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走音的音符

第18层回响 浅梦微 2025-11-06 18:30:26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教学楼通往小礼堂的走廊似乎比记忆中要长一些。

阳光被廊柱切割成一段段明暗交错的光带,灰尘在光柱中无声飞舞。

陆时屿和苏眠并肩走着,周围是熙熙攘攘的“学生”人流。

但与教室里的情况类似,这些学生的面容依旧模糊,他们的交谈声汇集成一片缺乏具体内容的背景噪音,像一盘被调低了清晰度的录音带。

他们的行动轨迹也带着一种微妙的同步性,仿佛被无形的线牵引着,走向固定的目的地。

只有他身边的苏眠,是鲜活的、具体的。

她能感受到阳光的温度,会微微眯起眼;她会因为差点被一个匆忙跑过的模糊身影撞到而轻轻“哎呀”一声,下意识地抓住陆时屿的袖口;她会指着墙壁上新贴的、内容却有些空泛模糊的宣传海报,小声点评几句。

她的每一个反应都如此自然,让陆时屿几乎要相信,这就是真实。

然而,他袖口被她抓住时,那触感真实,却伴随着一丝极其微弱、转瞬即逝的麻痹感,如同静电。

这细微的异常像一根冰冷的针,时刻刺探着他几乎要沉沦的意识。

“就是这里了。”

苏眠在一扇***的本色木门前停下,门上挂着“小礼堂”的牌子。

里面隐约传来钢琴声,断断续续,似乎在排练。

她推开厚重的木门,一股略带凉意、混合着陈旧座椅和灰尘味道的空气涌了出来。

礼堂内部光线昏暗,只有舞台上方亮着几盏灯,将光圈投射在深红色的幕布和一架黑色的三角钢琴上。

一个身影坐在钢琴前,背对着他们,正在弹奏。

琴声流畅,是一首肖邦的夜曲,技巧娴熟,情感充沛。

台下稀疏地坐着几十个“学生”听众,和教室里的那些一样,面目不清,如同一个个剪影,安静地沉浸在音乐中。

苏眠拉着陆时屿,轻手轻脚地在后排找了两个空位坐下。

她立刻就被音乐吸引,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交叠放在膝盖上,眼神专注地望着舞台上的演奏者背影,嘴角带着欣赏的微笑。

陆时屿却没有立刻沉浸进去。

他的目光像雷达一样扫视着整个礼堂。

时间依旧停滞。

舞台侧面墙上挂着的圆形时钟,指针牢牢钉在三点十分。

窗外透进来的光线角度没有任何变化。

听众们的姿态……他仔细观察离他最近的一个“女生”,她保持着微微歪头的姿势,一动不动,连呼吸时肩膀的起伏都极其微弱且规律得不像活人。

而舞台上那个弹琴的身影……陆时屿眯起眼睛。

演奏者的动作流畅优美,肩膀随着乐曲微微晃动,但仔细看,她的背影轮廓也有些模糊,仿佛隔着一层薄薄的水雾。

最重要的是,这首夜曲己经循环弹奏了开头部分三次了!

每一次都从完全相同的小节开始,分毫不差,连情感的处理都一模一样。

这是一个设定好的“演出”程序。

而苏眠,似乎完全没有察觉。

她沉浸在“音乐”中,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打着拍子,侧脸在昏暗光线下显得柔和而恬静。

这一幕很美,美得让人心碎。

她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无忧无虑、只有学业和一点点青春烦恼的年纪,享受着课余的文艺时光。

陆时屿的心一点点沉下去。

这个梦境太坚固了,坚固到几乎找不到破绽。

它完美复刻了苏眠记忆中“美好”的部分,并剔除了所有不稳定因素,形成了一个自我满足的闭环。

她在这里是安全的、快乐的,甚至……可能并不需要被唤醒。

这个念头让他感到一阵恐慌。

他必须做点什么。

“弹得真好,”陆时屿凑近苏眠,压低声音说,试图引入一个变量,“是音乐社的老师吗?”

苏眠转过头,眼睛在昏暗中显得格外亮:“不是老师,是高三(七)班的林学姐,她钢琴过了专业十级呢!

很厉害吧?”

她的语气带着崇拜。

林学姐?

陆时屿努力回忆,高中时代似乎确实有这么一位姓林的学姐,以钢琴弹得好而闻名。

但细节早己模糊。

苏眠的潜意识不仅构建了场景,还填充了符合逻辑的“人物设定”。

“嗯,很厉害。”

陆时屿附和着,目光再次投向那个模糊的背影。

就在这时,钢琴声恰好再次进入了那段循环的开头。

陆时屿心念微动,他决定冒一次险。

当演奏者再次弹到某个装饰音时,陆时屿用刚好能让苏眠听到,又似乎不会打扰到“他人”的音量,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疑惑,轻声说:“咦?

这个地方……是不是有点抢拍了?”

他纯粹是瞎说的。

这首曲子他并不熟悉,而且演奏者的技巧从程序上看无可挑剔。

他只是在试探这个梦境世界的“规则”和苏眠潜意识的“反应”。

话音落下的瞬间,他清晰地感觉到,苏眠搭在他胳膊上的手指,几不可查地蜷缩了一下。

舞台上,流畅的钢琴声没有任何变化,依旧精准地重复着。

但陆时屿敏锐地注意到,舞台灯光似乎极其轻微地闪烁了一下,快得几乎像是错觉。

台下,离他们最近的那几个模糊的“听众”身影,僵硬的姿态似乎有了一瞬间极其细微的调整,像是信号不良的电视画面。

而苏眠,她脸上的欣赏表情凝固了一刹那。

她转过头,看向陆时屿,眼神里闪过一丝极淡的困惑,像是平静湖面被投下了一颗小石子,涟漪虽小,却确实存在。

“有吗?”

她微微蹙起秀气的眉毛,侧耳仔细听了听,“我觉得……很好听啊。”

她的语气带着一点点不确定,更像是在维护她心目中“完美”的演出。

“可能是我听错了。”

陆时屿立刻见好就收,笑了笑,“我对古典乐不太懂。”

他不能逼得太紧。

苏眠脸上的那一丝困惑很快散去,她又重新沉浸到音乐中,但陆时屿能感觉到,她之前那种完全放松、毫无芥蒂的状态,似乎有了一点点微妙的改变。

她不再用手指打拍子了,只是安静地听着。

这是一个信号!

这个梦境并非铁板一块,苏眠的潜意识也并非完全沉睡。

外界的、不符合她预设“剧本”的干扰,是能够引起波澜的!

陆时屿心中升起一丝希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深的警惕。

刚才那瞬间的异常——灯光的闪烁、听众姿态的微调——说明这个梦境世界存在某种“防御机制”或者“自检程序”。

过度的、超出容忍范围的干扰,可能会引发不可控的后果。

钢琴声还在继续,循环着那首似乎永远弹不完的夜曲。

时间依旧凝固。

陆时屿不再说话,只是静静地陪着苏眠。

他在观察,在等待,在思考。

这个“高三教室”梦境层的心结,究竟是什么?

是某个未完成的遗憾?

是对逝去青春的眷恋?

还是……隐藏着更深层、连苏眠自己都不愿面对的东西?

仅仅一次细微的干扰,显然不足以找到答案。

不知过了多久——在这个没有时间流逝的世界里,“多久”这个概念本身就很荒谬——舞台上的钢琴声,在一个乐句的结尾处,毫无预兆地停了下来。

不是自然的结束,更像是播放器被按下了暂停键。

演奏者的背影凝固在最后一个姿势上。

台下的“听众”们开始动作一致地、无声地起身,向着礼堂门口走去,如同退潮。

“啊,结束了吗?”

苏眠似乎有些意犹未尽,也站起身,拉了拉陆时屿的胳膊,“我们走吧。”

陆时屿跟着她走出礼堂。

外面的走廊,阳光依旧明媚,角度不变。

一切仿佛又回到了他们进来时的状态。

“真好听,”苏眠心情似乎依旧不错,边走边说,“下次有排练我们还来,好不好?”

“好。”

陆时屿应着,目光却落在走廊尽头的一扇窗户上。

窗外,是学校的操场,有学生在跑步,打篮球。

但那些活动的身影,同样带着模糊和重复的特性。

这个世界,像一个巨大的、精致的沙盘。

而苏眠,是沙盘中央唯一那个被精心雕琢、拥有自主意识的小人。

而他,是一个闯入了沙盘,试图唤醒那个小人的……异类。

“陆时屿,”苏眠忽然停下脚步,转过身面对着他,表情带着一丝属于少女的、纯然的期待,“放学了,我们……一起去吃校门口那家关东煮好不好?

你上次答应我的,还没兑现呢。”

她仰着脸,眼睛清澈得像未经世事的水晶。

陆时屿看着她,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

他知道,下一个“程序”或“场景”被触发了。

他是否要再次遵循这个“美好”的剧本?

他沉默了几秒,在这几秒里,他仿佛能听到现实世界中生命监测仪那冰冷的“嘀嗒”声,在遥远的地方催促着他。

他缓缓扬起一个符合少年意气的笑容,点了点头。

“好,走吧。”

他选择继续深入这个囚笼,陪她演下去。

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找到打破它的契机。

阳光将两人的影子拉长,投在光洁的走廊地板上,仿佛走向一个无限循环的、温暖的尽头。

而在这温馨的表象之下,探寻者与迷宫的第一轮无声博弈,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