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病房遇奶奶,家常暖人心
保温桶里是给王秀兰炖的乌鸡汤,布袋子里装着两样特别的东西 —— 昨晚跟老伴李建国一起做的无糖蒸糕,还有一玻璃罐自己腌的萝卜干。
这是她特意为顾晏辞奶奶准备的,昨天听说老人有高血压,又不爱吃医院的清淡饭菜,便想着带点家常味的吃食,说不定能合老人胃口。
“你说这蒸糕,顾奶奶能爱吃不?”
刘光一边走,一边在心里问 007。
她这辈子没跟什么 “大人物” 打交道,虽然顾晏辞看着亲和,但他奶奶毕竟是养出总裁的人,保不齐讲究多。
宿主放心!
您亲手做的肯定比外面买的有心意!
系统检测到顾奶奶平时就喜欢吃家常点心,您这蒸糕肯定合她口味!
007 的声音带着笃定,而且昨天顾总好感度涨到 30 分了,今天要是跟顾奶奶处好关系,好感度说不定能涨更多!
刘光笑了笑,没再纠结。
她这人做事向来实在,成不成的,心意到了就行。
到了医院三楼,刘光先拐进王秀兰的病房。
王秀兰正靠在床头看报纸,见她进来,赶紧放下报纸:“光姐,你可来了!
我跟你说,我今天腿好多了,医生说再养半个月就能出院了!”
“这就好!”
刘光把乌鸡汤倒进碗里,递过去,“快趁热喝,补补身子。
我特意加了点当归,不苦,你尝尝。”
王秀兰喝了一口,眼睛亮了:“真香!
比医院食堂的汤好喝多了。
对了光姐,昨天送我们回来的那小伙子,你今天没遇到?”
“还没呢,我一会儿打算去看看他奶奶,昨天答应替他问好的。”
刘光一边帮王秀兰整理被子,一边说,“我带了点自己做的蒸糕,给老人家尝尝。”
王秀兰点点头:“应该的!
那小伙子人好,他奶奶肯定也和善。
你去吧,我这儿没事,正好再看看报纸。”
刘光应着,拎起布袋子往西楼走。
西楼是高级病房区,比三楼安静不少,走廊里铺着地毯,脚步声都轻了许多。
她照着昨天顾晏辞说的,找到 402 病房,刚想敲门,就听见里面传来轻微的咳嗽声。
“进来吧。”
一个略带沙哑的女声响起。
刘光推开门,病房里很宽敞,靠窗的病床上躺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戴着老花镜,手里拿着个毛线团,看样子是在织毛衣。
床头柜上放着个平板电脑,正播放着戏曲,应该就是顾晏辞的奶奶。
“奶奶您好,我是刘光,昨天跟顾晏辞在楼下碰到过,过来看看您。”
刘光走到床边,把布袋子放在床头柜上,语气尽量温和。
顾奶奶放下毛线团,抬眼打量着刘光。
老人眼神很亮,带着点审视的意味 —— 这些年想借着她接近顾晏辞的人不少,有送补品的,有说要陪她聊天的,没一个是真心的。
眼前这老太太穿着普通的棉布衬衫,手里拎着个旧布袋子,看着倒不像那些趋炎附势的人,但也不能掉以轻心。
“你是晏辞的朋友?”
顾奶奶语气平淡,听不出情绪。
“不算朋友,就是偶然遇到,昨天他帮了我点忙,我来道谢,顺便看看您。”
刘光没说系统的事,也没夸大关系,如实回答,“我听说您有高血压,特意做了点无糖蒸糕,还有我自己腌的萝卜干,配粥吃挺爽口的,您要是不嫌弃,就尝尝。”
顾奶奶瞥了眼布袋子里的玻璃罐和油纸包,没立刻接话,反而问:“你认识晏辞多久了?
在哪儿认识的?”
刘光知道老人是有戒心,也不生气,笑着说:“就昨天在早市认识的,我去买早点,他车挡着路了,我跟他说了两句,后来又在医院碰到,他帮我解决了护工的事。
说起来,我还送了他两根油条呢,他说好吃,让我下次再带。”
这话一出口,顾奶奶眼里的审视少了点。
她知道顾晏辞的脾气,从小就挑剔,外面的路边摊碰都不碰,居然会吃一个陌生老太太送的油条,还主动要下次带,这可新鲜了。
“你还会做蒸糕?”
顾奶奶指了指油纸包,语气缓和了点。
“会点家常的,我老伴爱吃,我经常做。”
刘光打开油纸包,里面是切成小块的米白色蒸糕,透着淡淡的米香,“这是用小米面和玉米面做的,没放糖,您尝尝,软和,好消化。”
顾奶奶拿起一块,放在嘴里咬了一小口。
蒸糕入口软糯,带着粮食本身的香甜,比家里阿姨做的精致点心更对胃口。
她点了点头:“嗯,味道不错,比外面买的强。”
宿主!
顾奶奶对您的好感度很高哦!
顾总的好感度好像也在涨,现在 35 分了!
007 的声音悄悄响起。
刘光心里松了口气,笑着说:“您爱吃就好,我下次再来给您带点别的,比如我做的酱菜,配粥也好吃。”
“不用麻烦了,你也挺忙的。”
顾奶奶嘴上这么说,手里却又拿起一块蒸糕,显然是真喜欢。
两人正聊着,病房门被推开了。
顾晏辞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保温桶,看到刘光,愣了一下,随即嘴角勾起笑意:“阿姨,您怎么在这儿?”
“我来看王秀兰,顺便过来给奶奶问个好,带了点自己做的蒸糕,奶奶说好吃。”
刘光指了指油纸包。
顾晏辞看向奶奶,顾奶奶难得露出点笑容:“是挺好吃的,比你让张阿姨做的强。”
顾晏辞挑了挑眉,他让家里阿姨做过好几次蒸糕,奶奶都没吃几口,没想到刘光做的居然合她胃口。
他把保温桶放在桌上:“我给您带了小米粥,正好配刘阿姨的萝卜干。”
刘光赶紧打开玻璃罐,里面的萝卜干切成细条,颜色金黄,透着股酱香。
她盛了点放在小碟子里:“这萝卜干我腌了半个月,不咸,配粥正好。”
顾晏辞给奶奶盛了碗小米粥,递过去。
顾奶奶就着萝卜干喝了两口粥,满意地点点头:“不错不错,今天这早饭吃得香。”
看着奶奶难得有好胃口,顾晏辞心里也高兴。
他看向刘光,眼神里满是感激:“谢谢您啊阿姨,我奶奶好久没这么好好吃饭了。”
“谢什么,就是点家常东西。”
刘光摆摆手,“我看奶奶精神挺好的,就是得多吃点有营养的,心情也得放松。”
“可不是嘛,她就是操心太多。”
顾晏辞无奈地说,“天天担心公司的事,又担心我没人照顾,瞎琢磨。”
顾奶奶瞪了他一眼:“我不操心你操心谁?
你都快三十了,连个对象都没有,家里就你一个,我能不担心吗?”
这话一出,病房里的气氛有点微妙。
顾晏辞皱了皱眉,刚想说话,刘光却先开口了:“奶奶,您别着急。
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想法,晏辞这么优秀,肯定能找到合适的。
再说了,感情这事儿急不来,得看缘分。”
“缘分缘分,我都等了多少年了。”
顾奶奶叹了口气,“以前他忙学业,后来忙工作,现在倒好,身边连个亲近的人都没有。
上次那个张总家的闺女,人挺好的,他倒好,见了一面就不联系了。”
刘光看了眼顾晏辞,他正皱着眉,显然不想提这事。
她赶紧打圆场:“奶奶,您别生气。
晏辞心里有数,他这么稳重,肯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您啊,现在最重要的是养好身体,等身体好了,说不定就能抱重孙子了。”
这话逗得顾奶奶笑了:“借你吉言!
我也盼着这一天呢。”
顾晏辞感激地看了刘光一眼,要是换了别人,说不定会顺着奶奶的话劝他找对象,只有刘光会先安抚奶奶的情绪,还帮他解围。
宿主!
顾总的好感度涨到 40 分了!
您太会说话了!
007 兴奋地说。
刘光没理会 007,继续跟顾奶奶聊天。
她说起自己的退休生活,早上逛早市,中午跟老伴下棋,晚上去广场跳广场舞,偶尔还去社区做志愿者。
顾奶奶听得津津有味,时不时插两句嘴,说起自己年轻时候的事,两人越聊越投机。
“我年轻的时候也爱逛早市,那时候早市的菜新鲜,还便宜。”
顾奶奶回忆道,“后来身体不好,就没去过了,现在听你一说,倒想再去看看。”
“等您身体好了,我陪您去!”
刘光笑着说,“早市还有卖手工鞋垫的,针脚又密又舒服,我给我老伴买了好几双,您要是喜欢,我也给您买两双。”
“好啊好啊!”
顾奶奶高兴地答应,“我就喜欢那种手工做的,比商场买的舒服。”
顾晏辞坐在旁边,看着两人聊得热火朝天,心里暖暖的。
他从小跟奶奶最亲,可长大后忙着工作,陪奶奶的时间越来越少,奶奶总是一个人在家,虽然有阿姨照顾,却没人跟她聊这些家常话。
刘光的出现,好像给奶奶的生活带来了点不一样的色彩。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刘光起身准备走:“奶奶,晏辞,我该回去了,秀兰那边还得有人照看。”
顾奶奶赶紧拉住她:“别急着走啊,中午就在这儿吃吧,让晏辞去楼下餐厅买点菜,咱们一起吃。”
“不用了奶奶,我回家吃就行,老伴还等着我呢。”
刘光笑着推辞。
顾晏辞也开口:“阿姨,就在这儿吃吧,我己经让秘书订好餐了,都是清淡的菜,适合您和奶奶吃。”
刘光还想推辞,顾奶奶却拉着她的手不放:“就留下吧,陪我多说说话,我一个人在这儿也闷得慌。”
看着老人期盼的眼神,刘光实在不忍心拒绝,只好点头:“那行,我就留下陪您吃顿饭。”
顾奶奶高兴地笑了,顾晏辞赶紧给秘书打电话,让他把订好的餐送上来。
没过多久,秘书就拎着几个餐盒来了,里面有清蒸鲈鱼、虾仁滑蛋、清炒时蔬,还有一碗冬瓜丸子汤,都是清淡又有营养的菜。
顾晏辞给奶奶和刘光各盛了碗汤,又夹了块鲈鱼:“奶奶,阿姨,你们尝尝这鲈鱼,挺新鲜的。”
刘光尝了口鲈鱼,鲜嫩可口,没什么腥味,确实不错。
顾奶奶也吃得很开心,一边吃一边跟刘光聊家常,说起顾晏辞小时候的趣事,比如小时候偷偷爬树掏鸟窝,结果摔下来磕破了膝盖,哭着找她要糖吃。
顾晏辞听着奶奶说自己小时候的糗事,有点不好意思,耳根都红了:“奶奶,您怎么什么都跟阿姨说。”
“怎么不能说?”
顾奶奶笑着说,“让刘阿姨也知道知道,你小时候多调皮。”
刘光看着顾晏辞不好意思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 原来这高冷的总裁,小时候也这么淘气。
吃完饭,刘光帮着收拾了餐盒,又陪顾奶奶聊了会儿天,才起身准备走。
顾奶奶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松开:“刘光啊,你以后有空常来看看我,跟我聊聊天。”
“好,我一定常来。”
刘光点点头,“您好好休息,别操心太多,有事就给我打电话,我名片放您这儿了。”
顾奶奶赶紧把刘光的名片收起来,小心翼翼地放进枕头底下:“好,我记住了。”
顾晏辞送刘光下楼,走到医院门口,他从车里拿出一个袋子:“阿姨,这是我给您和叔叔买的一点东西,您拿着。”
刘光打开一看,里面是两盒保健品和一袋水果。
她赶紧推辞:“你这孩子,怎么还买东西?
我不能要。”
“阿姨,您就拿着吧。”
顾晏辞把袋子塞到她手里,“您帮了我这么多,还陪我奶奶聊天,让她这么开心,这点东西不算什么。
而且这保健品是给叔叔买的,对身体好。”
刘光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实在不忍心再推辞,只好收下:“那行,我替我老伴谢谢你。
下次可别买了,太破费了。”
“没事,应该的。”
顾晏辞笑了笑,“阿姨,我送您回家吧。”
“不用了,我自己坐三轮车回去就行,挺近的。”
刘光说。
“没事,我正好顺路。”
顾晏辞打开车门,“阿姨,您上车吧。”
刘光没办法,只好上了车。
车里很宽敞,座椅也舒服。
顾晏辞发动车子,慢慢往刘光家的方向开。
“阿姨,谢谢您今天陪我奶奶。”
顾晏辞一边开车,一边说,“我奶奶很久没这么开心了。”
“不用谢,奶奶人挺好的,就是有点孤单。”
刘光说,“你平时多抽点时间陪陪她,老人年纪大了,就盼着儿女在身边。”
“我知道,就是工作太忙了。”
顾晏辞叹了口气,“以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她的,说不定周末还能陪她去早市逛逛,就像您说的那样。”
“那挺好的,奶奶肯定高兴。”
刘光点点头。
车子很快就到了刘光家小区门口。
刘光下车,对顾晏辞说:“谢谢你送我回来,东西我收下了,下次有空来家里吃饭,我给你做我最拿手的红烧肉。”
“好啊,那我可就等着了。”
顾晏辞笑着说,“阿姨,您上去吧,注意安全。”
刘光点点头,拎着袋子往小区里走。
走到楼道口,她回头看了一眼,顾晏辞还在车里看着她,见她回头,挥了挥手。
刘光也挥了挥手,转身进了楼道。
回到家,李建国正在客厅看电视。
看到刘光回来,还拎着个袋子,赶紧迎上来:“怎么才回来?
这袋子里是什么?”
“去看了顾晏辞的奶奶,聊得忘了时间,顾晏辞送我回来的,还买了点保健品和水果。”
刘光把袋子递给李建国,“这保健品是给你的,对身体好。”
李建国打开袋子,看到保健品,皱了皱眉:“你怎么能让人家买东西?
多不好意思。”
“我推辞了,可他非要送,说谢谢我陪他奶奶聊天。”
刘光坐在沙发上,喝了口水,“顾奶奶人挺好的,就是有点孤单,晏辞工作忙,陪她时间少。
我跟她说好了,以后常去看看她。”
李建国点点头:“应该的,那小伙子人不错,奶奶也和善,多走动走动也好。”
刘光笑了笑,想起今天在病房里的事,心里暖暖的。
她拿起手机,看了眼顾晏辞的名片,把号码存进手机里 —— 以后要是顾奶奶有什么事,也能及时联系。
宿主!
今天收获满满啊!
顾总的好感度涨到 45 分了!
顾奶奶对您的好感度也特别高!
007 的声音响起,照这样下去,很快就能完成初步任务了!
“完成任务是次要的,能跟顾奶奶、晏辞处好关系,才是真的。”
刘光在心里说。
她现在己经不把攻略顾晏辞当成任务了,而是真心想跟这祖孙俩做朋友。
第二天早上,刘光又去了早市。
这次她不仅买了油条,还买了点新鲜的小米和玉米面,准备再给顾奶奶做蒸糕。
路过手工鞋垫摊,她想起答应顾奶奶的事,挑了两双蓝色的,针脚又密又整齐,应该合顾奶奶的脚。
到了医院,刘光先去看王秀兰,把油条递给她:“刚买的,还热乎着呢,你尝尝。”
王秀兰咬了一口,笑着说:“真香!
光姐,你昨天跟顾奶奶聊得怎么样?”
“挺好的,顾奶奶人不错,就是有点孤单,我跟她说好了,常去看看她。”
刘光说,“我带了点小米和玉米面,一会儿给她做蒸糕。”
王秀兰点点头:“应该的,那老太太肯定喜欢你做的。”
刘光陪王秀兰聊了会儿天,拎着东西往西楼走。
刚到 402 病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顾奶奶的笑声。
她推开门,看到顾晏辞也在,正陪着奶奶说话。
“阿姨,您来了!”
顾晏辞看到刘光,笑着起身。
“奶奶,我给您带了手工鞋垫,您看看合不合脚。”
刘光把鞋垫递给顾奶奶,“还带了点小米和玉米面,一会儿给您做蒸糕。”
顾奶奶拿起鞋垫,摸了摸,满意地点点头:“真舒服!
比我以前买的好多了。
蒸糕就不用麻烦了,你昨天刚做过。”
“不麻烦,我在家也没事,做蒸糕就当打发时间了。”
刘光笑着说,“医院有厨房吧?
我去那边做,很快就好。”
顾晏辞赶紧说:“阿姨,我让秘书去厨房准备,您跟奶奶在这儿等着就行。”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正好熟悉熟悉环境。”
刘光拎着东西,往厨房走。
医院的厨房很干净,有专门的操作台。
刘光拿出小米和玉米面,按照比例混合,加了点酵母,用温水和面,放在一边发酵。
等发酵的功夫,她又洗了点红枣,去核切成小块,准备加到蒸糕里,这样更香甜。
顾晏辞不放心,也跟着来了厨房。
看到刘光熟练地和面,动作有条不紊,忍不住说:“阿姨,您真厉害,什么都会做。”
“都是家常活,做了一辈子了,早就熟练了。”
刘光笑着说,“你小时候,你奶奶没给你做过蒸糕吗?”
“做过,不过没您做的好吃。”
顾晏辞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蒸糕,有点怀念,“那时候奶奶工作忙,很少做,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
“以后想吃了,就跟我说,我给你做。”
刘光说,“不过你得少吃点,你工作忙,肠胃可能不好,甜食吃多了不舒服。”
顾晏辞点点头:“知道了阿姨,我会注意的。”
看着刘光忙碌的背影,顾晏辞心里暖暖的。
他从小就没了父母,是奶奶一手带大的,虽然奶奶很疼他,但总是缺少点母亲的关怀。
刘光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就像小时候邻居家的阿姨,总是会把刚做好的点心给他留一份。
蒸糕很快就做好了,热气腾腾的,透着红枣的香甜。
刘光把蒸糕切成小块,装在盘子里,端到病房。
顾奶奶尝了一口,眼睛亮了:“比昨天的还好吃!
加了红枣,更香甜了。”
“您喜欢就好,我下次再给您做别的口味的,比如南瓜的、紫薯的,都挺有营养的。”
刘光笑着说。
“好啊好啊!”
顾奶奶高兴地答应。
就在这时,病房门被推开了。
一个穿着时尚的女人走了进来,手里拎着个精致的果篮。
看到病房里的刘光,愣了一下,随即笑着说:“奶奶,我来看您了。
这位是?”
顾奶奶看了女人一眼,语气平淡:“是晏辞的朋友,刘光。
这位是张总的女儿,张雅。”
刘光心里明白了,这应该就是顾奶奶昨天说的,跟顾晏辞相亲的那个女人。
她站起身,笑着说:“你好,我是刘光。”
张雅上下打量了刘光一番,见她穿着普通,不像是什么大人物,眼里闪过一丝不屑,但还是笑着说:“你好,我是张雅。
奶奶,这是我给您买的进口水果,您尝尝。”
顾奶奶没接果篮,只是点了点头:“放那儿吧。”
张雅把果篮放在床头柜上,目光落在顾晏辞身上,笑着说:“晏辞,我听说你今天来医院了,特意过来看看你和奶奶。
晚上有空吗?
我订了西餐厅,咱们一起吃饭。”
顾晏辞皱了皱眉,语气冷淡:“不了,晚上我还有工作。”
张雅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自然:“那好吧,等你有空再说。
奶奶,我还有事,先走了,下次再来看您。”
顾奶奶 “嗯” 了一声,没再说话。
张雅看了刘光一眼,转身离开了病房。
张雅走后,病房里安静了一会儿。
顾奶奶叹了口气:“这张雅,人是不错,就是太功利了,眼里只有晏辞的钱和地位,不是真心对晏辞好。”
刘光点点头:“感情这事儿,得看人品,不能只看条件。
晏辞这么优秀,肯定能找到真心对他好的。”
顾晏辞看着刘光,心里很感激。
在别人都看重他的身份和财富时,只有刘光关心他是否能找到真心对他好的人。
宿主!
顾总的好感度涨到 50 分了!
马上就要到 60 分了!
007 兴奋地说。
刘光没理会 007,继续跟顾奶奶聊天。
她知道,好感度涨不涨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跟这祖孙俩处好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中午的时候,刘光又陪顾奶奶吃了饭,才准备回家。
顾晏辞送她下楼,走到医院门口,他犹豫了一下,说:“阿姨,周末有空吗?
我想带奶奶去早市逛逛,您能一起去吗?
奶奶说想跟您一起去。”
刘光笑着点头:“好啊,没问题!
周末早上我在早市入口等你们。”
“太好了!”
顾晏辞高兴地说,“到时候我来接您。”
“不用,我自己去就行,挺近的。”
刘光说。
“没事,我顺路。”
顾晏辞坚持道。
刘光没办法,只好答应:“那行,麻烦你了。”
“不麻烦。”
顾晏辞笑了笑。
刘光转身往家走,心里充满了期待。
她想起周末要跟顾奶奶、晏辞一起逛早市,就觉得开心 —— 这退休生活,真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回到家,刘光把周末要跟顾奶奶、晏辞逛早市的事跟李建国说了。
李建国笑着说:“挺好的,多跟他们走动走动,你也能多个人说话。”
刘光点点头,走进厨房,开始准备晚饭。
她想起顾晏辞喜欢吃红烧肉,决定周末逛早市的时候买块好肉,做给他和顾奶奶尝尝 —— 毕竟,朋友之间,就得互相惦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