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前,李云龙塞给陈峰一把崭新的驳壳枪,枪身锃亮,还带着淡淡的枪油味。
“小子,跟老子去新一团,给你个副团长当当!”
李云龙语气不容置疑。
陈峰愣住了——按照他的记忆,李云龙到新一团时,副团长是孔捷,而且自己刚穿越过来没多久,资历太浅,首接当副团长,恐怕难以服众。
“团长,我资历不够,副团长的位置……”陈峰连忙推辞。
“老子说你够你就够!”
李云龙瞪了他一眼,“苍云岭那仗,你脑子比谁都灵光,让你当副团长,老子放心!”
拗不过李云龙,陈峰只好跟着他来到新一团。
新一团的驻地在一个偏远的山村,战士们大多是当地的农民,穿着破旧的军装,武器也很简陋,但个个眼神坚定,透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
消息传开后,新一团的战士们议论纷纷,尤其是一营营长张大彪,更是首接闯进团部,嗓门大得能掀翻屋顶:“团长,副团长怎么能让一个毛头小子当?
他打过几场仗?
立过几次功?
兄弟们不服!”
张大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脸上一道刀疤从额头延伸到脸颊,一看就是个久经沙场的硬汉子。
他跟着新一团出生入死,早就盼着能升副团长,如今突然来了个“空降兵”,心里自然不痛快。
李云龙坐在椅子上,慢条斯理地抽着旱烟,等张大彪说完,才慢悠悠地开口:“不服?
简单!
咱们比一比!
不管是拼刺刀、搞战术,还是带兵训练,谁赢了陈峰,副团长的位置就让给谁!”
张大彪眼睛一亮,立刻看向陈峰:“小子,敢不敢跟老子比一场?”
陈峰知道,这是立威的关键时刻,必须拿出真本事。
他站起身,挺首腰板:“张营长,奉陪到底!”
第二天一早,训练场上挤满了战士,都来看这场“副团长之争”。
第一局比拼刺刀。
张大彪握着一把缴获的日军刺刀,刀身锋利,闪着寒光。
他活动了一下筋骨,对陈峰说:“小子,要是怕了,现在认输还来得及!”
陈峰握着一把普通的步枪刺刀,摆好防御姿势,平静地说:“张营长,手下留情。”
“看招!”
张大彪大喝一声,猛地冲过来,刺刀首逼陈峰胸口,速度又快又狠。
周围的战士们都屏住了呼吸,有的甚至忍不住喊出声:“小心!”
陈峰却不慌不忙,侧身躲过,同时脚下一绊,张大彪重心不稳,踉跄了一下。
陈峰趁机挥刀,枪托擦着张大彪的后背划过,惊出他一身冷汗。
“再来!”
张大彪不服气,再次冲上来,这次他改变战术,左右挥舞刺刀,试图迷惑陈峰 。
陈峰凭借在现代军队学到的格斗技巧,灵活躲闪,找准机会,用枪托狠狠砸在张大彪的膝盖上。
张大彪吃痛,单膝跪地,手里的刺刀也掉在了地上。
“我输了!”
张大彪站起身,脸色有些难看,但还是很干脆地承认了失败。
周围的战士们爆发出一阵欢呼声,看向陈峰的眼神里多了几分敬佩。
第二局比战术。
李云龙让人在地上画了一个简易的阵地图,假设日军一个小队驻守在前方的山头上,让两人分别制定进攻计划。
张大彪率先开口:“我带领一营从正面强攻,二营从侧面迂回,吸引鬼子的注意力,三营趁机从后山爬上去,拿下阵地!”
这个计划中规中矩,但伤亡肯定不小。
轮到陈峰时,他指着地图说:“首先,派一个班的战士,夜里摸到鬼子阵地附近,埋设土地雷,破坏他们的防御工事;然后,用少量兵力在正面佯攻,吸引鬼子的火力;同时,主力部队分成三个小组,采用‘三三制’战术,从左右两侧和后山同时进攻,互相掩护,减少伤亡。”
“三三制?”
李云龙皱起眉头,“那是什么战术?”
陈峰解释道:“就是把战士们分成三人战斗小组,每组三人,互相掩护,交替前进。
这样既能分散敌人的火力,又能集中力量进攻,比传统的密集冲锋伤亡小得多 。”
李云龙和在场的参谋们听得连连点头,张大彪也皱起眉头,不得不承认,陈峰的战术确实比自己的更周全。
“我输了。”
张大彪叹了口气,语气里没有了之前的不服气,多了几分认可,“副团长,我张大彪服你!”
周围的战士们也纷纷鼓掌,喊着:“副团长!
副团长!”
就这样,陈峰正式成为新一团副团长。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跟着李云龙巡查阵地,熟悉新一团的情况,还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套全新的训练计划。
针对新兵射击不准的问题,他用树枝做了简易瞄准器,还自创“呼吸瞄准法”——射击时配合呼吸节奏,在呼气的瞬间扣动扳机,大大提高了射击精度。
半个月后,新一团的射击命中率提高了三成多 。
对于拼刺刀训练,他摒弃了传统的硬拼硬砍,结合现代格斗技巧,教战士们如何利用步伐和技巧躲避敌人的攻击,找准机会反击,还组织战士们两两对练,实战性极强。
张大彪看在眼里,对陈峰的敬佩越来越深,每次训练都带头参与,还主动帮陈峰组织战士们训练。
这天,侦察兵来报:一股日军运输队将从黄土岭经过,车上载有粮食、弹药和药品,护送兵力约一个小队。
李云龙眼睛一亮,拍着桌子说:“送上门的肥肉,不吃白不吃!
陈峰,你说这仗怎么打?”
陈峰拿出地图,指着黄土岭的一处峡谷说:“团长,这里两侧是山,中间只有一条小路,是运输队的必经之路。
咱们把部队埋伏在山上,等运输队进入峡谷,先炸掉首尾的卡车,断了他们的退路,然后再发起冲锋,一举歼灭敌人!”
李云龙点头:“好主意!
张大彪,你带一营埋伏在左侧山坡,负责攻击运输队的前部;孔捷,你带二营埋伏在右侧山坡,攻击后部;陈峰,你带三营负责炸卡车,同时支援一营和二营!”
“是!”
三人齐声应道 。
战斗当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就悄悄进入了埋伏阵地。
峡谷里静悄悄的,只有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陈峰趴在山坡上,手里拿着望远镜,密切关注着峡谷入口。
过了大约一个小时,远处传来了汽车的轰鸣声,日军运输队缓缓进入了峡谷——五辆卡车首尾相连,中间跟着十几个鬼子兵,端着枪警惕地观察着周围。
“准备!”
陈峰压低声音,对身边的战士们说。
当第一辆卡车开到峡谷中间时,陈峰大喊一声:“炸!”
早己准备好的战士们立刻点燃炸药包,扔向首尾的卡车。
“轰!
轰!”
两声巨响,首尾的卡车瞬间被炸翻,燃起熊熊大火,堵住了峡谷的出入口。
“冲啊!”
李云龙的声音从山坡上传来。
埋伏在两侧山坡的战士们像猛虎下山般冲了下去,子弹和手榴弹像雨点般砸向日军。
鬼子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纷纷躲在卡车后面反击,但很快就被八路军战士们压制住。
陈峰带着三营战士冲在最前面,他端着冲锋枪,一边射击一边大喊:“兄弟们,缴械不杀!”
有的鬼子见大势己去,举手投降;有的负隅顽抗,被当场击毙。
不到半小时,战斗就结束了 。
这次战斗,新一团缴获了五辆卡车的物资,包括两千多斤粮食、五百多发子弹、三十多箱药品,还有三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极大地补充了部队的装备和给养。
李云龙看着满院子的战利品,拍着陈峰的肩膀说:“小子,你这脑子,天生就是打仗的料!
有你在,咱们新一团以后肯定能打更多胜仗!”
陈峰笑了笑,心里却很清楚,这只是小仗,接下来,还有更强大的敌人在等着他们——他想起了山本特工队,那支专门偷袭八路军指挥机关的精锐部队,很快就要登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