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杰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轻轻咳嗽两声,清了清有些发干的嗓子,紧接着便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述起来:“你可晓得当下黎民百姓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吗?他们所期盼的无非就是能够拥有足够的食物来维持生计,从而得以存活下去;并且还渴望着能过上那种衣能保暖、饭可饱腹的安稳日子。不妨设想一下,如果每一个普通老百姓都有能力时常品尝到美味可口的肉食,身上穿着的都是厚实且温暖的衣裳,那么如此这般的大唐江山社稷方能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繁荣昌盛之世啊!”
“哎呀呀,今日听李世杰小兄弟您这一番高论,那可比我埋头苦读十年书都管用呐!” 李世民满脸的惊叹之色,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那股子震撼劲儿就差没写在脸上了。
“小兄弟您说的这些金玉良言,我老李一定牢牢地记在心底,绝不敢忘!” 他微微仰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坚定,仿佛已经在心里谋划开了,怎么把这些主意落实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不紧不慢地站起身来,那动作沉稳得就像一座大山在移动。他整了整衣衫,朝着赵辰毕恭毕敬地拱手作揖,脸上的神情严肃得就像在举行一场重大的祭祀仪式,一点玩笑的意思都没有,显然是打心底里认可了李世杰这番话。
长孙无忌在一旁都看傻了眼,愣了好几秒才回过神来,心里暗叫:“乖乖,皇上都这么郑重其事,我可不能掉链子。” 于是,他也赶忙跟着李世民的动作,挺直了腰板,双手握拳,朝着李世杰抱拳拱手,那姿势标准得就像受过专业训练似的。
“哎哟,您二位这可折煞我了!” 李世杰见状,一个箭步上前,双手赶紧扶起李世民,脸上堆满了笑容,眼睛眯成了月牙儿,打趣道:“我不过就是闲着没事儿,跟二位唠唠嗑,扯几句闲篇罢了,哪能当得起二位如此大礼呀!” 他心里也犯嘀咕呢,这俩自称商人的家伙,对国家政事咋就这么上心?不过,看到自己这一番话能把他们说得心服口服,李世杰心里那股得意劲儿“嗖” 地一下膨胀起来,别提多满足了。
李世民这心里头的石头一落地,对李世杰那好奇劲儿就跟野草似的,“噌噌” 往上冒,憋了老半天,终于问出了那个在心里头挠了他许久的问题:“小兄弟,你觉得当今圣上咋样?毕竟,外界可都传这位的皇位来得,有点那啥,不太正统。” 一提到 “得位不正” 这四个字,李世民那叫一个坦然,眼皮都不带眨一下的。他心里门儿清,之前全国上下、满朝文武谁不知道太子是他大哥李建成呢,这皇位,他确实是在玄武门那场惊心动魄的变故中,杀兄弑弟,硬生生给抢过来的。
不过,就凭李世民这开阔的胸襟,他还真犯不着藏着掖着这事。他心里琢磨的是,自己在朝堂之上听多了阿谀奉承,这回下了民间,可得好好听听老百姓嘴里的自己到底是个啥模样。虽说他此刻权当自己是个普通老百姓出来走访,聊到自己头上也觉得百无禁忌,可李世杰不一样啊,他实打实就是个平头百姓,玄武门那档子血雨腥风的事儿才过去多久哟?这时候提这茬,不是没事儿找事儿,往枪口上撞,想去尝尝牢饭啥滋味吗?
果不其然,李世杰一听这话,眼珠子瞪得溜圆,跟见了鬼似的,一脸古怪地瞅着李世民,扯着嗓子就喊:“客官啊,你这胆子可真够肥的,是嫌日子过得太舒坦,想去阎王爷那儿溜达溜达咋的?”
“小兄弟,你瞅瞅咱俩,都是在商海里扑腾的买卖人,今儿个就是私底下唠唠嗑,又没打算扯旗造反。就算当今圣上日后知道了,顶多也就当是两个小商人喝高了胡咧咧,能算啥大事儿啊?难不成,老弟你还信不过我老李?” 这李世民为了套话,“老弟” 都喊上了,激将法也使得炉火纯青。李世杰心里门儿清,这可是大客户,指不定以后还得仰仗人家帮忙牵线搭桥做生意呢,可得把人哄好了,千万别得罪。
再说这李世杰,虽说在这大唐的地界上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可他骨子里是个从后世穿越而来,在网络世界里纵横捭阖、挥斥方遒的有为青年,又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熏陶了那么多年,对这皇权啥的,还真没多少敬畏之心。眼瞅着李世民眼巴巴地望着自己,又想着不能跟钱过不去,李世杰眼珠子滴溜一转,装模作样地犹豫了一下,好像下了多大决心似的,终于还是开了口。
“得,既然你想听,那咱们就唠唠当今圣上。先说说你心心念念的这‘得位不正’事儿,我就直说了啊,我的看法就四个字 —— 关我什么事!” 这一嗓子,直接把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惊到了,俩人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嘴巴张得能塞进个鸡蛋,显然没想到李世杰会这样说。还没等他们缓过神来发问呢,李世杰就跟竹筒倒豆子似的,自顾自地说开了。
“客官啊,你仔细寻思寻思,这事儿压根就不是咱这些平民百姓该操心的。管他皇位来得正不正呢,咱老百姓过日子,图的啥?只要上头那位今后能轻徭薄赋,让咱兜里有点余钱;吏治清正廉明,别让贪官污吏骑在咱脖子上作威作福;国力昌盛,咱走出去也能挺直腰板,脸上有光,这不就齐活了吗?” 李世杰一边说,一边拍了拍李世民的肩膀,就跟个老大哥似的。
“也就是看在客官是熟人的份儿上,我才跟你唠这几句,换做别人,我连理都不带理的。为啥呢?你想啊,无论当今圣上得位正不正,反正这皇位也轮不到咱老百姓坐,咱在这儿瞎操心,有个屁用啊?” 李世杰越说越起劲儿,手在空中挥了挥,跟发表演讲似的。
“打从始皇帝算起,到如今,一共 54 位帝王,大多数那皇位来得,看起来正儿八经的,可民间该骂还不是照骂不误,史书上也不见得给他们写几句好话。再瞧瞧汉高祖,那可是硬生生从大秦手里把帝位抢过来的,不照样名垂千古?” 李世杰顿了顿,瞅了瞅李世民,那眼神仿佛在说:“你可得好好品品我说的话。”
“所以啊,客官,您要是非要让我说对于这件事情的看法呀,那我还真就只能告诉您之前说过的那句话——‘关我什么事’!”李世杰一边说着,一边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脯,脸上露出一副理所当然、坦坦荡荡的神情来。
接着,李世杰又轻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说道:“再者说了,如今咱们这大唐可谓是内忧外患不断呐!朝廷内部各种势力错综复杂,勾心斗角;外部又有强敌环伺,虎视眈眈。这皇上啊,怕是有的头疼咯,哪还有心思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哟!”说到这里,他不禁皱起眉头,流露出一丝忧虑之色。
“嘿,我倒要再好好问问你。” 李世民微微扬起下巴,目光中透着几分疑惑与不甘,“咱大唐如今好不容易一统江山,把那些个嚣张跋扈的豪强都给收拾得服服帖帖,朝堂之上,君是圣明之君,臣是贤能之臣,一片祥和景象,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内忧外患,老百姓过得水深火热,苦不堪言了呢?”
李世杰一听这话,眼睛 “噌” 地一下就亮了,来了精神头,就跟个即将登台演讲的学者似的,清了清嗓子,依据自己心里的那些见解,摇头晃脑、侃侃而谈起来。
“客官啊,咱大唐如今这局面,那确实是君明得跟天上的太阳似的,皇后贤惠,大臣们刚直不阿,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妥妥儿地具备成就一番千古伟业的雄厚底子,这谁看不出来啊?” 李世杰先是一顿猛夸,把在场众人说得心里都挺美,可话锋一转,“但是呢,这都还只是未来的美好蓝图,是以后的事儿。”
“您瞧眼下,咱大唐内部,表面上看着风平浪静,跟平静的湖面似的,实则呢,湖底下暗流涌动,波涛汹涌啊!先说那太子旧部和余党,虽说事儿过去了,可他们心里头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时不时就想整点动静出来;还有那一大帮士族,各个鼻孔都快朝天了,心怀鬼胎,表面上对大唐恭敬有加,实际上未必跟咱们一条心,一有机会保不准就背后捅刀子,这可不就是内忧嘛!” 李世杰一边说,一边手在空中比划着,绘声绘色。
“再瞅瞅外面,那颉利可汗可不是个省油的灯,如今都一统突厥各部了,成了草原上的霸主。您想啊,这么个枭雄,野心勃勃的,瞅见咱们大唐内部这会儿有点小动荡,他能放过这大好机会?肯定天天在边境上磨刀霍霍,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就等着扑过来咬咱们一口,这明晃晃的强敌在侧,虎视眈眈,不是外患是啥?”
“再说回老百姓,那日子过得可真叫一个惨呐!打从前朝隋炀帝那个暴君治国开始,又是大兴土木,又是横征暴敛,老百姓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紧接着又是豪强割据,各方势力打来打去,战火纷飞,老百姓的钱袋子被掏得干干净净,穷得叮当响,家破人亡的不计其数。” 李世杰说着,脸上满是痛心疾首的模样,“就拿户口数来说吧,隋开皇年间,那可是足足有户八百七十万呐,好家伙,到如今就只剩下二百来万了,这锐减的数字背后,得是多少家庭的破碎啊!”
“而且,到现在这战事都还没彻底消停呢,兵役徭役重得跟大山似的,一点不比隋朝那会儿轻,老百姓苦不堪言,人口减少的趋势还在一个劲儿地继续,就跟刹不住车似的。这不,今年关中又大旱,地里颗粒无收,老百姓为了换口吃的,被逼得卖儿卖女,您说惨不惨?” 李世杰重重地叹了口气,最后还引了屈原的一句诗:“真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啊!”
李世杰这一番话说完,那可真是 “一石激起千层浪”。长孙无忌呢,原本舒展的眉头瞬间就拧成了个大疙瘩,跟麻花似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地面,陷入了死一般的沉默,就好像被施了定身咒,整个人都石化了。
再瞧李世民,这位平日里威风八面、掌控着大唐乾坤的皇帝,此刻就像霜打的茄子 —— 蔫了。他脸上的自信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忧愁,那眉头皱得,都能夹死苍蝇了。末了,还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口气叹得,跟冬天的西北风似的,呼呼作响,透着股子悲凉劲儿,仿佛要把大唐这些年的憋屈都给叹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