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天台上的危险提案
江辰最后那句“详细探讨可行性”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不散。
他是什么意思?
是出于学术兴趣的客套,还是真的对她那个模糊的“社会实践”产生了好奇?
她反复复盘着两次短暂的接触——图书馆里逻辑至上的他,课堂上作为助教严谨记录的他。
一个数学系的学神,会对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感兴趣吗?
“要我说,你就别纠结了!”
苏晓一边对着小镜子补口红,一边给她打气,“既然他都没一口回绝,说明有戏!
你不是需要独特的实验数据吗?
还有比江辰更独特的样本吗?
高冷学神坠入‘爱河’——光是这个标题就够劲爆了!”
林溪苦笑。
苏晓总是能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戏剧化。
但不可否认,她的话戳中了自己最核心的需求。
江辰,无论是从性格、思维模式还是校园地位来看,都是她构想中那个“契约关系”最完美,也最极端的实验对象。
只是,这个“实验”太过大胆,甚至有些…危险。
一旦提出,就再无退路。
要么成功,获得独一无二的研究数据;要么失败,沦为整个A大的笑柄。
理性告诉她应该谨慎,但内心深处那股想要验证理论、挑战高难的冲动,以及一丝对江辰本人的探究欲,最终占据了上风。
她需要找一个合适的时机和地点。
一个足够私密,不会被打扰,又能让她鼓起勇气的地方。
她想到了教学楼顶楼那个很少有人去的露天平台。
周西下午,只有一节选修课。
林溪查过江辰的课表——这是苏晓通过学生会的朋友“无意中”透露的——他这个时候应该刚结束在研究生院的讨论班。
她提前来到天台。
这里空旷而安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
城市的轮廓在远处铺展,天空是一种澄澈的蓝。
她靠在栏杆上,深呼吸,试图平复过快的心跳,在心里最后一次演练即将要说的话。
脚步声自身后响起,不疾不徐,沉稳有力。
林溪转过身,看到江辰从楼梯口走了出来。
他今天穿了一件深蓝色的薄外套,衬得肤色愈发白皙。
他看到林溪,似乎并不意外,只是眉梢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林溪同学。”
他走到她面前,保持着一个适当的距离,“你说有关于课程的问题要讨论?”
这是林溪通过课程系统给他发的信息,一个算不上借口的借口。
“是的,江助教。”
林溪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但更准确地说,是关于我上次提到的…那个‘社会实践’的构想。”
江辰没有说话,只是用那双墨黑的眸子静静地看着她,示意她继续。
他的目光有一种穿透力,让林溪感觉自己所有的心思都无所遁形。
开弓没有回头箭。
林溪攥了攥微湿的手心,清晰地说道:“我想邀请你,和我进行一场限定期的、建立在明确契约基础上的模拟恋爱关系。”
空气仿佛凝固了一瞬。
只有风声在耳边呼啸。
江辰的表情没有任何变化,没有惊讶,没有嘲讽,甚至连一丝好奇都看不出。
他只是微微挑了下眉:“模拟恋爱关系?”
“是的。”
话己出口,林溪反而镇定下来,思维变得异常清晰,“就像一场角色扮演的社会实验。
我们对外以情侣身份互动,但对内,关系的一切边界、权利、义务,都由一份我们共同拟定的契约来明确规定。”
她开始详细阐述她的构想,语速平稳,逻辑周密:“实验目的,对我而言,是近距离观察‘契约’在亲密关系构建中的作用,收集质性研究数据,完成我的论文。
对你而言,或许可以将其视为一次对非理性情感领域的行为学研究,体验一种…你平时可能不会涉足的人际互动模式。”
她观察着江辰的反应,他依旧沉默,但眼神专注,似乎在认真评估。
“契约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互动频率、在公共场合的行为准则、情感支持的限度、隐私界限、以及实验结束后的关系处理方式等。
一切都可以协商,目标是达成一个对双方公平、互惠的协议。”
林溪补充道,试图让这个提案听起来更专业、更可控。
“互惠?”
江辰终于开口,声音里听不出情绪,“我的收益是什么?
除了你所说的…行为学体验。”
林溪早己准备好答案:“首先,我可以为你本学期负责的社会心理学课程提供一份详尽的、基于真实实验的一手研究报告,这或许对你的助教工作有参考价值。
其次,”她顿了顿,“据我观察,你的社交圈似乎非常精简。
这场实验,或许能帮你规避掉一些不必要的…社交打扰。”
她暗示的是那些像苏晓一样,对江辰抱有好奇甚至爱慕的女生。
她注意到,在提到这一点时,江辰的眼神微微闪动了一下。
他向前走了两步,与她并肩靠在栏杆上,眺望着远处的城市天际线。
这个动作让他带来的压迫感减弱了些许,气氛变得像是一场平等的学术探讨。
“很严谨的提案,林溪同学。”
他评价道,语气平淡,“但是,你如何保证实验的信度和效度?
如何控制变量?
比如,我们自身的认知和情感,是否会污染实验数据?”
他果然想到了这一点。
林溪心中一动,回答道:“所以我们需要在契约中明确,‘扮演’是核心。
我们需要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觉察,将自身的情感波动也作为观察数据的一部分记录下来。
当然,如果任何一方感觉实验失控,有权提出终止。”
她看着他线条利落的侧脸,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
江辰的指尖轻轻敲击着金属栏杆,发出规律的轻响,仿佛在计算着什么。
良久,他转过头,目光重新落在林溪脸上,那审视的意味让她不由自主地屏住了呼吸。
“你的提案,在逻辑框架上基本自洽。”
他最终说道,“虽然其核心动机在我看来看似理性,实则充满了感性的冒险成分。”
林溪的心微微一沉。
“不过,”他话锋一转,墨黑的眼底深处,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名为“兴趣”的光芒,“这确实是一个…独特的行为学观察机会。
观察你,也观察我自己,在特定规则下的行为模式演变。”
林溪的心脏猛地一跳。
“我原则上同意参与你的‘社会实践’。”
他做出了结论,语气如同在批准一个实验项目,“但是,具体的契约条款,需要由我来主导拟定。
我需要确保实验的严谨性和…我的个人边界不受侵犯。”
“没问题!”
林溪几乎脱口而出,一股巨大的、混合着兴奋和紧张的暖流冲遍全身。
他答应了!
他居然真的答应了!
“那么,”江辰站首身体,恢复了那种疏离而正式的态度,“明天下午三点,图书馆研讨室见。
我会准备好《合作观察协议》的初稿。”
他顿了顿,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另外,在协议生效前,我们的关系依旧是普通的助教与学生。
请注意界限。”
说完,他微微颔首,便转身离开了天台,留下一个干净利落的背影。
林溪独自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楼梯口,久久没有动弹。
傍晚的风带着凉意吹拂着她的发丝,却吹不散她脸上滚烫的温度。
她成功了!
她为自己疯狂的理论找到了一个最不可思议的共谋者。
可是,为什么在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之后,一丝隐隐的不安会悄然爬上心头?
尤其是他最后那句“请注意界限”,和他强调由他“主导拟定”协议时,那种绝对的掌控感……这场她主动发起的实验,从江辰点头的那一刻起,主导权似乎就在悄然易位。
她真的能像自己设想的那样,始终保持理性,游刃有余地掌控全局吗?
望着暮色渐染的天空,林溪第一次,对这场即将开始的冒险,产生了一丝不确定的预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