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补习功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斑驳地洒在陈书瑶的书桌上。

那一束束细碎的光线,像是被揉碎的金子,星星点点地落在书本和文具上。

她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试图集中精神完成昨晚未完成的数学作业。

然而,一阵突如其来的咳嗽像是不受控制的风暴,猛地在她的胸腔中爆发出来。

她用手捂住嘴巴,努力想要压制住这阵咳嗽,但身体却不由自主地颤抖着。

好不容易平息了咳嗽,她感到一阵眩晕,脑袋像是被一团厚重的云雾笼罩着,思维变得迟钝而混乱。

她伸手拿过体温计,将其夹在腋下,等待的那几分钟里,心中满是不安和忐忑。

当她拿出体温计,看到上面的数字显示着 38.5 度时,心中顿时一沉。

“书瑶,你今天看起来不太好,要不请个假吧。”

母亲担忧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那声音中充满了关切和心疼,仿佛是春日里最柔软的风,轻轻拂过陈书瑶的心田,让她心中感到一阵温暖。

母亲快步走到陈书瑶的身边,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她的额头,眼神中满是忧虑。

“孩子,你瞧瞧你的脸色,苍白得没有一点血色,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

母亲的声音微微颤抖,带着浓浓的焦虑。

陈书瑶抬起头,看着母亲那写满担忧的脸庞,心中不禁涌起一阵感动。

但同时,她的内心也有些纠结。

她知道自己身体的确很不舒服,脑袋昏昏沉沉的,全身都没有力气。

可是,她又想到今天有重要的课程,尤其是数学课,那是她一首想要努力学好的科目,如果请假,就会错过很多知识点。

“妈妈,我……”陈书瑶欲言又止,她咬了咬嘴唇,试图强打起精神,“我不想落下课程,我再坚持坚持。”

母亲皱了皱眉头,轻轻叹了口气,“傻孩子,身体是最重要的。

你这样硬撑着去学校,也没办法好好学习啊。

而且万一病情加重了,怎么办?”

母亲的话语中充满了疼惜和无奈。

陈书瑶低下头,心里十分矛盾。

她一方面不想让母亲担心,另一方面又不想耽误学习。

沉默了片刻,她还是觉得身体的不适让她难以承受,最终点了点头,“妈妈,那我请假。”

母亲这才松了一口气,赶忙为她准备休息的地方。

母亲立刻为她准备好了床铺,动作迅速而熟练。

她轻柔地铺上干净的床单,仔细地将枕头摆放好,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完成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然后,母亲扶着陈书瑶,让她缓缓躺下休息,还细心地为她盖上了温暖的被子。

接着,母亲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就给她端来了一杯热气腾腾的热水和摆放整齐的药。

她坐在床边,轻声对陈书瑶说:“孩子,先把药吃了,好好睡一觉,醒来就会好一些。”

母亲的眼神中充满了关切和期待。

陈书瑶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心中满是无奈和失落。

天花板上那淡淡的水渍和细微的裂缝,此时在她的眼中仿佛被无限放大,就像她此刻失落的心情。

她多希望自己能像往常一样充满活力地去学校,而不是这样病恹恹地躺在床上。

她闭上眼睛,想要睡去,却总是被咳嗽和身体的燥热所打扰。

每一次咳嗽都像是一阵风暴在身体里肆虐,让她的喉咙生疼,胸口发闷。

身体里的燥热则如同燃烧的火焰,使她难以安宁。

她翻来覆去,试图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可无论怎么调整,都无法摆脱这种不适。

陈书瑶的眉头紧紧皱着,心里默默祈祷着自己能快点好起来。

教室里,董萧然看着陈书瑶空荡荡的座位,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焦虑。

那空空的座位就像是一幅未完成的画,突兀地存在于他的视野中,让他觉得整个画面都失去了平衡和和谐。

原本熟悉的场景因为少了陈书瑶的身影,仿佛缺失了一块重要的拼图,让他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别扭。

他知道陈书瑶最近身体不好,但没想到她会缺席。

在他的印象里,陈书瑶一首是个坚强且努力的女孩,即使生病也会尽量坚持来上课。

此刻她的空位,让董萧然意识到她的病情或许比想象中更严重,这种认知让他的心不由得揪了起来。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陈书瑶的课桌上,那里摆放着一本未合上的数学书和几张散落的笔记。

那本数学书上密密麻麻地写着一些笔记和算式,有的地方字迹工整,有的地方则略显潦草,不同颜色的笔做的标记,显示出她对知识点的不同理解和重视程度。

看得出陈书瑶在学习上的认真和努力,每一个符号、每一个算式都像是她用心留下的足迹。

而那几张散落的笔记上,字迹有些潦草,甚至有些笔画因为匆忙而显得歪歪扭扭,仿佛记录着她在解题时的急切和困惑。

董萧然轻轻地拿起其中一张笔记,仔细地看着上面的内容,那些反复涂改的痕迹和旁边问号,都让他仿佛看到了陈书瑶苦思冥想的模样。

心中对陈书瑶的担忧又增添了几分,他不禁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陈书瑶能快点好起来,早日回到他们熟悉的课堂。

董萧然是班上当之无愧的学霸,他的成绩在班级里总是名列前茅,是众多同学羡慕和追赶的对象。

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对他来说仿佛是一场轻松自如的游戏,他总能轻松解决那些复杂得让大多数同学望而生畏的题目。

在课堂上,每当老师开始讲解新的知识点,他总是能够迅速理解老师的讲解,思维敏捷得如同闪电。

他不仅能够快速吸收新知识,还能举一反三,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做出漂亮的解答。

正因如此,老师常常让他上台为同学们讲解难题。

而他每次都胸有成竹地走上讲台,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清晰的步骤和关键的思路。

他的讲解方式生动有趣,条理清晰,总是能够讲得清晰透彻,让原本困惑不己的大家恍然大悟,犹如在黑暗中找到了明亮的灯塔。

他记得陈书瑶曾在数学课上显得有些吃力。

每当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难题,陈书瑶总是低头苦思,眉头紧锁,那紧蹙的眉头仿佛承载着她对知识的渴望和解题的艰难。

每当老师提问时,她的眼神中总是充满了紧张和不确定,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有时候她会小心翼翼地举起手,回答问题的声音也很小,仿佛害怕自己的答案是错误的。

但董萧然能感觉到她的努力和渴望进步的心,那是一种默默的坚持和不懈的追求,让他在心里对陈书瑶多了一份关注和欣赏。

“她会不会落下很多课程?”

董萧然心中暗自担忧。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陈书瑶往日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的模样,想到她如今因病缺席,他的心就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

他想象着陈书瑶回到学校后,面对那些错过的知识点时的迷茫和无助,她可能会在课后独自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弥补,可能会因为弄不懂某些难题而感到沮丧。

董萧然越想越觉得心疼,心中愈发坚定了要帮助她的想法。

第二天,陈书瑶勉强回到了学校,她的脸色依旧苍白,像是被一层薄霜覆盖着,没有了往日的红润和光彩。

原本充满活力的面庞此刻显得十分憔悴,那原本明亮有神的眼睛也失去了不少光芒。

但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坚定,努力想要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些。

她的步伐略显沉重,每走一步仿佛都需要耗费很大的力气,然而她的脊背却挺得笔首,仿佛在向病魔宣告自己的不屈。

走进教室的那一刻,她轻轻地对同学们微笑示意,尽管那笑容有些虚弱,却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她的坚强和勇气。

董萧然看到这样的陈书瑶,心中对她的怜惜又增添了几分,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要帮助她尽快跟上课程进度的决心课间,教室里充满了同学们的欢声笑语,而董萧然的内心却无比紧张。

他终于鼓起勇气,转向陈书瑶。

此时,他的心跳得很快,像是在胸膛里敲打着一面急促的鼓,每一下都震得他身体微微颤抖。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让自己平静下来,可那口气仿佛卡在了喉咙里。

终于,他轻声说:“书瑶,你昨天没来,数学课上讲了很多重要的内容,你需要我帮你补习吗?”

他的声音有些颤抖,仿佛风中的落叶,带着难以掩饰的不安。

说出这句话时,他觉得自己的喉咙都变得干涩起来,眼神中充满了期待和不安,紧紧地盯着陈书瑶,仿佛她的回答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陈书瑶原本正低头整理着书本,听到董萧然的话,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那一瞬间,她仿佛看到了一道希望的光,照亮了她因为缺课而有些阴霾的心情。

随即,惊讶被感激所取代,她的眼睛里闪烁着泪花,那泪花在阳光下折射出晶莹的光芒。

声音略带沙哑地说:“谢谢你,萧然,那真是太好了。”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激动和欣喜,那是在困境中突然看到援手时的感动。

陈书瑶的目光与董萧然交汇,那里面有信任,有对未来学习的期待,也有对董萧然这份善意的深深感激。

放学后,同学们都匆匆离开了学校,两人留在了空荡荡的教室里。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户洒在地面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

那温暖的光线像是一层薄薄的金纱,轻柔地覆盖在课桌椅上。

教室里安静得只能听到他们的呼吸声和董萧然讲解题目的声音,这种安静仿佛将他们与外界的喧嚣完全隔绝开来。

董萧然拿出笔记本,那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他精心准备的笔记和思路。

他开始耐心地为陈书瑶讲解昨天错过的知识点,声音平静而清晰,犹如山间清澈的溪流,缓缓流淌。

每一个细节他都讲解得非常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让陈书瑶产生疑惑的地方。

他在黑板上写下公式和例题,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吱吱”的声响,仿佛是知识在悄悄蔓延的声音。

一边讲解一边回头看陈书瑶的反应,目光中充满了关切和专注。

当看到陈书瑶微微皱眉时,他会放慢速度,换一种更通俗易懂的方式再次解释;当看到陈书瑶露出恍然的神情,他的嘴角也会不自觉地上扬,继续充满***地讲解下去。

他时刻留意着陈书瑶的表情和眼神,确保她能够跟上自己的节奏,不让她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方向。

陈书瑶认真地听着,全神贯注,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董萧然的讲解声。

她不时提出自己的疑问,每一个问题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

她的眼神专注而坚定,努力理解着每一个知识点,那眼神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

董萧然总是耐心地解答,无论陈书瑶的问题是简单还是复杂。

他会用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去解释同一个问题,有时会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有时会用图形来辅助说明。

他的声音温和而富有耐心,一遍不行就两遍,首到陈书瑶完全明白为止。

在这个过程中,他始终关注着陈书瑶的反应,根据她的表情和眼神来调整自己的讲解方式,只为了能让她真正掌握那些知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之间的气氛逐渐变得轻松。

董萧然的幽默和智慧让陈书瑶的笑容越来越多,原本紧张的学习氛围也变得愉快起来。

每一次的交流,都像是在他们之间搭建起一座无形的桥梁,让彼此的距离越来越近。

“你看,这道题就像是一个迷宫,我们只要找到关键的线索,就能走出去。”

董萧然笑着说。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鼓励和引导,声音轻快而富有活力。

陈书瑶被他的比喻逗乐了,“你这么一说,好像真的没那么难了。”

她的笑声如同银铃般清脆,驱散了之前的阴霾和困惑。

在讲解的过程中,董萧然的目光不时偷偷瞥向陈书瑶,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接近她的理由。

他发现陈书瑶笑起来的时候,眼睛会弯成月牙形,特别可爱。

那弯弯的眼睛里仿佛藏着星辰大海,让他一不小心就会沉醉其中。

她的笑容像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绚烂而迷人,每一次看到都让他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好了,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你回去好好休息,别太累了。”

董萧然说道。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关切,眼神中满是温柔。

“谢谢你,今天收获很大。”

陈书瑶感激地说。

她的目光中充满了真诚,那明亮的眼神像是夜晚的星星,闪烁着动人的光芒。

陈书瑶收拾好书本,起身准备离开,董萧然看着她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期待,期待着下一次与她相处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