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依旧安静,但江屿的心跳声却在耳畔鼓噪,清晰可闻。
他试图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代码上,但那些字符仿佛失去了意义,在屏幕上跳跃,组合成的却是“星火”、“试训”、“夏夜”这些词汇。
他索性合上电脑,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
白炽灯的冷光透过眼皮,留下模糊的光斑。
他知道,自己的平静只是表象,是一种做出决定后短暂的释然。
真正的波澜,在决定之后才会真正掀起。
回到宿舍时己近熄灯。
周帆正戴着耳机看电影,听到开门声,扭头看见是江屿,立刻暂停了视频,摘下一边耳机,投来探询的目光。
那眼神里的意味很明显:有进展了吗?
江屿没说话,只是把手机递过去,屏幕上是那条简短的短信往来。
周帆迅速扫完,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可以!
屿哥!
这就对了!
什么时候通电话?
明天?”
“嗯,等他回复时间。”
江屿放下书包,语气尽量保持平常。
“好好好!
关键时刻到了!”
周帆摩拳擦掌,比自己要去面试还紧张,“到时候开免提!
让我也听听职业战队是怎么忽悠……不是,是怎么招人的!”
他开了个玩笑,随即又正经起来,“不过说真的,听听他们怎么说,重点是战队规划、待遇……还有那个陈教练,听起来像个关键人物。”
江屿点了点头。
周帆虽然平时大大咧咧,但在这种涉及现实考量的事情上,往往能一针见血。
他确实需要听听对方的说辞,不仅仅是关于游戏和梦想,还有更实际的东西。
周六上午,江屿收到了夏夜回复的时间:晚上八点。
一整天,时间都仿佛被拉长了。
江屿照常去图书馆,却效率低下。
他强迫自己完成了一些作业,但思绪总是不自觉地飘向晚上的那通电话。
他甚至在纸上无意识地列出了几个想问的问题:战队的现状、目标、训练安排、对成员的要求……晚上七点五十分,江屿和周帆回到了安静的宿舍。
另一个室友周末回家了,正好提供了私密的空间。
周帆默契地关掉了游戏,宿舍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车流声。
江屿把手机放在书桌中央,屏幕亮着,显示着夏夜的号码。
两人都没说话,一种微妙的紧张感在空气中弥漫。
八点整,手机屏幕亮起,震动声在寂静中格外突兀。
江屿深吸一口气,看了周帆一眼,周帆用力点了点头,做了个“接”的口型。
江屿滑动接听,并按下了免提键。
“喂?
观屿吗?
我是夏夜。”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清朗的男声,比游戏里的语音少了几分激昂,多了些沉稳,但依旧能听出那股熟悉的热情劲儿。
“是我,晚上好。”
江屿的声音尽量平稳。
“晚上好!
没打扰你休息吧?”
夏夜客气了一句,然后立刻切入正题,“这位是我们星火战队的陈教练。
教练,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观屿,江屿。”
另一个略显低沉、带着些沙哑的男声响起,语速不快,但很有力:“江屿同学,你好,我是陈教练。
夏夜回来对你评价很高,说你在野排里展现出了非常出色的大局观和指挥潜力。
冒昧打电话,是想正式邀请你,周末方便的时候来我们基地参观一下,顺便聊聊。”
“陈教练,您好。”
江屿礼貌回应,同时大脑飞速运转,思考着如何回应。
“我们战队的情况,可能夏夜也简单提过,”陈教练继续说道,语气坦诚,“星火是刚成立不久,目前还在招募队员、磨合的阶段。
基地就在浦东,条件比较简陋,但该有的训练设备是齐全的。
我们目标很明确,就是打好基础,争取下半年能打进次级联赛。”
没有夸大其词,没有画不切实际的大饼,这种务实的态度反而让江屿增加了几分好感。
“我理解。”
江屿应道,然后提出了自己准备好的问题,“陈教练,我想了解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参与试训或者后续的训练,大概的时间安排会是怎样的?
因为我还是学生,课业方面需要协调。”
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江屿最大的顾虑之一。
陈教练似乎早有准备:“这个我们充分理解。
学生以学业为重是根本。
目前的训练计划会尽量避开上课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和周末。
如果将来真的能走上职业道路,当然需要更多投入,但那也是后话,前提是学业能妥善安排。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实际情况。”
回答得合情合理,给了江屿足够的空间。
周帆在一旁听着,对江屿竖了竖大拇指,用口型说:“问待遇!”
江屿微微摇头,觉得一开始就问这个有些唐突。
他换了个问题:“那……关于战队现在的成员构成和打法风格,可以简单介绍一下吗?”
这次是夏夜接过了话头,语气明显活泼起来:“我们现在确定的除了我,还有阿凯,就是你上把遇到的‘夜鸦’,他打信息位。
另外还有一个兄弟江晨,玩支援位,人特别稳。
现在就缺一个像你这样的指挥核心!
我们几个风格还挺互补的,我打突击喜欢冲,阿凯心眼多,江晨靠谱,就缺个能把我们拧成一股绳的大脑!
我们都觉得你特合适!”
夏夜的描述生动具体,让“星火战队”的形象在江屿脑中清晰了不少。
一个性格鲜明的突击手,一个精明的信息位,一个沉稳的支援位,确实缺一个调度全局的指挥。
这种需求与他的特长高度契合。
通话持续了大约二十分钟。
陈教练主要负责介绍战队的整体规划和理念,强调团队协作和基础的重要性;夏夜则补充了很多队员之间的细节和他们对未来的憧憬。
整体氛围是真诚而充满希望的,没有压迫感,更像是一次平等的交流。
最后,陈教练再次发出邀请:“江屿同学,电话里说再多也不如亲眼看看。
这周末或者下周末,你看哪天方便,过来坐坐?
就当交个朋友,了解一下《星渊》的另一种玩法。”
江屿握着手机,指尖有些发烫。
他看了一眼周帆,周帆用鼓励的眼神看着他,重重地点了下头。
沉默了几秒钟,江屿听到自己的声音说:“好的,陈教练。
那就……这周日下午吧,我过去看看。”
他给出了一个明确的时间 commitment。
电话那头,夏夜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喜悦:“太好了!
那我等下把基地地址发你微信!
下午两点怎么样?
到了给我电话,我下去接你!”
“可以。”
又客气了几句,通话结束。
宿舍里重新恢复安静,但某种东西己经悄然改变。
周帆长出一口气,用力拍了下江屿的肩膀:“牛逼!
这就约上了!
听起来这陈教练像个实在人,那个夏夜也挺有意思。
去看看!
必须去看看!”
江屿没说话,看着手机上夏夜发来的定位信息——浦东的一个创意园区,距离学校地铁大概一个小时。
那是一个对他来说完全陌生的地方,此刻却仿佛成了一个即将揭晓答案的坐标。
他心中的涟漪,在今晚这通电话之后,己经汇聚成了推动他向前的暗流。
周日下午,他将亲自去往那片未知的“星火”,看看那究竟是一簇即将熄灭的余烬,还是一颗足以燎原的火种。
这一步,终于要迈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