桥旧事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晨雾散尽,阳光变得清亮透彻,将清河镇唤醒。

陈阳挎着相机,再次走上老街,他的脚步不自觉地被那座横跨在清澈河水上的石桥吸引。

这是一座单孔石拱桥,桥身的石块己呈深沉的青灰色,缝隙里顽强地探出几丛绿植,桥栏板上的浮雕图案被岁月风雨侵蚀得有些模糊,但依旧能看出莲花、祥云的轮廓,古朴而庄严。

它静静地卧在那里,如同一位沉默的老者,看惯了云卷云舒,听惯了桨声欸乃。

陈阳踏上桥面,脚下的石板被无数行人步履磨得光滑温润。

他俯身,手指轻轻拂过冰凉的桥栏,感受着那粗糙而坚实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流淌而过的时间。

他举起相机,从不同角度拍摄着石桥的雄姿、桥下的波光、以及桥那头延伸出去的、更显幽深的巷弄。

“年轻人,对这老桥感兴趣?”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陈阳回头,看见一位清癯的老人,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手里还拿着一份卷起的报纸。

正是之前在听风茶楼见过的周先生。

“周先生您好。”

陈阳连忙礼貌地问候,“是啊,这桥太有味道了,感觉每一块石头都有故事。”

周先生走到桥栏边,与陈阳并肩而立,目光悠远地望着桥下流淌的河水,脸上浮现出追忆的神色。

“这座‘永济桥’,据镇志记载,是明朝嘉靖年间修的,算起来,快五百年了。

它连通的不只是河两岸,更是咱们清河镇几代人的记忆。”

他伸手指着桥拱正中一块略显不同的巨石:“你看那里,传说当年建桥时,这块‘定桥石’怎么也安放不稳,后来是一位云游的老石匠,看出了门道,亲手雕琢,才稳稳落下,桥遂成。

所以老辈人都说,这桥有灵性。”

陈阳顺着指引看去,将那块承载着传说的石头收入镜头,心中对这座桥的敬畏又多了几分。

“我小时候,”周先生的声音带着笑意,“常和伙伴们在这桥下凫水,在桥洞里捉迷藏。

夏天躺在桥面上乘凉,数星星;冬天看桥檐下的冰棱子,像一把把倒悬的剑。”

他的描述绘声绘色,陈阳仿佛能看到几十年前,一群光着***的孩童在此嬉戏的场景,与眼前宁静的画面重叠,让石桥瞬间“活”了过来。

“那时候,河上的船比现在多,运货的,载客的,摇橹声、吆喝声,热闹得很。”

周先生叹了口气,“现在啊,都安静喽。”

两人沉默了片刻,只有河水潺潺流过桥墩的声音,像永不停息的絮语。

陈阳想起茶楼里的听闻,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问道:“周先生,我昨天在茶楼,好像听到大家提起……林家和一个苏家的孩子?

他们……”周先生转过头,深深看了陈阳一眼,那目光似乎能洞穿人心。

他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河对岸那几株高大的梧桐树,眼神变得复杂起来。

“是啊,念初和雨晴……”周先生的声音低沉了些许,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也是我看着长大的。

都是好孩子,聪明,懂事。”

他顿了顿,仿佛在斟酌词句:“林家念初那孩子,性子闷,但心里有数,骨子里要强。

苏家雨晴,灵秀,像她画的水墨,干干净净,心里透亮。”

“他们……以前常来这里?”

陈阳试探着问。

“常来。”

周先生点点头,指着桥头不远处一棵垂柳下的石凳,“那时候,他们放学了,常坐在那里。

一个捧着书看,一个拿着画板画。

画这桥,画这水,画天上的云,也画……对面那棵梧桐树。”

他的话语勾勒出一幅宁静美好的画面,让陈阳不禁神往。

“念初那孩子,别看现在……”周先生似乎意识到失言,停顿了一下,改口道,“别看他后来去了南方,成了会计师,小时候可皮实着呢。

有一次,也是为了雨晴那丫头,爬这梧桐树去摘风筝,差点摔下来,把街坊们都吓坏了。”

陈阳惊讶地睁大了眼睛,他很难将茶客口中那个沉稳干练的会计师,与爬树掏鸟窝的顽皮少年联系起来。

但周先生脸上那真切的笑意,又让他不得不信。

“那后来……”陈阳想知道更多。

周先生却摆了摆手,脸上的笑意渐渐敛去,化作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后来啊……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常***。

林家遇到了难处,走得急。

两个孩子……就这么分开了。”

他没有详述那场变故的细节,也没有渲染离别的伤痛,但这简短的几句话,配合着他怅然的神情,却比任何夸张的叙述都更有力量。

陈阳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少年时代被迫戛然而止的无奈与遗憾。

“那他们……现在还有联系吗?”

陈阳追问,心里莫名地希望故事能有一个温暖的后续。

周先生摇了摇头,目光重新投向远方,不再言语。

答案,不言而喻。

阳光正好,将周先生花白的鬓角染上一层淡金。

陈阳没有再打扰这位沉浸回忆的老人。

他默默地调整相机,不再仅仅拍摄石桥的形态,更试图去捕捉它所承载的那份厚重——历史的厚重,以及人间悲欢的厚重。

他拍下周先生凭栏远眺的侧影,拍下桥面上被岁月打磨得光滑如镜的石板,拍下桥洞下幽深的水光……他明白了,这座石桥,不仅仅是连通两岸的建筑,它更像是一部无字的史书,记录着小镇的变迁,也铭刻着一代又一代人,包括林念初和苏雨晴那样少年的,欢笑与泪水。

河水依旧不知疲倦地流向远方,带着阳光的碎金和往事的倒影。

石桥沉默地见证着一切,仿佛在说:所有的故事,它都记得。

只是它从不言说,只留给懂得倾听的人,去细细品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