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在青山连绵、绿水潺潺的清平村,十岁的阿泽曾拥有着质朴而纯粹的幸福。

清晨,阳光轻柔地穿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屋顶的瓦片上,折射出温暖的光。

阿泽在父母的轻声呼唤中醒来,母亲温柔的笑脸、父亲宽厚的手掌,还有妹妹软糯的笑声,是他童年最温暖的依靠。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听爷爷讲述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星光洒在他们身上,勾勒出一幅温馨的画面。

那时的阿泽,心中满是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他觉得这样的幸福会永远延续下去,就像这宁静的村庄,岁月安稳,没有波澜。

然而,命运的阴霾毫无预警地笼罩而来。

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瞬间将这个家庭的幸福击得粉碎。

当阿泽得知父母双亡的噩耗时,他整个人如遭雷击,僵立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仿佛整个世界都在这一刻停止了转动。

葬礼那天,天空阴沉沉的,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

细密的雨丝如悲伤的泪水,无声地洒落,打湿了阿泽的头发和衣裳,寒意从肌肤直渗进骨髓。

他紧紧攥着妹妹微微颤抖的小手,那双手是他此刻唯一的支撑,可他自己的手却同样冰冷且颤抖不停。

阿泽双眼直直地望着那两座新坟,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视线逐渐模糊,眼前的一切都变得影影绰绰。

他的内心被无尽的痛苦和恐惧填满,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无边的深渊,找不到一丝光亮。

他不敢相信,昨天还在叮嘱他好好吃饭、认真学习的父母,如今却躺在这冰冷的地下,再也不会醒来。

“爸爸,妈妈,你们回来好不好……”阿泽在心里无数次地呼喊着,可回应他的只有那令人心碎的雨声。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而沉重,胸口像是被一块巨石死死压住,每一次喘息都伴随着钻心的疼痛。

那些与父母相处的温馨画面,如走马灯般在他脑海中不断闪现:父亲带他去河边捕鱼,母亲在昏黄的灯光下为他缝补衣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晚饭时的欢声笑语……可如今,这些都只能成为回忆,他再也无法感受到父母的温暖和疼爱。

但阿泽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在最初的崩溃过后,他在心底暗暗发誓:“命运啊,你想打倒我,没那么容易!我偏要带着家人好好活下去。”

他强忍着内心如刀绞般的悲痛,缓缓走到妹妹身边,蹲下身子,用他还带着几分稚嫩的手轻轻拭去妹妹脸上的泪水,坚定地说道:“别怕,有哥哥在,哥哥会一直保护你。”

这份对家人的守护,源自他内心深处的善良与担当,即便身处绝境,也未曾动摇。

从那以后,阿泽的生活彻底改了模样。

曾经那个放学后就和小伙伴们在田野里肆意奔跑玩耍的他,如今每天凌晨,天边还挂着稀疏的星辰,清冷的月光洒在大地上,给整个村庄蒙上一层银白的霜,就被闹钟尖锐的声响叫醒。

他睡眼惺忪却又迅速地穿衣洗漱,随后扛起那把对他来说略显沉重的锄头,脚步匆匆地跟着村里的长辈们走向田间。

插秧时,冰冷刺骨的泥水没过他的小腿,寒意瞬间侵袭全身,他那稚嫩的双手在水中摸索着,将秧苗小心翼翼地***泥里。

不一会儿,手指就被冻得通红,仿佛被无数根针扎着。

他在心里默默抱怨着生活的艰难,可一想到爷爷和妹妹,又咬咬牙坚持下去。

此时,田野里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蛙鸣,更衬出他的孤独与无助。

他再也不能像从前一样,在炎热的午后跳进河里嬉戏,躲避这难耐的暑气。

但他总是给自己打气:“这点苦算什么,我一定能挺过去。”

即便生活艰苦,他也从未有过一丝抱怨生活不公的恶念,始终保持着内心的淳朴。

除草时,烈日高悬,炽热的阳光毫无遮拦地洒下,田野里的庄稼都被晒得无精打采,叶子低垂着。

汗水如断了线的珠子般从他的额头滚落,滴在干裂的土地上,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他顾不上擦拭,只是不停地挥动着锄头,那小小的身影在广袤的田间显得格外单薄、无助,却又无比坚定。

曾经那个会因为一点小伤就哭鼻子找妈妈的孩子,如今即使手上磨出了血泡,也只是简单地用破布包扎一下,便继续干活。

他常常在心里给自己加油:“我阿泽可不是软弱的人,我要变得更强。”

不仅如此,阿泽在学习上也遭遇了诸多阻碍。

学校里有些调皮的孩子会嘲笑他没有父母,是个可怜的孤儿,这些刺耳的话语像一把把利刃刺痛他的心。

但他从不低头,心里想着:“你们笑吧,我会用成绩证明自己。”

他将所有的委屈和不甘都化作学习的动力。

然而,祸不单行,有一次,他辛苦积攒的学费竟被小偷偷走,那可是他省吃俭用,靠上山采草药、帮邻居干活换来的。

他心急如焚,四处寻找,却一无所获,想到无法继续上学,他第一次在无人的角落放声大哭。

但哭过之后,他迅速调整心态,乐观地想:“这只是暂时的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

他又重新振作起来,更加努力地去想办法凑学费。

即便被生活重击,他也从未对他人产生恶意,始终保持着善良的本心。

农忙时节,他不得不请假回家帮忙,落下的功课只能在深夜家人入睡后,借着微弱的灯光一点点补上。

有时候,为了凑齐学费,他天不亮就上山采摘野果、挖草药,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

上山的小路崎岖难行,四周弥漫着潮湿的雾气,偶尔传来不知名动物的叫声,让他心里直发怵。

但一想到学费,他还是硬着头皮向前走,还自我调侃:“就当是一场冒险,我阿泽可不怕。”

在熙熙攘攘的集市上,他小小的身影穿梭其中,叫卖声中带着几分羞涩,却又充满了坚定。

他的内心其实很自卑,害怕被同学们知道自己的窘迫,但为了学费,他只能鼓起勇气。

家乡的人们淳朴善良,在阿泽一家最艰难的日子里,给予了他们无数的帮助。

邻居李大叔,是个憨厚老实的庄稼汉,经常主动帮阿泽家干一些重体力活,像挑水、劈柴之类的,每次干完活,他总是笑着摆摆手,说这都是小事。

张婶心灵手巧,会在阿泽上学时帮忙照看妹妹,给她讲有趣的故事,还会用自己的巧手为妹妹做新衣服。

农忙时,村里的伯伯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来到阿泽家的田里帮忙收割庄稼,大家齐心协力,分工明确,不一会儿,金黄的稻谷就堆满了场院。

此时,田野里一片金黄,微风拂过,稻浪翻滚,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

这些点点滴滴的温暖,如同黑暗中的点点繁星,照亮了阿泽前行的道路,也在他心中种下了感恩的种子,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阿泽的内心充满了感激,他暗暗发誓,等自己有能力了,一定要报答这些帮助过他的人。

此后,哪怕日子再忙,他也会定期去看望李大叔和张婶,力所能及地帮他们做些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感恩。

时光悠悠流转,阿泽迎来了弱冠之年。

村里人和当地政府考虑到他家的特殊情况,推荐他去当兵。

接到入伍通知的那一刻,阳光正好,微风轻拂,村口的柳树随风摇曳,仿佛在为他送行。

阿泽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那光芒如同破晓的曙光,照亮了他对未来的憧憬。

他告别了熟悉的家乡和深爱的亲人,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军旅之路。

在火车上,他望着窗外逐渐远去的家乡,田野、山峦、村庄一一掠过,心中既有对未知的忐忑,又有对新生活的期待。

他想:“部队会是什么样的?我能在那里闯出一片天地吗?不管怎样,我都要去试试。”

初入部队,阿泽因不善言辞,总是默默地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训练中。

他深知自己没有退路,只有拼命努力,才能改善家庭的困境,才能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每天清晨,天色微明,晨曦还未完全驱散黑暗,阿泽已经在操场上开始了长跑训练。

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双腿如灌了铅般沉重,每迈出一步都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他始终咬牙坚持,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一定要超越自己,一定要变得更强。

战术演练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不顾危险地完成各项任务。

膝盖、手肘磨破了皮,鲜血渗出,他只是简单地用绷带包扎一下,便又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仿佛伤痛对他来说只是微不足道的小插曲。

他常对自己说:“伤痛是成长的勋章,我不怕。”

在部队里,阿泽也始终保持着淳朴善良的本性。

战友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

有一次,战友在训练中扭伤了脚,阿泽主动帮忙承担了他的部分任务,还细心照顾他直到康复。

他觉得战友之间就应该相互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