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三章
郭皇后坐在一旁发了会儿呆,起身回了寝室。
打开自己的百宝箱,拿出砂纸和水晶片继续打磨。
夜深了,赵祯连续打了几个哈欠,才不舍的放下手中的书,起身去寝室休息。
郭皇后己经睡下了,赵祯脱了外衣,上床躺下,一会儿就睡着了。
次日午后,郭皇后坐到书案前认真的画着,赵祯则躺在一旁的榻上看书。
赵祯又看完了一本,合上书,坐起身来,见郭皇后低着头在认真的画着,起身走过去瞧一瞧。
见郭皇后搁下手中的笔,赵祯开口,“你画的好仔细,一天画不了几张吧?”
“嗯,一天最多画西五张。”
郭皇后微笑回答。
“一本书你要画很久吧?”
“嗯,快的话也要一个月的时间。”
“你能坚持这么久,真是好厉害。”
“因为喜欢,我听说官家也是坚持练字的。”
赵祯点了点头,“嗯,我基本也是坚持每天练字,我看你的字也挺好的,应该也有练字吧。”
“有练字。”
“你除了画这些还有做小玩意儿,还喜欢什么?”
“我喜欢的东西可多了,喜欢骑马,打马球,喜欢……”“你喜欢骑马,打马球,那等明年春天可以一起打马球。”
“好。”
“我听大娘娘说,你筝弹的很好,还会唱歌。
你画累了吧,要不弹首曲子休息一下。”
“筝今日就不弹了,我清唱一曲好了。”
“好啊!”
郭皇后喝了几口水润了润嗓子,酝酿一下情绪,开口唱道:“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睡不稳纱窗风雨黄昏后,忘不了新愁与旧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满喉,照不尽菱花镜里形容瘦,展不开的眉头,捱不明的更漏,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赵祯听得痴了,歌声毕,半晌才开口道:“菁菁,你的嗓子真是太好了,我从未听过如此美妙的声音。”
“谢谢夸奖。”
“你唱的是什么曲子,我怎么从未听过。”
“《红豆曲》。”
“这词也好。”
郭皇后点了点头,曹雪芹的词确实很好,好几首歌,她都喜欢。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郭皇后便低头继续画。
她画不是因为赵祯这个催更人,而是想画好之后出租给系统大人,赚积分,积分越多,自己以后的任务才会过得更好。
闲处光阴易过,五天的婚假结束了,赵祯要回福宁殿住了。
“这两本我带去福宁殿看,看完就还给你,我保证爱惜书。”
赵祯恳求的目光望着郭皇后。
“嗯,不过不许给别人看,我不想惹麻烦。”
“我就自己看,不让别人知道。”
赵祯心满意足的捧着书,朝郭皇后挥了挥手,转身离开。
郭皇后见赵祯远去,收回视线,低下头继续画。
晏殊来给赵祯讲经,赵祯听完课,与晏殊讨论了几句,然后拿出八音盒与两个发条玩具展示给晏殊看。
“先生去过不少地方,可见过这样的东西?”
晏殊摇了摇头,“臣不曾见过,官家这是从哪里得来的?”
“这三个都是皇后送给我的,是皇后做的。”
“看来娘娘很是心灵手巧。”
“我就是觉得皇后太过心灵手巧了,不像一个十二岁的人,她不但会做这些小玩意儿,她还会写故事画画,她说是听旁人说的,但听旁人说怎么能记忆力那么好,都记下来?
并画下来。”
“什么样的故事?”
晏殊问道。
赵祯拿出书,“先生请看。”
晏殊看了几页,感觉故事很吸引人,画的也很不错,确实不像一个才十二岁的人的手笔,不过兴许皇后早慧。
“官家如何看?”
“我想听听先生的看法。”
赵祯又把问题抛给了晏殊。
“臣以为娘娘早慧,或有着极好的记忆力。”
“若是早慧,之前京中怎么没有什么传言?”
“这个臣也不清楚。
官家是怀疑娘娘的年龄?”
赵祯摇了摇头,“年龄肯定没有问题,就是有时候感觉她心智很成熟,有时候又感觉她像个孩子,活泼开朗,心思纯良。”
“娘娘可能某些方面早慧,不愿意展露于人前,但实际还是一个十二岁的人。”
“兴许就是如此。”
赵祯点头,就这样说服自己打消了对郭皇后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