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多日没有吃饱饭的七兄弟,蹲坐在火堆旁,一个个手上的血迹还没有洗干净。

“烨哥,就这么烤着吃?”

李烨点点头,“咱们没有锅,这老虎如果不是被猎人的夹子伤到了大血管,也不会流血过多,咱们也没有机会。”

“烤着吃就行,天气很热,也放不了太久。”

其实李烨还想说,就算是煮熟了吃,这老虎肉也没有那么好吃啊。

可对于七兄弟来说,有肉吃就是好事啊,管那么多干嘛?

没有盐,没有作料,什么都是难事。

应天附近很少会有盐贩子来,毕竟这里锦衣卫太多,稍有不慎,脑袋就没了。

锦衣卫可不是那种能讲道理的人,私盐贩子,本就是最为暴利的所在,应天府之中,多少人盯着呢,自古盐铁只有官家可以销售,明太祖朱元璋当时就跟盐贩子张士诚干架,才有了后面的大明朝。

干巴巴吃肉也不像回事啊,李烨坐在一旁,指挥着不爱说话的杨六郎翻着木架子,自己则是带着洪大郎,田二郎,李三郎在破庙周围寻找可以用的花椒一类的东西。

李烨在家也不经常做饭,对于花椒,八角,胡椒一类东西,其实并不了解,更何况,小山上,一切都是原始状态。

“大郎,你们认识八角,花椒,茱萸吗?”

茱萸,就是用来代替辣椒的东西,辛辣,一般情况下,没有人会主动去吃这玩意儿。

花椒和八角,则是历史悠久了。

“烨哥,这叫什么话,俺们当然认识啊,嘿嘿,那不就是茱萸么,咦?还有花椒?”

一时间,李烨开始笑了起来,既然有了花椒和八角,那就简单了。

没有经过晾晒?没关系,直接在火上烤就行了,反正现在条件不允许,能像模像样把这一顿肉吃了就行。

站在山坡边上,脚下是清晰可见的天印湖,从上面往下看,就像是看着一汪深邃的眼睛。

往另一边看去,则是古朴的寺庙在山中伫立,看似沧桑,却人气十足,正是下定林寺。

采集完花椒八角茱萸一类的作料之后,洪大郎有些好奇,小心翼翼在李烨耳边低声问道:“烨哥,你是怎么知道那老虎有些虚弱的?”

李烨神秘一笑,“你想一想啊,若是老虎不虚弱,你我二人想要靠近那破庙,是不是会很危险?”

洪大郎点点头,毕竟只有十五岁,满脸都是好奇。

“那咱们都靠近了,老虎还有没有必要发出吼声,把咱们吓跑?”

洪大郎恍然大悟,疯狂摇头。

“这就对了,说明它在威慑我们,保护领地,你品,你细品。”

洪大郎也不憨,从小到大没少上山打猎,李烨这么一点,顿时他就明白了其中的道道。

保护领地的事情,在众人还没有靠近的时候,老虎就可以干,一头成年老虎的领地很大。

而等到众人到了门口,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此时的老虎,只会伺机待发,直接将猎物拿下。

唯一的可能就是,老虎很虚弱,无力保护自己的领地,只能吓唬人。

洪大郎看李烨的眼神更加崇拜了。

“烨哥,你真厉害,俺总感觉你好像什么都知道一样。”

“上次俺们偷那乡绅的粮食的时候,你就说可能是陷阱,俺们一开始还不信,后来被人抢了先,那些人果然被抓了,一个个被打的皮开肉绽的。”

李烨没有回答,而是径直走向了破庙里面,抬眼望去,整个破庙里面就没有一处地方适合人住。

墙头低矮,高低起伏,如同老迈的人嘴里的牙齿,摇摇欲坠。

不大的小院子里都是杂草,春来草长莺飞让这里的杂草充满了生命力,足足有将近半人高的,甚至还有一人高的。

唯一一间房屋里,冷冷清清,一股发霉的味道在空气中飘荡,迎面看到的佛像,早就爬满了蜘蛛网,被雨水冲刷的泥塑,已经看不清楚佛像长什么样了。

李烨淡淡一笑,“大郎,这佛像拆了吧,正好用来和泥,找些茅草,可以修补屋顶。”

一听到拆佛像,洪大郎有些忐忑,“烨哥,这不好吧,这会不会对佛祖不敬啊……”

李烨淡淡一笑,朝着残旧的佛像拱手:“今日取佛像之身,造安家之处,都说万物皆可成佛,今日一身泥塑救苦救难,便已成佛。如此,多有得罪了。”

洪大郎看着李烨的行为,一脸呆滞,这操作可以?这就行了?这样佛祖就不会怪罪了?

“快点干活吧,天黑之前,这些事情要搞定!”

……

应天府,雨花台,朱允炆高座楼阁之中,今日大礼成,一切尘埃落定。

先皇驾崩,新皇登基,一切顺理成章。

雨花台这一栋阁楼,是朱允炆从小到大最喜欢的地方,登高远眺,视野极好,自己父亲英年早逝之时,皇爷爷给自己修建这一处静谧之地,就成了朱允炆登高远望,心烦意乱之时来的场所。

雨花台人烟稀少,刚刚登机的朱允炆看着眼前的夕阳,心里面五味杂陈。

“朕真的要走到这一步吗?”

朱允炆身边没有任何人,甚至连太监都没有,他自言自语的时候,不担心任何人听到。

皇爷爷给他留下了三个人,他的老师方孝孺,他敬重的翰林黄子澄,还有兵部尚书齐泰,这三个人,朱允炆敬重归敬重,但心里面还是有一些嘀咕的,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儿。

“黄子澄和齐泰建议削藩,朕应该怎么做呢?”

思虑之下,朱允炆感觉脑袋要炸了,毕竟自己才二十一岁,稀里糊涂怎么就成了皇帝呢?皇帝本应该是自己的父亲才对嘛!

就算不是自己的父亲,也得是自己的叔叔们啊,二十一岁的男人,尤其是生在皇家的男人,绝对不是历史书里写的那么乖巧。

此时的朱允炆,满脑子都是喝酒,女人,当然,还有担心自己那些叔叔们进京。

“来人。”

“在。”

“朕明日要去定林寺祈福!”

屋外沉默了。

“是。”许久之后,一声铿锵有力的回答声传来,朱允炆这才缓缓点头。

新皇帝是敏感的,第一次当皇帝,总是会很在意手下人的臣服程度。很明显,屋外的人也知道,于是先让皇帝满意才对。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