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获取功德
系统提示:日行一善,功德值加1。
“许师伯,我来帮你扫地。”
系统提示:日行一善,功德值加1。
“师兄,我来除草,你去休息。”
……杨过因为身份特殊,且初入全真,除了早课晚课,不再安排其它事情。
全真教乃名门正派,门规严厉,派中就算私底下有什么龌龊,面上也是一团和气。
杨过想做好事来获得功德点,找来找去,也只能挑水扫地,做些小事,有时还要抢着干。
虽说勿以善小而不为,但每日下来,功德值也才增加二三点,离抽奖所需的一千点遥遥无期。
每次修行之后,杨过都能感到进步,但心中还是不免浮躁起来。
如此过了十日,赵志敬带他去见马钰,说要考察他是否专心习武。
杨过背了一遍心法,马钰听后首夸他聪明。
他趁机道:“马师祖,弟子想下山看看。”
要想尽快获得功德点,唯有行走俗世,终南山下的村庄乡镇便很合适。
“你去山下做什么?”
“弟子虽上山不久,却深受门派精神感染,决心做个侠义之人。”
“我人微力薄,只能从小事做起,但门派上下一团和气,又对我多有照顾,帮忙也没机会,所以,我想下山看看。”
“杨过,难得你如此明事,你郭伯父要是知道了,定会非常高兴。”
马钰点头,一脸欣慰。
杨过这几日的表现他早有耳闻,杨康有子如此,不得不令人惊异。
赵志敬心胸狭隘,以己度人,根本不信这话,只当杨过要耍滑头,心中思量,定要找个机会抓他现形。
第二日,早饭之后,杨过揣着两个馒头兴冲冲下了山。
此时,正值夏日,但见青山黛绿,白云悠悠,流水淙淙。
杨过满腔烦恼尽去,一路哼着小曲。
行至一田野,忽听到幼童哭声。
循着声音找去,只见一麦田里,一老一少两个妇人正在割麦。
田边树荫下,一个幼童坐在泥中,嚎啕大哭,很是可怜。
“大姐,娃娃怎么了?”
两个妇人停住,抬头望向杨过。
老妇人脸上堆起讨好的笑容:“小道爷,今年这么快就来收租了。”
杨过低头看了一眼身上道袍,明白两人把他当成来收租的。
终南山下,许多农户为了逃避苛捐杂税,会把田地挂在全真派名下,上交部分收成。
“大娘,你误会了,我不是来收租的,你家娃娃怎么了。”
听到不是来收租的,两人松了一口气。
老妇人道:“小道爷,你放心,今年收成好,等我们收完麦子,一定交租。”
“娃娃……”“没事,哭累了自己会睡,天气好,要多割些麦子。”
年轻妇人悄悄抹一把眼角,默默割起麦子。
“家中男人呢?”
“服徭役去了。”
老妇人叹息一声。
杨过胸中憋着一口气,不吐不快。
抬头西下望去,漫山田野,层层麦浪中,忙碌的身影若隐若现,如一只只默默无闻的工蚁。
这一刻,世界仿佛褪去伪装,真实的展现在他面前。
终南山下,即便是受重阳宫庇护的百姓,也过的如此艰辛。
江湖不过江山一隅!
“大娘,你去看看孩子,我来割会。”
杨过脱下道袍,下田从老妇人手中抢过镰刀。
“小道爷,使不得。”
老妇人惊慌起来,要抢回镰刀。
年轻妇人道:“娘,你听这位小道爷的吧。”
割着麦子,杨过不由想起白居易的《观刈麦》,不觉念出声来。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但惜夏日长……“小道爷,你读过书,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杨过沉默一会,道:“快了!”
等杨过回宫,己是月上梢头,腹中饥肠辘辘,浑身疲惫。
经过大殿时,赵志敬冒出来拦住他,怒道:“杨过,晚课没见你,可是下山鬼混去了?”
杨过垂手答道:“师父,弟子帮人割麦,一时忘了时辰,还请师父原谅。”
“割麦?”
赵志敬冷笑,上下打量,见他头上粘着麦叶麦芒,不像是说谎。
他心中更是来气,斥道:“主次不分!”
一甩衣袖,怒气冲冲而去。
等赵志敬走远,杨过悄悄去厨房摸来几个馒头,回屋大口啃着,唤出面板。
宿主杨过修为炼精化气(初期)功法蛤蟆功(初学)、洗髓经(初学)法宝无技能荒野求生(精通)功德值81道具无这一日,功德值增加了26,抵得上以往几天的收获。
杨过凝思其间差异,终于想起一句话。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看来,心怀功利,获取功德事倍功半;而无心所为,则可能事半功倍。
如何无心所为?
杨过思考一会,便抛之脑后,躺下呼呼大睡。
“想那么多做什么,开心就好!”
他睡着后,洗髓经自动周天运转,慢慢调理他的身心,润物无声。
第二日,杨过照常下山帮人割麦。
收麦后,又帮人耕田种稻,忙的不亦乐乎。
人晒得黝黑,但也逐渐精壮起来,成了个俊俏半大小伙。
走路时,常有少女小媳妇悄悄打量。
若不是看他一身道袍,说不定还有人来询问婚事。
106……138……254……411……功德值一天天涨,杨过越发来劲。
村中有个叫老吴的中年瘸腿铁匠,早年曾在军中效力,习得一手太祖长拳。
杨过听闻后,找上门,死皮赖脸不走了,硬是磨着老吴将拳法教给了他。
学了拳法之后,杨过还要抢着打铁,熬打力气。
“就没见过你这样的道士!”老吴嘴上唠叨,心中乐得有人免费帮忙。
期间,赵志敬故意找了几次麻烦,皆被杨过轻松避过。
赵志敬心中越发恼怒,传授心法口诀时更不用心,更别说教如何修行。
杨过倒是在重阳宫中渐渐出了名。
不好习武,只好种田!
掌教马钰把他叫去训了几次,见他屡教不改,所行也是助人之事,只得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