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奇货可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要想了解一下这个女人,就不得不先了解一下她的来历以及和她有关的两个男人。

中国古代后宫的嫔妃大致上有三类:一类嫔妃是极力想挤进权力中心漩涡的政治型,一类嫔妃则是不自觉的卷入到权力中心那个圈的小女人型,最后一类则是兼有型,而赵姬就是那个被卷进权力漩涡的第二类小女人。

赵姬,真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啊,命运似乎给她开了很多玩笑,本应作为棋手掌控全局的她,却成为了秦国政坛上的一个任人摆布的棋子。

首白点来说,人生的悲剧往往是从自我的失衡开始的,命运的阴霾则是始于自身的阴霾,所以内心的失衡导致了后续种种不幸的发生;站在旁观者角度的我们,要身怀理解之心,人性的弱点就是过于的看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的发生。

毫无疑问,母子关系是天下中最亲密的一种关系,此乃人伦之意。

而来自母亲的背叛,也是一个人最最最难以接受的苦难。

站在时代的浪潮上,每个人都在被历史长河所推动,赵姬是这样,始皇帝是这样,我们亦是这样。

接下来让我们把视线带到两千多年前的邯郸。

赵姬,赵国邯郸的一个容颜绝美且擅长舞蹈的女子。

《资治通鉴》中是这样评价她的美貌:“绝美”。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后来己经成为吕不韦侍妾的她,为何会被秦异人横刀夺爱了。

人的一生中难免有几次改变命运的机会,赵姬第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遇到了吕不韦,我们姑且把吕不韦当作她的第一个贵人。

吕不韦,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东周战国末期商人,政治家,思想家,秦国丞相,诸子百家中杂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吕不韦早年在赵国经商,凭借其聪明的小脑瓜通过贱买贵卖,很快的便累积了千金家财。

我们都知道商人有个特点,那就是当财富壮大到一定程度后难免的想要挤进政治那个圈,吕不韦自然也是这样,所以在吕不韦发现了秦异人以后便回家后问他的父亲:“耕田的利润有几倍。”

父亲回答:“十倍。”

又问:“经营珠宝美玉的利润有几倍?”

答曰:“百倍。”

“定立国君的利润有几倍?”

“无以计数。”

一番对话之后,吕不韦得出结论说:“当今极力耕田辛苦劳作,得不到温暖的衣服、多余的粮食;现在定立国君,恩泽可以传给后代。

我愿意前往事奉他。”

(《战国策-秦策五》)此刻,吕不韦脑海中出现了金光闪闪西个大字“奇货可居”。

吕不韦是一个执行力很强的人,当心中出现了这个念头后,当即便带上了500金去拜见秦异人。

两个人见面后的一番对话十分精彩,《史记》中把这段对话记录了下来,吕不韦见到秦异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吾能大子之门”,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能够让你的门庭光大”。

秦异人是怎样回答的呢,“且自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说白了就是“你先把你自己的门庭光大好再来光大我的门庭吧”,这句话充分的表明了此时的秦异人没瞧得起吕不韦。

我们结合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秦异人瞧不起吕不韦是极其正常的。

异人再怎么落魄,他也是秦国的公子,人家是有秦国王位继承权的。

你吕不韦再有钱,你也就是个商人,所以这个时候秦异人是看不起吕不韦的。

面对这种情况,吕不韦丝毫不慌(心态就是好,要不然人家怎么能够成就一番大事业呢),慢条斯理的说了第三句话,“吾门待子门而大”。

吕不韦的意思简洁明确,那就是“我的门庭待你的门庭光大了,它自然也就大了”,这句话异人听懂了。

所以异人听了这句话后,立即转变了自己的态度,接着对吕不韦说了一句我们非常熟悉的话,“为之奈何”(元芳,你怎么看?

)。

我们都知道谈判最重要的就是筹码,显然吕不韦拿出了秦异人当下急需的筹码。

对此,吕不韦也没有藏着掖着,他对秦异人提出了西个观点。

第一点,“安国君继位在即”,为什么这么说呢。

我们都知道秦昭襄王76岁去世,而这个时候离秦昭襄王去世己经不远了(图他老)。

第二点,“华阳夫人是关键”,作为安国君最宠爱的一个妃子,华阳夫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通过枕边风来影响安国君的一些决策(不要小瞧女人)。

第三点,“异人你比不过其他的兄弟”,你其他的兄弟都在你父亲的身边,他们比你机会更多也更得宠爱(你缺点过于明显)。

第西点,“无余财,不能自我包装”,钱为万事先,没有钱是万万不行的,当前局势下,没有钱就难以与其他贵族相交往,也不能够招到更多身怀良才的门客(没有钱万万不能)。

这西条观点不仅说出了秦异人当下的主要困境和问题,也为秦异人将秦国国君和王储的关系分析的极为透彻。

按照惯例我们自然知道吕不韦接下来会说什么了。

吕不韦抛出了一个令秦异人看得见,吃的到并且难以拒绝的大饼。

那就是我吕不韦可以帮助你秦异人成为安国君的嫡嗣。

说到这里,秦异人彻底心动,并发现了吕不韦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策划人。

不过能成为秦国公子的秦异人也不是个简单角色,接下来异人说了一番很有格局的话,原文是这样的——子楚乃顿首曰:“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

--《史记· 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秦异人想表达的话放在当时可以说是有些露骨了,大致意思就是“如果真像你说的那样,我要是有上位的那一天,秦国的天下你我共享。”

前文我们说过,秦异人这个家伙在秦赵之战逃跑的时候,干了一件和刘老三一样缺德的事——抛妻弃子。

历史的巧合现在看起来总是有些戏剧性的,这个话想必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不会陌生,我们在读《史记》的时候还听到一个人说过,在整个秦汉史中,讲过“共享天下”的只有两个人,前面是异人,后面是刘邦。

刘邦在彭城之战后就提出来,要和谁共享天下才能够打败项羽。

张良当时就提出韩信等三个人,张良说完之后刘邦就照单全收,按照张良的说法重用了韩信等三个人,最后成功把项羽的旧楚江东集团灭掉了。

因为“共享天下”这句话诱惑力非常之大,任何一个国君他要是说了这句话,哪个人不会为他奋不顾身,赴汤蹈火?这句话的英明之处,就在于它对人才的诱惑力太大了,而能说出这句话的人一定非常了不得,一般人说不出来,这是需要有胸怀的人,只有政治家才能讲得出来的。

从这点来看,异人也很不简单。

所以从这个小故事中,我们要明确一点,古往今来能够成就大事业者,都是一个胸怀宽广且懂得画饼的人;当然单纯的画饼那就是骗子,要让人看到有希望有可能的前提下画饼才会有用,想必这一点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领导身上都能有所体会,所以人家能当得上领导还是有其原因所在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