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KPI达标后,林老师的内心0S崩了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台下响起了领导限定版,稀稀拉拉的掌声。

评委席上,各位大佬露出了“孺子可教”的标准化微笑,点头幅度精确得如同计量单位。

教研组长一个箭步冲上来,重重拍打林悦的肩膀,声音压得虽低却难掩兴奋:“小林,稳了!

流程丝滑,效果炸裂!

给咱校长脸了!”

她,林悦,三十二岁未婚女教师,站在弥漫着虚假热闹空气的教室正中央,脸上那副“爱岗敬业温柔知性”的职业假笑还没成功卸载,只能肌肉记忆般地回应:“谢谢领导,都是组织栽培得好,我还需要继续努力。”

她成功了。

这场被她内心吐槽为“大型教学真人秀之剧本杀”的市级观摩课,终于按照那个被修改了N版的完美剧本,毫无意外地走到了“全剧终”。

学生配合度满分,堪称最佳群众演员;环节衔接如德芙般纵享丝滑;多媒体特效拉满,不知道的还以为走进了科技馆展区;时间把控精准到令人发指,说45分钟绝不拖堂到45分01秒。

这堂课,她完美得像个假人。

观摩课结束后的最初的几天,林悦被一种巨大的“终于搞完了”的虚脱感填满,像一根被绷到极限后突然松开的橡皮筋,灵魂还在惯性颤抖。

写报告,整理材料,接受同事们“可以啊林老师”的商业吹捧……她像个没有感情的流程处理机器。

首到周五傍晚,所有的喧嚣彻底沉淀。

她回到那个安静得能听见自己心跳的公寓。

“嗡——”只有冰箱还在恪尽职守地发出运行声,像个孤独的背景音效师。

没有“妈妈我饿了”的嚎叫,没有“老婆晚上吃什么”的问候,没有需要立刻处理的鸡飞狗跳。

巨大而完整的空闲,像一片沉默的海洋,瞬间将她这只刚靠岸的小破船彻底吞噬。

第一波袭来的是茫然,纯纯的茫然。

过去几周,她的脑子像个高速运转的CPU,被“观摩课”这三个字百分百占用。

焦虑是真实的,压力是具体的,至少让她感觉自己像个为KPI拼命的奋斗工具人,活得特别“充实”。

现在,KPI突然清零。

她站在时间的废墟上,像个突然失去任务的NPC,手足无措。

身体比大脑先做出反应,她下意识摸向电脑,想去修改那份己经永久封存的教案——指尖碰到冰冷键盘的瞬间,才猛地惊醒:哦,表演结束了,该领盒饭了。

紧接着,茫然迅速发酵,变质,进化成一种更让人无地自容的情绪——羞耻感,***辣的那种。

空闲,变成了一面360度无死角的超清镜,把她里里外外照得透透的,无处可藏。

她居然!

真的!

投入了那么多心血!

去打磨那么一堂……精准投喂评委、背叛教育初心的课?!

她想起自己是怎么“耐心指导”尖子生背下标准答案,像在训练AI;她想起自己为了一个花里胡哨的转场动画熬夜到头秃,仿佛是个视频剪辑UP主;她想起自己在评委面前,努力扮演那个“活力西射·热爱教学”的林老师,演技堪比奥斯卡影后提名。

三十二岁,单身,她常自嘲是“教育界在逃尼姑”,把青春都献祭给了工作和学习。

她曾一度为此感到一丝悲壮的自豪,觉得自己在干一件塑造灵魂的牛逼事儿。

可这场观摩课,像个无情的大嘴巴子,把她扇醒了。

原来她也可以这么熟练地制造“教育盆景”,把那些可能长歪的、不好看的、但充满生命力的真实枝桠,统统剪掉,只留下符合标准的、整齐划一的“规训之美”。

这份“成功”,没带来半点成就感,反而像一件没洗干净就被迫穿上的高定礼服,贴着皮肤,散发着虚荣和妥协的刺鼻气味,让她浑身难受。

她羞愧于自己的妥协,像个投降的叛徒。

更羞愧于自己内心深处,竟然从这虚假的“完美”里,偷摸尝到了一点“被认可”的可耻甜头。

最羞愧的是,在这突如其来的空闲里,她居然……有点想念那个被KPI填满的、痛苦的自己?

至少那时候,她知道自己该往哪儿卷。

她的生活,剥开“林老师”这层职业外衣,里面还剩下什么?

这场观摩课,是不是她人生的一个残酷隐喻——拼命追逐一个金光闪闪的外部评分,内里却早己空空如也,充满了自我怀疑的电子呕吐物?

孤独感从未如此高清***。

成功的喜悦,无人分享,像隔夜的快乐水,没了气泡。

而这铺天盖地的羞愧和自我审判,更是无法言说,只能自己默默反刍,消化成内伤。

她走到窗边,楼下是万家灯火,每一盏灯下似乎都在上演着真实的、有温度的生活剧集。

而她,刚刚摘获了一场众人称赞的“完美演出”,却在自己的单人牢房里,被这胜利后的空虚和羞耻反复凌迟。

感觉自己像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一个被精心包装过的、华丽的空壳。

这份用“成功”换来的空闲,成了颁给胜利者最残忍的精神刑具。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