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烧退了吧?”
“孩子要是不烧了,就快醒了!”
一个方方正正的农家小院,三间瓦房,坐北朝南,冬暖夏凉,东边是一间灶火间,西边有两间平房,房顶在秋收时节可以用来晾晒玉米、大豆、芝麻。这是个河南农村常见的人家,有一个板板整整的大门楼,下雨天避雨、说闲话、干农活,靠边挖一眼红薯窖,这是家家必备的,在门楼靠西边,下雨不往窖里落,上面用两根粗木头做成十字交叉,穿上铁环,加上锁,防贼!谁家不种两亩红薯地呢,秋天收了红薯,存在窖里,能吃到开春!
进大门右手三十米是个大粪坑,别误会,是用树叶子、庄稼秆、杂草等浇上水,沤上一个冬天就是上好的农家肥!勤劳的人家天擦亮就去路边、田地头上捡些杂沫子,鸡鸭鹅的粪便堆在粪坑里,捂住充分发酵,来年田地里就不愁没有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所以看一家人勤不勤,要看他家粪坑满不满,这是重要一项!
此时,小院里站着几个人,在询问家里孩子的病情。三间瓦房,中间是堂屋,做客厅,两边各有一间耳房,是卧室。
在西耳房的小床上,躺着一个小女孩,约莫五六岁,闭着眼睛,小小瓜子脸,微微有些潮红,床边有位三十六七岁的女人把手敷在孩子脑门儿上,看她眉目开始舒展,又长出了口气:“不烧了,不烧了!”转头朝外说:“她香婶,她烟婶,退烧了,应该一会儿就会醒!”
说话间,床上的小女孩慢慢睁开了双眼,看清眼前的人,突然愣住,看上去呆呆的,旁边的女人松了口气:“心疙瘩,妈不让去河边玩,咋不听话?还跳水里?全身都湿透了,忘了五队***文站在河里淹死了?他都十五了!你亏得烧退了,以后不敢去了吧?”说着把闺女搂怀里,拍拍后背。小女孩依在妈妈怀里,又闭上了眼。
在床尾,坐着一位老太太,约莫六十多岁,面似银盆,悬胆鼻,微垂的眼角,眼线很长,头发一丝不乱梳在脑后,盘成圆髻,叉一根银簪,身穿牙白色半襟阔袖衫,盘一字直扣,简洁大方,好一位仪态端庄的老太太!
此时看到孩子又闭上眼睛,就轻拍了妈妈肩膀:“孩子刚退烧,让她再睡会儿吧,给她做碗疙瘩汤,好消化!”
“好好!”妈妈说着,轻轻把孩子放在枕头上,又对老太太说:“娘,那你看一会儿!”说完,风风火火去了灶间,添锅做闺女爱喝疙瘩汤去了。
大家一看孩子醒了,都放心的各回各家,毕竟是晚饭时间。
屋里只剩下床上的小女孩和床尾的老太太!
小女孩再一次睁开双眼,打量四周:这间耳房也就七八个平方大小,放两张床,一张五斗橱,一个衣柜,除此之外,就剩余走路的过道了。小女孩一眼认出,靠窗的床是姐姐的,现在躺的是自己和姥娘的。
姥娘!
小女孩立马看向床尾的老太太,四目相接,小女孩看到了小时候记忆里还很年轻的姥娘,吃惊的抬起自己的小手盯着看了许久,而后得出结论:她玉玮旎被人从十五楼推下来,摔死后回到六岁了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