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
摄政王匆匆赶到太后寝宫,但事情跟他想的有些不一样。
此时太后正在跟皇帝皇后唠家常,摄政王见此情形悬着的心放下来一半。
“母后,你怎么样了?”
摄政王请过安,握着太后苍白瘦削的手担忧问道。
“哀家没事,就是头风症犯了,吃了周太医的药方,好多了。”太后看着多日不见一脸担忧的摄政王,心里很安慰。
“周太医医术了得,但母后也要多注意身体。这次儿臣专门从边疆给母后带回来一批上好的补品,望母后保重身体,儿臣在外也放心。”
“哀家知道了!让皇儿担心了!什么时候变得跟你皇兄一样啰嗦了。”太后佯装不耐烦,实则心里别提多高兴。
她的好皇儿要是能乖乖娶妻生子多好啊!
“辰弟也是关心母后,他可从来没这样关心过他的皇兄呢。”一旁的皇帝表示心里委屈,他这个当哥哥的在弟弟心里真的一点家庭地位都没有。
“哼,他要是真的关心哀家,就该早日娶妻,多生几个孩子,热热闹闹的,哀家才真高兴。”太后恨铁不成钢剜了摄政王一眼。
“母后说的是,辰弟年纪也不小了,是该选妃了。”
皇帝帮着太后唱戏,看了一眼皇后,皇后了然。
“皇叔可有心仪之人?若没有,本宫这里倒是有京城所有名门闺秀的画像,皇叔看看有没有入得了眼的,挑几个进王府,也好早日安好后宅。”
皇后说着贴心地让侍女呈上来厚厚一沓画像。
摄政王扶额。
“母后,皇兄,若没有什么事的话,我先回军营了。”摄政王转身欲离开。
“哎哟,疼!脑壳疼!锦绣,快扶哀家回去躺下,皇帝,你回去给哀家准备后事吧。这日子没法过了。”
太后颤颤巍巍站起来,锦绣扶着她朝寝殿走去。
摄政王无奈跟在后面,皇帝则让人传了太医。
不一会儿,周太医来了,给诸位上位者请安后立即为太后诊脉。
“周太医,太后怎么样了?”皇帝担忧问道。
“回禀皇上,太后忧思过重,头风症复发,肝脾火旺,气滞于心,宜心宽静养。待老臣给太后开一疏风理气的药方,每日按时吃药,若无烦扰之事干扰,太后凤体可安康。”太医据实回答。
“儿臣知错了,望母后恕罪。”摄政王乖乖跪在太后床前认错。
“你知错?那哀家让你早日娶妻生子,你怎么不听?”一提起这件事,太后就气上心来,连连咳嗽了几声。
“儿臣但凭母后做主!”
摄政王心一横,该来的总会来。
如果能让他的母后开心点,身体好一些,让他娶个王妃又如何?
“把秀女的画像给摄政王拿过来。”太后可不上甜言蜜语的当,她要趁现在的机会把摄政王的婚事完全敲定下来,省的他过后又逃开。
摄政王随意翻开那些秀女画像,百无聊赖之际,看见了一张熟悉的脸。
是她?
每次宫宴都躲在角落里啃螃蟹的女人?
想到每次宴会别的女人不是强行出头附庸风雅就是阿谀奉承溜须拍马,他看着无趣得很,甚至心生厌恶。而那个女人从来不是在吃就是在喝,甚至连吃带拿,摄政王想起来就觉得好笑,嘴角微微上扬。
然而这一幕却被精明果敢的太后抓住了,忍不住狐疑是什么样的女子,竟然使得他那不苟言笑的皇儿笑了?
太后真想一把夺过来画像看看。
“那就她吧!想必是个有福之人,叫什么名字?”
太后金口一开便打断了摄政王的回忆,他看了一眼画像旁边的字,随口说道:
“顾无忧。”
“顾无忧?”太后对此女没有什么印象,倒是对皇后娘家丞相府的嫡次女姜悦儿印象颇深。因为姜悦儿经常借着皇后的名头来看她这位老人家,说是陪太后说话,十句有八句却是在打听摄政王,福宁宫上上下下并外头看门和扫洒的太监丫鬟无人不知丞相府的嫡二小姐喜欢摄政王。
“太后,就是顾大将军的胞妹,喜欢吃大闸蟹的那个!”皇后憋着笑道,想起那丫头每次宫宴只顾埋头吃螃蟹的样子就觉得好笑,有一次她实在忍不住笑场了,不得不跟太后说一嘴。
“噢,是那丫头啊!听说她喜欢吃大闸蟹,让御膳房做几笼随哀家的懿旨一同送去将军府吧!”
太后发话了,众人纷纷贺喜,大闸蟹和太后懿旨也在半个时辰后送进了将军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