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王氏和宋大哥争吵
“有个被休回来的小姑,芷兰汀兰以后还怎么嫁人?
宋继祖,女儿要嫁不出去,我跟你没完。
你一天天地只顾自己吃酒玩乐,芷兰汀兰难道只是我生的,不是你的女儿?
本就嫁妆艰难,这下怎么还嫁的出去?”
“好端端的扯女儿作甚,芷兰汀兰才几岁。”
被婆娘说到脸上,宋继祖心里气恼极了,又想到宋父对他又打又骂,不禁赌气道:“小妹与那张蕴璋如何,自有爹爹和后娘去计较,你我只看戏着吧。”
王氏看宋继祖像个缩头龟似的始终不肯正视问题,气急道:“芷兰如今己是11岁的大姑娘,没几年就要及笄说亲,嫁妆也当开始置办了,汀兰不过小芷兰1岁半,办完芷兰的事紧接着便要办汀兰的,这些事儿都近在眼前,你还当女儿们是刚出生呢。”
宋宛宁和张蕴璋的事她才不关心呢,要不是宋继祖见天地念叨张蕴璋会出人头地,再加上担心女儿婚事受影响,王氏才懒得掺和这事。
宋继祖见王氏喋喋不休,忍耐道:“我们又没分家,嫁妆自有公中来出,你着急个什么劲。”
宋继祖不说还好,一说王氏更气恼:“家里的事一向是大房把持着,堂姐出嫁虽有千两嫁妆,公中不过出五百两,其余说是大伯父大伯母拿出来的补贴。
这还是姑姑呢,轮到我们女儿这一辈公中又能出多少。
芷兰汀兰的三个亲姑姑每人嫁妆三五千两,到她们不过十分之一,同是宋家的女儿,怎能如此千差万别?”
王氏和大堂嫂二堂嫂以及堂弟妹一起协助宋家大伯母管家理事,别看大房三个儿媳妇时不时相互之间闹一出,对待她这个二房媳妇时倒是团结起来排挤她,怪只怪宋父只生了宋耀祖这一个儿子,难免孤掌难鸣。
大伯母一共有西个女儿,如今己经嫁出去三个,每个大房补贴五百两,说是大伯父的体几和大伯母的嫁妆,但是大房把持家私这么多年,捞的油水数都数不尽,还这么防着她生怕她去分一杯羹,王氏难免气愤。
宋继祖低着头道:“宋毓秀、宋钟灵和宋宛宁的嫁妆公中也不过拿出来五百两,其余都是继母的私房。”
宋继祖和王氏平时花用起来颇为大手大脚,可是除了应有的分例以及祖母、宋父的补贴,这对夫妻也没其他进项。
因此这成婚后的十多年来他们将宋继祖生母和王氏近两千两的嫁妆几乎花用了干净,待到要给女儿置办嫁妆时就只好两眼一抹黑了。
王氏暗暗想,既然宋家榨不出油水来,不如从继母那里想想办法,便道:“嫁到宋家便是宋家人,一家人何必分那么清?
柳氏虽是继母,但是芷兰汀兰也叫她一声祖母,她难道就忍心看着芷兰汀兰没有嫁妆嫁不到好人家吗?”
王氏想起宋宛宁出嫁时的盛况,想起那百子千孙被上的刺绣,想起那嫁衣上的冰梅纹,还有那些宅屋店铺,家具器皿,金银首饰,大副的黄花梨双面绣屏风和两大箱满满当当的织锦布,都是柳氏继母历年来积攒下的私房以及两个大姑子的添妆。
宋毓秀和宋钟灵是双胎而生,柳氏自小就送她们去学刺绣织锦,两个大姑子也不负众望学有所成,宋毓秀的一副九品莲花观音刺绣相曾卖出六百两银子,而宋钟灵的红金冰裂梅花纹锦和蓝底描金冰梅纹锦往往一匹难求,价值百金。
宋宛宁虽然不会刺绣织锦,但她和柳氏继母一般极善经营,身家颇厚。
还有继母的酒楼,易水县鼎鼎大名的易水楼外楼,说一句日进斗金也不为过。
若有继祖母和三个亲姑姑为女儿们置办嫁妆,不知会如何丰富。
王氏越想越兴奋,心中止不住地火热,叮嘱宋继祖道:“你也去父亲那儿说说咱们的艰难,芝兰汀兰没有嫁妆如何嫁的出去,父亲如果愿意为她们置办嫁妆料想继母也不敢反对。”
宋继祖听到婆娘要算计继母出嫁妆,还要自己去冲锋陷阵,怒道:“柳氏做生意锱铢必较,一身的铜臭气,和我们又不亲,还有三个亲女儿在,她的私房自要留给亲生的孩儿,怎么会拿出来给芷兰汀兰办嫁妆?
你做什么白日梦?
还不如去问问祖母,祖母一向疼爱我,必定肯为芷兰汀兰添妆。”
王氏诉苦:“大房三个堂兄弟三个堂姐妹娶妻出嫁,再加上我们成亲,祖母不知补贴了多少,现在能剩下多少私房,而且大房还有个堂妹未出嫁等着祖母添妆呢。
更何况大堂哥二子一女,二堂哥有二子,三堂弟一子一女,大房加起来就有七个孙儿孙女。
我们也有三子二女,祖母那些私房可够分?”
宋继祖听到这,找祖母出女儿嫁妆的心思歇了大半,可是家里还没分家,女儿嫁妆只能仰仗公中,想到要拉下脸去找他从来看不起的继母出嫁妆,这幅画面他想都不敢想,只能装作低下头出神不发一言,任由王氏在那说个不停。
宋耀祖的生母大王氏是王氏的亲姑姑,王家防备柳氏至极,连带着宋耀祖也被影响着认定柳氏不安好心。
宋耀祖从小到大,从吃穿用度的小事到进学娶妻的大事,王家都要一一过问,事无巨细,有时连宋父都没法拗过他们,王家这是生怕有了后娘就有后爹。
宋耀祖王氏夫妇一向对柳氏继母不怎么恭敬,更别说亲亲热热了,柳氏所出的三个妹妹他们也从不放在心上。
王氏嫁入宋家,日子不仅比在娘家时过的好,而且比起大房的三个妯娌,她也要舒服很多。
大房的大伯母不是个宽厚明理的长辈,素来对儿媳妇们要求严苛,而柳氏因为不是亲婆婆,待他们小两口向来客气,从不要求他们晨昏定省,甚至经常会给他们分些吃食衣物首饰。
即便宋继祖有时故意给柳氏找麻烦或者为难小姑子,柳氏也不会迁怒于她,这种时候王氏一向息事宁人,装作看不见听不到。
说来也是可笑,因为柳氏对她和善,不是个刻薄人,反而让王氏生出了一些额外的期盼,比如希望柳氏给她的女儿办嫁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