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窗外,今日又是一个好天气。
走出梦堂,阳光倾洒在地上,像是为地面穿上一层金衣。
众多阁楼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都变成了得道的高僧,散发着金光。
在路上,李祚回想着昨日北师所给出的有关南玄宗考核标准的答案。
昨日北师看样子是施展了一个仙术,但却没有发生什么变化,李祚甚至一度怀疑北师就是念了一遍考核白纸上的内容。
北师施完仙术后说了句,“你们后面慢慢就会明白了。”
对此,大家都云里雾里。
不知道北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而昨日在北师说完这句话后就让大家都回去休息了,说今天才开始正式讲修仙。
走到一座阁楼前,李祚停下了脚步,昨日就是这座阁楼让他印象比较深。
这座阁楼只有两层,与其他阁楼相比,确实显得有点太小。
昨日李祚便想近距离的观看这座阁楼,但是阁楼周围一百尺都是围了起来,围栏并不高,甚至还没李祚高。
阁楼正门对着的围栏处有个围栏门,那里站着两个人,看起来应该是师兄。
而今日又走到这里,围栏门前依然是两个师兄样的人,但并不是昨日那两个。
倒不是李祚记忆很好,只是昨日那两个一高一矮,差别太明显。
而今日是两个差不多高的守在那里。
怀揣着昨日对这座阁楼的疑虑,李祚朝着那两位师兄走去。
“嘿,嘿,你看,又有师弟来问了,他是今天第三个来问的。”
其中一位师兄看到李祚朝他们走来,对他的搭档使着眼色说道。
“你动作小点,别被长老看见,我看得见呢。”
另外一个师兄不动表情轻声说道。
“两位师兄好,我想问一下这座阁楼叫什么啊?”
李祚己然走到了两位师兄前。
“师弟你好,这座阁楼是藏经阁,里面是仙经和仙术。”
右边那位师兄回答道。
“哦哦,这样啊,谢谢师兄。”
道完谢后李祚便继续朝着饭堂走去,并没再追问师兄能不能进去,这都两个人守在这里,能让你随便进去吗?
吃完早饭后李祚一边走一边期待,期待着今日北师会给他们讲些什么。
路上基本都是朝着讲阁走去的人群,尽管没人和他同行,但他依然感觉到一种有人陪伴的感觉,这对他十五年孤独生涯来说,是很少出现的一种感觉。
走进五堂,北师己然坐着等待一会儿。
讲堂上还叠了一堆白纸。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到齐了,北师也站了起来,准备开始讲今日的内容。
“今天讲之前,先说一句昨日的那个考核标准答案问题,我想有很多人都在怀疑我昨日是不是施了一个什么用都没有的仙术。”
说着还看了看下面的弟子们。
大家面面相觑,基本都露出一丝不好意思的神色。
随即北师又说道:“这个答案,你们后面会知道的,昨日,我所施的仙术具体是什么现在也不告诉你们,还有,这个问题,以后就不探讨了。”
听完北师的话后,大部分人都流露出了不解的神色,包括李祚,他也在想北师这话什么意思。
“修仙,是吸纳天地之间灵气,汇聚于自身之内,从而令自己的身体从内到外发生质的变化......”北师切入主题说道。
简单诠释了修仙的基本概念后,北师手轻轻一挥,讲堂上的白纸便一张张飞向大家的桌上。
大家见飞来的纸,都感觉到新奇。
“这是吸纳诀,能让你们感受到天地之间灵气并将其纳入自身的身体内。”
北师讲解道。
看着桌上的写有口诀的白纸,李祚也是一时间感到一丝新奇。
“闭眼,念诀,用心感受。”
北师耐心道。
李祚也跟着大家一起,闭眼用心感受着。
就在李祚纳闷怎么还没有什么感觉时,突然感觉身上各处皮肤像是触碰到了类似丝线,很轻很轻,一缕一缕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难道这就是灵气?
李祚心里暗想。
随着身体与灵气触碰时间的增长,李祚的皮肤生出莫名的舒服之感,仿佛这个世界只剩下他独自一人,尽管闭眼,但依然有种身处一望无际,海阔天空之地的感受。
不过没多久,那种感觉就消失不见。
李祚睁开眼后,发现有一些人己经睁开了眼,想来也是和他一样,没有那种感觉了。
陆陆续续,大家都睁开了眼。
见到所有人都睁开眼后,北师继续说道:“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吸纳诀,这是正常的现象,而且现在你们的身体,也承受不住一首感受灵气,更别说吸纳进你们身体了。”
大家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三个月,每天最主要的内容就是练习感受,也别想着把灵气往身体里面引。
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
顿了顿。
北师继续说道:“接下来先给你们讲解一下修仙最开始的两个境界。
第一个,就是入灵境。
简单而言,就是让灵气能成功进入你的身体。
第二个,就是聚灵境界,让灵气进入你身体后,不再流露出去。”
看了看下面听得一个比一个认真的弟子,北师点了点头。
随即说道:“今天就讲这么多,接下来三个月,不用来讲堂。
你们自己每天至少练习三个时辰的吸纳诀。
切记,要是有一哪一天没练够三个时辰,那以后就永无缘修仙了。”
听着北师的话,众人都暗自下定决心每天不能偷懒,必须练习够时间。
“还有,虽然你们不用来讲堂,但是我往后每天还是会在讲堂待两个时辰,至于是何时到何时,就不一定了,要是中间有什么疑问,可以来讲堂找我。”
北师继续说道。
说罢,北千逸便离开了讲堂,“对了,最后离去的弟子别忘了把讲堂门锁上。”
一句话语随着北千逸的声音传来。
说实话,听闻这三个月的安排后,李祚确实感到或者说预见了即将到来的枯燥。
这也与他所想象的修仙生活大相径庭。
而早早离去的北千逸心里此时暗想:“你们之中,会有人坚持不到三个月吗?”
随即也离开了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