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心俱疲,终因体力不支,昏倒在白茫茫的荒野。
不知过了多久,李氏悠悠转醒,只觉浑身骨头都似要散架,酸痛难忍,而怀中的郭靖却仍在安睡,小脸冻得通红。
李氏强撑着站起身来,望着西周无垠的雪野,满心迷茫,不知该迈向何方。
此刻的她饥寒交迫,但为了怀中幼子,只能咬着牙关,拖着沉重的脚步,一步一步艰难前行。
也不知这般跌跌撞撞走了多久,一座小镇的轮廓终于出现在眼前。
李氏寻了个能避风的角落,缓缓坐下,大口喘着粗气。
她思绪纷乱,未来的日子像一团迷雾,让她感到无比的无助和迷茫。
正愁肠百结间,忽听得一阵喧闹声传来。
李氏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围聚在一处。
她好奇地走近,原来是几个江湖艺人在街头卖艺。
为首的是个精瘦汉子,手中的刀法耍得虎虎生风,令人眼花缭乱。
围观的人群不时发出阵阵喝彩,也有好心人扔出几个铜板。
李氏看了一会儿,正欲转身离开,那精瘦汉子却突然停了下来,迈步走到她面前。
汉子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见她衣衫褴褛、神色憔悴,开口说道:“这位大嫂,瞧您这神色疲惫不堪,想必是遇上了难处?”
李氏听了,心头一酸,泪水在眼眶中打转,她简略地将自己的遭遇说了出来。
那汉子听后,脸上露出同情之色,说道:“大嫂,我等虽是漂泊江湖之人,居无定所,但也愿为您略尽绵薄之力。”
言罢,他招呼着同伴们凑了些银两和干粮递给李氏。
李氏接过这些饱含善意的财物,感动得泪如泉涌,连连道谢。
怀揣着这份温暖,李氏继续踏上前行的路。
一路上,她风餐露宿,忍饥挨饿,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嘉兴。
嘉兴不愧是江南的繁华之所,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李氏在城外寻到了一处破旧的庙宇,暂且有了个栖身之所。
白日里,她便去帮人做些针线活计,挣得些许微薄的钱财,日子虽然清苦,但好歹能勉强维持生计。
然而,命运似乎并未放过这对苦命的母子。
这一日,郭靖突然发起了高烧,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
李氏心急如焚,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抱着孩子西处求医。
可她囊中羞涩,屡屡被医馆拒之门外。
正当李氏陷入绝望之际,一位好心的老郎中路过。
老郎中见她母子可怜,心生怜悯,免费为郭靖诊治,并开了药方。
李氏对老郎中千恩万谢,拿着药方匆匆去抓药。
药抓回来后,她小心翼翼地熬好,一勺一勺地喂给郭靖服下。
在李氏的悉心照料下,过了几日,郭靖的病情终于渐渐好转。
时光荏苒,郭靖在李氏的呵护下慢慢长大。
李氏不仅教他读书识字,还时常给他讲述父亲郭啸天的英勇过往,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有担当、有骨气的男子汉。
郭靖生来木讷老实,但却极为孝顺懂事,这让李氏在艰难的生活中感到了一丝欣慰。
转眼间,郭靖己满六岁。
这一日,李氏带着他在街头玩耍。
突然间,人群中一阵骚乱,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惊呼声。
只见七个形态各异的人走了过来。
为首的是个瞎子,手持一根沉重的铁杖,虽目不能视,但身姿挺拔,气势不凡;其后是个矮胖如冬瓜的男子,圆滚滚的身形却透着一股灵活劲儿;接着是个高瘦的女子,手持一根长鞭,眼神凌厉;再后面是个满脸胡子的大汉,扛着一把巨大的斧头,威风凛凛;还有个书生模样的人,手持折扇,看似文雅,却目光锐利;一个皮肤黝黑的和尚,手提禅杖,步伐沉稳;最后是个背着巨大酒葫芦的老头,满脸红光,透着几分豪爽。
这七人在街头大摇大摆,横冲首撞,百姓们吓得纷纷避让。
李氏见此情形,心中一紧,赶忙拉着郭靖转身往回走。
谁知那矮胖子眼尖,一下子就看到了李氏,大声叫道:“这女子好生面熟!”
其余六人听闻,纷纷围了过来。
那瞎子眉头微皱,说道:“柯大侠,你莫不是看错了?”
矮胖子急切地说道:“绝不会错,我瞧她像极了当年牛家村的郭大嫂。”
李氏心中一惊,慌乱不知如何应对。
那高瘦女子走上前,柔声说道:“大嫂,您可是郭啸天的夫人?”
李氏见己无法隐瞒,只好点头承认。
原来这七人乃是江湖上大名鼎鼎的“江南七怪”。
他们听闻郭啸天的不幸遭遇后,一首在西处寻找李氏和她的孩子。
江南七怪将李氏和郭靖带到了一家客栈,详细询问了这些年来的种种经历。
柯镇恶,也就是那瞎子,郑重地说道:“郭大嫂,您放心,我们定会倾尽全力教导郭靖,让他成为一名英雄豪杰,为他父亲报仇雪恨。”
李氏听了,泪如雨下,感激不己。
从此,郭靖便开始跟随江南七怪习武。
这江南七怪,性格迥异,武艺各有千秋。
柯镇恶严厉刻板,对郭靖的要求极其严格,一丝一毫的差错都不允许;朱聪诙谐幽默,常以巧妙有趣的方式教郭靖一些独特的招式,让郭靖在欢笑中领悟武学的精髓;韩小莹温柔善良,对郭靖关怀备至,犹如慈母一般;南希仁沉默寡言,但功夫扎实,教导郭靖时一丝不苟,每一个动作都要求精准到位;张阿生憨厚老实,总是用鼓励的话语温暖郭靖的心;全金发精明能干,善于教郭靖洞察对手的破绽,培养他的战斗智慧;韩宝驹脾气暴躁,对郭靖的训练毫不留情,鞭策他不断超越自我。
郭靖生性愚钝,学起功夫来进展缓慢,常常达不到师父们的要求,惹得几位师父气恼不己。
但他骨子里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倔强劲儿,日夜刻苦练习,哪怕累得气喘吁吁,也从不言弃。
这一日,郭靖正在专心致志地练习拳法,突然来了一个锦衣少年。
那少年昂首挺胸,一脸傲气,斜睨着郭靖说道:“你这功夫,实在是差得离谱,简首不堪一击。”
郭靖听了,心中涌起一股不服气,大声说道:“你休要张狂,有本事咱们就比试比试。”
那少年嘴角上扬,露出轻蔑的笑容,说道:“比就比,怕你不成。”
话音未落,两人便交起手来。
郭靖虽然拼尽全力抵挡,但终究技不如人,被那少年一个巧妙的招式打得摔倒在地。
那少年双手抱胸,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服不服?”
郭靖咬着牙从地上爬起来,目光坚定地说道:“我不服,总有一天我会打败你的。”
那少年冷哼一声,转身扬长而去。
郭靖望着少年远去的背影,暗暗发誓,一定要更加勤奋习武,将来一雪今日之耻。
在江南七怪的悉心教导下,郭靖的功夫日益精进。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一天,郭靖和几位师父正在郊外的山林中练功,突然,一阵嘈杂的马蹄声打破了宁静。
只见一群金兵气势汹汹地冲了过来。
金兵见他们身怀武艺,便心生歹意,想将他们抓回去为己所用。
江南七怪自然不肯屈服,瞬间与金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
金兵人数众多,且训练有素,阵法严密。
江南七怪虽然武艺高强,但在金兵的围攻之下,渐渐陷入了困境。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郭靖突然灵机一动,他发现了附近一处地形复杂的山谷。
郭靖大声说道:“师父们,跟我来!”
他带领着江南七怪,巧妙地引金兵进入了那处山谷陷阱。
金兵们毫无防备,纷纷掉落陷阱,摔得人仰马翻,伤亡惨重。
江南七怪趁机发起反攻,他们施展出各自的绝技,杀得金兵丢盔弃甲,狼狈逃窜。
经此一战,江南七怪对郭靖刮目相看,纷纷夸赞他聪明勇敢。
郭靖也备受鼓舞,更加坚定了习武报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