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地下的秘密
苏晴沉默地驾驶着车辆,城市的流光在她清冷的侧脸上明明灭灭,那双总是锐利的眼眸此刻更像是两口深不见底的寒潭,映照着窗外飞速倒退的街井,也映照着内心翻涌的疑云。
林晓则靠在副驾驶座上,指尖无意识地抠着安全带,脑海中反复回放着赵建国那惊恐扭曲的面容和嘶吼出的“影子”。
“人格覆盖……”林晓喃喃自语,打破了车内的沉寂,“晴晴,这真的可能吗?
像电脑病毒覆盖文件一样,覆盖掉一个人原本的人格?”
“从理论层面分析,并非不可能。”
苏晴的声音平稳,但握紧方向盘的手指出卖了她内心的不平静,“大脑神经突触的连接模式构成了我们的记忆、性格和行为逻辑。
如果能以极高精度进行干预和重塑,理论上可以实现人格层面的修改甚至替换。
赵建国的症状——突发性行为模式切换、语言系统紊乱、对特定***(如‘苏明’、‘影子’)的剧烈反应,都高度符合外部强制干预的特征,而非自然产生的精神分裂或解离障碍。”
她顿了顿,补充道,语气带着一丝冰冷的寒意:“尤其是那个符号。
它出现在我哥哥的私人物品上,又出现在赵建国的工程笔记里。
这绝不是偶然。
它是标记,也可能是……钥匙。”
回到侦探社,清冷的灯光驱散了部分从赵建国家带回的压抑感,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却丝毫未减。
两人没有任何休息的打算,立刻根据现有线索,明确了下一步的调查方向——双线并进。
林晓负责她的“社会侦查”领域。
她打开电脑,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同时几个电话拨了出去。
她的“社牛”属性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之前广告行业积累的人脉、活跃的本地社群以及一些“消息灵通”的朋友,她很快锁定了几个曾与赵建国在同一工程队工作过的工友。
“王哥吗?
哎对对对,是我,林晓……想跟您打听个事儿,就之前负责老城地下管网改造那个项目的赵工,赵建国,您还记得吗?
……对,听说他后来身体不太好了?
……哦?
上上个月那次下井维修之后?
具体是哪天您还记得吗?
当时一起下去的还有谁?
……李工?
李明启工程师?
他后来怎么了?!
……意外身亡?!”
林晓的声音陡然拔高,下意识地看向苏晴。
苏晴立刻抬起头,目光如电。
电话那头还在继续:“……是啊,太突然了,说是在家突发心脏病……唉,赵工也是那次之后就不对劲了,老是疑神疑鬼的,说井下有怪声,有影子……我们都觉得他是被吓到了,加上李工出事,受了***……”挂断电话,林晓深吸一口气,转向苏晴,眼神凝重:“时间点对上了。
赵建国的异常,始于上上个月一次地下管网的紧急维修作业。
当时和他一起下到管道深处的,还有一位叫李明启的工程师。
而就在维修结束后不久,这位李工程师,就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意外身亡……”苏晴轻声重复,眼神冰冷,“过于巧合的‘意外’,往往是精心设计的必然。
李明启……这个名字需要重点标记。”
与此同时,苏晴也开始了她的“科学取证”。
她将从赵建国家悄悄采集的水样(以帮忙检查水质为借口)、以及周姐提供的赵建国日常服用的中药药渣,带回了他临时设在侦探社隔间的简易检验台。
这里摆放着一些基础的检测仪器和试剂——这是她坚持要设置的,为了应对可能需要的紧急初步检验。
她首先对水样进行了快速毒物筛查和离子色谱分析,排除了常见重金属和有毒物质污染的可能。
但当她使用更精密的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一台她通过特殊渠道弄来的二手设备)进行微量物质分析时,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异常的峰值。
苏晴瞳孔微缩,将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几分钟后,她摘下一次性手套,语气带着确认后的凝重:“检测到了。
水样中含有微量的非天然合成神经肽,结构类似己知的神经递质,但进行了修饰,具有更强的受体亲和力和稳定性。
这种物质不属于任何己知药物或合法添加剂。
它能首接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微量摄入,足以造成情绪不稳、认知混乱,并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干预创造条件。”
她拿起那包中药药渣:“成分很普通,安神助眠为主。
问题不在药里,而在每天都要喝的水里。
有人在对赵建国进行长期的、低剂量的化学干预。”
线索逐渐清晰,指向一个隐藏在日常生活之下的阴冷事实——赵建国并非生病,而是被有预谋地、通过化学和未知技术手段,进行着某种改造或控制。
而这一切,似乎都与那次地下维修,以及那位“意外身亡”的李明启工程师有关。
“那个旧城改造项目,”林晓在电脑上调出相关资料,“我查了一下承建方和主要资助方……最大的资金支持,来自于‘吴远山慈善基金会’。”
“吴远山……”苏晴低声念着这个名字。
她对这个名字有印象,是本市著名的企业家、慈善家,经常出现在财经新闻和慈善版块,形象正面,热衷公益,尤其关注医疗和城市基础建设。
就在这时,侦探社的门被轻轻敲响。
两人瞬间警觉,对视一眼。
林晓起身,透过猫眼向外看去——门外站着的是陈默。
他依旧穿着那身略显颓废的宽松亚麻衬衫,下巴上带着青黑的胡茬,手里把玩着那个熟悉的Zippo打火机,眼神似乎有些朦胧,带着些许倦意。
林晓打开门,露出笑容:“陈大哥?
你怎么来了?
真是稀客啊!”
陈默扯了扯嘴角,露出一贯的、略带慵懒的笑容:“路过,看到灯还亮着。
两位美女侦探还在为事业奋斗?
看来生意不错。”
“哪有什么生意,就是点小事情。”
林晓含糊道,侧身让他进来。
陈默走进来,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苏晴那边摆放着检测仪器的角落,以及林晓电脑屏幕上还停留着的关于“吴远山慈善基金会”的页面。
他的眼神微微一凝,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漫不经心的样子。
“是在忙周姐那件事?”
他状似随意地问道,走到沙发边坐下,点燃了一支烟,氤氲的烟雾模糊了他此刻的表情。
苏晴没有回答,只是用那双能穿透人心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
林晓打圆场道:“陈大哥你也知道周姐家的事?”
“这栋楼没什么秘密。”
陈默吐出一口烟圈,语气平淡,“听说她丈夫病得古怪。”
他顿了顿,弹了弹烟灰,视线转向苏晴,语气似乎依旧随意,但眼神深处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苏小姐,有些地方,水太深,贸然蹚进去,容易湿了鞋,甚至……淹死人。”
苏晴终于开口,声音清冷:“比如?”
陈默与她对视,烟雾中,他的目光似乎有某种穿透力:“比如……‘康安诊所’。
我偶尔夜里写作,灵感枯竭时喜欢在附近散步,那地方……晚上进出的人,可不像是去看头疼脑热的。”
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然后目光落在苏晴那张过于平静、却紧握着记录本的手上,声音压低了些,带着一种近乎首白的警告:“还有……你哥哥的案子,水比你想的更深。
有些看似清晰的线索,背后或许藏着完全相反的真相。
官方定论,未必就是全部的……事实。”
说完这句,他掐灭烟头,站起身,又恢复了那副懒洋洋的样子:“行了,不打扰二位女中豪杰了。
早点休息,夜里……风大。”
他摆摆手,径首离开了侦探社,如同来时一样突兀。
门关上,室内重新恢复寂静。
林晓看向苏晴,发现好友的脸色比刚才更加苍白,嘴唇紧抿,握着记录本的手指因为用力而关节发白。
陈默的话,像一颗投入她心湖的巨石。
“康安诊所”?
哥哥的案子“另有隐情”?
他到底知道什么?
他只是一个落魄的小说家吗?
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说出这样指向明确又充满警示的话?
苏晴感觉到,一张无形的大网,似乎正在缓缓收紧。
而网的中心,不仅仅是被“寄生”的赵建国,似乎也笼罩了她自己,笼罩了她追寻多年的哥哥失踪的真相。
她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陈默融入夜色的背影,眼神复杂难明。
地下维修,意外身亡的工程师,水中的神经肽,吴远山的基金会,神秘的康安诊所,还有这个语焉不详、行为古怪的陈默……所有的线索,如同散落的珍珠,而一根名为“苏明”的线,正试图将它们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