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正是换掉了带血的绯色衣袍的玄清,为了防止被人认出,他带上了斗篷,进入客栈,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温暖的香气,仿佛它在述说着客栈的故事。
客栈内的烛光昏黄,角落里传来淡淡的古琴声。玄清随意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清茶。他的心情沉闷,想着叛离宗门的种种压力,现在整个修仙界可能已经知晓自己的入魔与叛逃,可能整个修仙界都在追杀自己,玄清陷入了对未来的迷茫。
正在这时,一群下山修行的修仙人士进入客栈,谈笑声渐起。玄清心生好奇,悄悄倾听着他们的谈论。山下的传言此起彼伏,有关修仙大陆各处的风云变幻、宝藏传说,无一不牵动着玄清的心。
其中,一则传言尤为引人瞩目。有人说,在北方的峡谷深处,藏匿着一座神秘的古庙,内含着逆天之力。
听到这个传言,玄清心中充满了失落,作为天下第一宗门的继承人,又从小在凌家这种修仙大族长大,对于这些传言,他早见怪不怪了,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这种新奇的传言充满向往。
然而,随着江湖人士的谈论渐深,玄清的脸上逐渐充满了疑惑。一些关于他和好友凌禹的传言也渐渐传入他的耳朵。江湖中流传着有关两人关系的各种猜测,有的说他们是修仙界双璧,有的则传言两人间似乎有着不寻常的恋情。
在那个天才遍地走的时代,玄清与凌禹宛如异军突起,他们十五岁那年第一次参加宗门大比,一战成名,从此奠定了少年天骄榜的第一第二。
玄清和凌禹的名字如同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修仙界。他们的友情似乎成为了众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关于两人之间是否有着超越友谊的感情,更是引发了无数猜测和议论。
而在这样一家小茶馆里,几位修仙者围坐在一起,抿茶品酒,悄悄地议论着这段传说中的友情。一位长者抿了一口茶,眼神深邃,开口说道:“听说玄清和凌禹的交情源远流长,多少年来一直如兄弟一般。但最近,他们的关系似乎有了些微妙的变化。”
一名年轻修仙者忍不住插嘴:“我曾亲眼见过他们同行,凌禹总是在玄清身边,两人之间的默契简直令人羡慕。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爱情吗?”
长者笑了笑:“年轻人,江湖事多变,不能轻信传闻。玄清和凌禹的关系或许只是一场修仙路上的良友情谊,不必过于臆测。”
突然,一名年轻女修仙者插嘴道:“但我曾听闻,有人在深山中看到过他们暗中交换誓言的场景。这岂不是说明了他们之间确实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
另一位修仙者微微一笑:“这些传闻未必可信,或许只是别有用心者故意制造的谣言。玄清和凌禹乃是修仙中的佼佼者,他们的每一个举动都会被放大解读。”
就在他们纷纷表达不同看法之际,一位神秘面纱的女子缓步走入茶馆,落座于角落。她神情淡然,却散发着一种神秘的气息。其他修仙者纷纷侧目,好奇地瞧着这位突然出现的女子。
女子抿了一口茶,淡淡开口:“你们对于玄清和凌禹的关系似乎兴趣盎然啊。”
一位修仙者疑惑地问道:“你是谁?为何对这段关系如此关心?”
女子微微一笑:“我只是个过客,但对于真实的事情总是充满兴趣。关于玄清和凌禹,或许你们都有所疑虑。不如,听我为你们揭晓真相。”
玄清闻讯抬眼看去,不过一眼,赶紧低下了头,内心暗叫不幸,是大师姐啊啊啊啊啊!
玄清的大师姐,南宫绪,也是玄天宗的大师姐,是玄清父亲座下大弟子,也是从小看着玄清长大的。
虽然大师姐看着年纪轻轻,但是只有玄天宗的人才知道,大师姐超严格,要求超高的,而且绝对是“严以律己,严以待人”的代表。
修仙者们纷纷侧目,期待地望向那位神秘女子。女子缓缓说道:“玄清和凌禹的关系,是一种超越血缘的情谊。他们在修仙路上相遇,携手经历了生死,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但这感情,并非世俗意义上的爱情,而是一种精神上的契合。”
“他们心灵相通,彼此成就。这并非爱情,却胜似亲情。在修仙的道路上,找到一个可以互相依托的伴侣实属不易。他们之间的默契和扶持,只是一种真挚而深厚的友情。”
修仙者们闻言默然,似乎对于这个解释既有些出乎意料,又似乎有些释然。神秘女子继续说:“修仙者之间的情感,无法用尘世的标准来衡量。他们或许不需要言语,却能心领神会;或许不需要承诺,却能共度一生。”
她的话语在茶馆中回荡,修仙者们陷入了沉思。或许,玄清和凌禹之间的关系,真的不是那么容易被世人理解。江湖传言或真或假,但真相往往隐藏在每一个修仙者内心深处。
玄清哑然,原来在不知不觉间,他和凌禹在众人眼中已经变成了这样吗?原来他和凌禹的感情也已经成为别人艳羡的,似乎只有自己还觉得,和小时候一般无二。
“啊啊啊,磕死了,磕死了!”声音从一位小姑娘口中传出,看样子她是在和自己的小姐妹谈论,不小心说出来口。
看到众人都扭头看她,小姑娘害羞的低下了头。于是,众人又听到相同的声音,只是声量略小:“尴尬死了,尴尬死了,但是真的很好磕啊。”
少年竹马,一起长大,一起修行,他们真的没有在一起吗?没有人知道,但是这不妨碍众人脑补。
这让玄清感到有些错愕,他一直以来都是将凌禹视作亲如兄弟的好友,而江湖的猜测却似乎在揭开一层他们之间未曾察觉的面纱。玄清不禁思索起两人之间的关系,难道真的有着不寻常的东西吗?
正当他陷入矛盾和疑惑之际,客栈内传来一阵琴音,一位扮着白衣的琴者走入客栈。他看似年轻,但眼中却透露出深邃的智慧。琴声悠扬,宛如清泉流淌,让人心旷神怡。
这位琴者渐渐引起了玄清的注意,他似乎能洞悉人心。琴声停下后,他走到了玄清的身边,微笑着说:“年轻人,江湖风云变幻,传言无常。但真相往往比谣言更为曲折。”
玄清抬起头,望着眼前的琴者,心中充满了疑问。琴者继续说:“你是不是也对传言中,玄清和那位好友的关系感兴趣?”
说完,琴者挥袍坐了下来,将手中的琴安置在另一位置后,颔首对玄清道:“我就知道有人和我一样对他们感兴趣!”
玄清看着对方如此自然与熟稔,还以为是自己忘记了是否曾与对方结识,疑惑道:“你是……?”
琴者打发走了上来询问的客栈小二,笑着说:“叫我小天就好了,刚才我点了酱牛肉,你要吃吗?”
玄清内心无语。
小天看了看周围说:“仙友,你是在逃亡吗?要不我给你指条明路?”
小天指了指他的黑色斗篷,表示:“别穿这个到处走,除非你想高调做事,你没看到大家都是正常打扮吗?我刚才一进来万众瞩目就是你了”
玄清傻眼,他以前下山都是凌禹负责一切,他只负责吃喝玩乐,这个斗篷也是很久以前放在储物戒中的,他只是随手拿出来用了。
小天继续说:“看的出来,你很迷茫,但是少年,你先不要迷茫,在大方向无法确定的情况下,想好下一步该干什么就好了。你想好下一步该干什么了吗?”
玄清微微一愣,没有回答。小天却仿佛看穿了他的内心,继续说道:“修仙的路上,友情、爱情,亲情,甚至是陌生路人,都有可能是修行中的一部分。不要被外界的言语所左右,要坚定自己的心。”
在小天的启发下,玄清的心情逐渐明朗起来。他明白了,修仙之路上不仅是个人修炼的旅程,也是与他人共同成长的过程。而关于他和凌禹的传言,只是江湖风云中的一抹波澜,不值一提。
玄清心中豁然开朗,决定不再被外界言语所困扰。他对修仙之路充满信心,对与凌禹之间的友情更加坚定。在这座古老的客栈里,玄清领悟到了修仙之路上的真谛,决定继续前行,不畏艰难险阻,迎接未来的挑战。
在玄清斗志昂扬的朝着北方继续走去时,小天看着他的背影笑道:“哈哈,小傻子,又被我蹭到一顿。”
可怜的玄清此刻并不知道,刚才还在开导他的小天,此刻正在大快朵颐,还在心中暗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