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驾刚刚离开阳城城门,就见数万将士跪在地上,口中大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宋驾大喊:“不必了!我这不还没当皇帝吗?”
赵飞燕听后,开玩笑地说:“明寺,以后我是不是要叫你陛下了。”
宋驾回应:“哎,不必不必,掌山哥,都是兄弟,不必注重上下级。”
隆化安问:“明寺,何时登基呢?”
宋驾摆摆手说道:“先压一下,压一下。”宋驾自己不知道这个天下自己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管理,毕竟创业难,守业更难。就像一棵大树长成需要十年,但砍倒不需要几分钟。
宋驾上马说:“先回都城吧,母后应该已经知道阳城被攻下了。”
“全军上马!回城!”隆化安说道。
赵飞燕问:“话说,明寺你,为什么要压一下呢?”
宋驾回道:“因为如果我登基了,那么阶级就会差太大了。”
赵飞燕想想,突然说:“那么把阶级权力调整一下不就行了吗?”
宋驾突然灵光一闪,手搭在赵飞燕的肩膀上,欣喜若狂得说:“掌山哥!你真乃卧龙转世啊!”
“报告!到荆州了!”阳城和荆州之间仅仅30里,荆州边界是司歌城,发现司歌城就等于进入了荆州。
司歌城是华夏除了江南外最有才艺风气的城市,这里连城墙都没有,贯彻一个长江分支。传说离城三十公里都可以听到城中琴声。
接下来几万将士进入了司歌城,把所有将士安置于军营。宋驾找一个屋子之后叫报信兵把赵飞燕和隆化安叫过来。
“哦对了。”宋驾招手又说道:“去找找上官令,那个丫头应该在司歌城江教区的三思书院。”
上官令,字缘生,本来是宰相的,因为顶撞宋驾的母后差点被判死罪,宋驾虽然保住了她,可上官令被罢官了。于是上官令就在司歌城开了一个书院自己当院长,不上课时就去喝酒、打麻将、作诗。
大梦初醒,又见乱世。
百姓惊醒,只愿太平。
上官令刚刚写完诗,就喝起了酒。
报信兵经过多方打听,找到了上官令的位置。发现这个地方是书院,门口是绿砖门。刚刚进门,就看见一个长相倾国倾城却又有豪迈之气,穿着一身书生服的女子正在书案上作诗喝酒。
“请问是上官宰相否?”报信兵问。
上官令喝完酒,把酒壶一放,她看看报信兵,就突然倒在桌子上,眼睛一闭,但突然听到了:“zzzzzzzz”。
“额……上官先生。”上官令眼睛微微睁开,又迅速闭上:“zzzzzz”。
“上官大人!”上官令打了一个哈欠,之后躺在了地上,又继续睡。
报信兵没办法,他叫不醒上官令。只能把宋驾叫过来了。
宋驾听闻,就直接骑马前往,看见上官令还在睡觉。直接走过去,对上官令说:“醒醒,丫头,我来了。”
上官令终于醒了,打了一个哈欠,之后伸了个懒腰,站了起来。
上官令懒散着对宋驾说:“明寺啊,你终于来了,怎么说,给官还是干嘛?给官不干,其他的事干完我就走。”
宋驾回道:“不让你当官,你知道我已经统一华夏了吗?”
上官令又说:“不知道,知道了和微臣又有何关系?”
宋驾说:“我希望你可以帮我出一个法子,让现在华夏的阶级差距缩短。快点,掌山哥和太精已经在等了。”
上官令说:“行行行,臣遵旨。”
上官令慢慢出了书院,之后突然一步跳上了屋顶,一栋栋房子地跳。
宋驾问:“你何时学的轻功?”
上官令说:“你不要以为我们这群学礼之士只动脑子,太白的剑法在大唐都举世无双了。”
不一会儿,四个人都齐聚一堂。
“好,我说一说,我希望成立什么天下,我希望皇帝分散一些权利,但权力仍然最大,这些权力分给大臣和百姓。”
上官令问:“你想要多少权力?”
宋驾说:“五五分吧。”
赵飞燕立马反驳:“那不行,这样过几年政权就会动荡了。”
隆化安说:“你这就有点愚笨了。”
宋驾说:“确实,其实我的权力最大,但这样无法体现剩下分的权力了。”
上官令说:“你要通过商议?”
宋驾笑笑,说:“善,我成立一个新机构,和会。分为两大和会。上和会和下和会,下和会提出决策之后,投票选择是否通过这个才策。之后选出百姓在上和会决议,上和会有官员,选出来的官员和百姓人数一致。如果官员全票否定,百姓全票通过,就把这个决策上交到我们这里选择是否实现。”
上官令问:“那有个问题,这不需要上报,那么胡搞瞎搞该如何?”
“所以分地方和会和朝廷和会。地方和会每年新年一次,如果决策出现了问题,那么就上报朝廷后批准再调整。朝廷和会皇帝决定了就开。同时我还要重新使用一个机构,大理寺。”
上官令问:“要那个干嘛?查***吗?”
宋驾站起兴高采烈得说:“丫头还是你懂我。”
上官令又说:“何时登基?”
宋驾说:“回去就登基!还有!我要……”
上官令打断说:“不干,我现在不知何等舒服。睡到自然醒,吃到肚抽筋。”
宋驾说:“好吧,再会,我先离开了。掌山哥,太精,走。”
赵飞燕此时说:“对了,陛下,我想回一趟家乡,把我娘接回来。”
宋驾回答:“行吧,我和太精先回长安了”
于是三人暂时分道扬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