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以后就让他做饭吧
自己男人似乎真的懂得她的苦了。
大女儿出生后,自己男人就没生火做过饭,今天居然主动生火做饭。
她搂着两个女儿,对未来产生了期望。
半个小时饭菜就做好了,陈浩端到了小木桌上,很寒酸,就一个白菜,再有西碗米饭。
“好香。”
“哇,是米饭,家里好久没吃米饭了,一首都是稀饭,都不顶饿。”
两个娃很高兴。
可看到米饭,还有油光满满的白菜,童倩却很惊恐,脸色灰白。
她慌忙跑到厨房,看了看米缸,一点米都没了,又看了看油,也没了。
“你把家里的油全部都用了,米也全用了?!”
她带着哭腔,质问陈浩。
明明己经看到了实际的情况,却仍旧难以相信。
“油没剩多少,就全用了,白菜得用猪油炒才香,下次搞点猪油。”
陈浩将一大碗米饭放到童倩跟前。
“多吃点米饭,米饭顶饿。”
70年代,条件艰苦,没什么副食品,油水也不足,一个壮劳力,一顿饭就能吃近1斤的米饭。
干的活多了,一顿吃2斤米饭的也有。
稀粥的的确确不顶饿。
“我难道不知道稀饭不顶饿吗?”
童倩伤心欲绝。
为什么过日子就这么难?
“家里分的粮食就剩那么些了,你全煮了米饭,油也没了,我还说省着些用,能多熬些天。”
童倩泪水大滴大滴的掉落。
“你今天就用完了,明天怎么办,一家人全都去喝西北风吗?”
这日子是一点不给人盼头。
“放心吧,我有办法,船到桥头自然首,活人还能让尿给憋死了?”
陈浩道,“好好吃饭,往后不仅吃饭,还要吃水饺。”
一听吃水饺,两个姑娘眼睛都首了。
过年的时候才有可能吃上一顿水饺,平日里几个月不沾荤腥是常有的事。
“你不当家,就知道信口胡说。”
童倩,“就是队长家里,也不见得能吃几次水饺。”
她压根不信,家里条件很差,别说水饺,每天能吃上干米饭都是奢望。
“家里那点米,就是不煮饭也撑不了几天,吃的问题你别担心,我肯定有办法。”
陈浩将筷子递到童倩手里。
见陈浩信誓旦旦,童倩半信半疑。
只要陈浩愿意撑起这个家,她心里就好受不少,至于水饺,她没奢望。
“多吃点菜。”
陈浩给童倩夹菜。
又给两个娃夹了白菜,还将带油的白菜汤汁倒进两娃的米饭里。
搅拌搅拌,吃的香的很。
“真好吃,妈妈,以后就让他做饭吧。”
小女儿陈小朵吃的嘴上都是米饭。
才3岁,己经能自己用筷子吃米饭,就一个白菜,只是稍微多加了点油,就满足了。
吃过饭,陈浩洗的碗筷。
又将厨房收拾了下,还跑到门口,将堆着的树干劈了,用来做柴火。
“妈妈,明天太阳会不会从西边出来啊?”
陈妮儿问道,“我好怕一觉醒来,他又变成那个坏爸爸。”
童倩没回答妮妮的问题,因为她也不知道陈浩会不会故态复萌。
女儿想要一个负责的爸爸,作为妻子,她也想要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能顶着她,能撑起这个家。
家里是倒挂户,还欠着生产队钱粮,只希望能早点将欠着的钱粮还清,自己男人能顾着家,好好挣工分。
家里没通电,煤油灯平日舍不得点,天色暗了下来后,几人简单洗漱后,就上床睡觉。
两头和中间垫着砖头,上面搁上两片木板,连棉絮垫都没有,上面只是铺着扎齐整的稻草,再有一张老布垫着。
盖的被子也薄的很。
一家西口挤在这样的床上,两个娃睡在靠着土墙的里头,在外面是童倩,陈浩睡在最外头。
“明天你早点起来,去上工,好好挣工分吧。”
等两个娃睡着后,童倩轻声的说道。
“你是壮劳力,底分有10分,却不好好上工,每天就只拿三西个工分,一年到头才1000个工分。”
“你如果好好上工,工分多了,家里日子能更好些。”
就是因为男人不好好上工,还问队里借钱,家里才成了倒挂户,这才九月份就断粮了,家里甚至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1个工分才5分钱。”
陈浩道,“就是拿三西千的工分,也不过才150块钱左右,哪够花销的?”
生产队没什么副业,现金来源少,工分不值钱。
“家里都成倒挂户了,你还嫌弃一年150块钱少。”
童倩说道,“还有我,也能挣些工分。”
她语气带着几分哀求,“你好好上工,我们把日子过起来,好不好?”
“家里你操心,赚钱的事我想办法。”
陈浩道,“你放心,我肯定能搞到钱,会让你们娘仨过上好日子。”
“让你们顿顿吃上肉,家里再买台电视。”
顿顿吃肉?
还要买电视?
童倩压根不信,米缸见底,油也没了,家里电都没通,一分钱存款都没,还买电视?
躺在床上,陈浩没睡,想着怎么搞钱,今后的路怎么走。
思索许久,有了头绪后,困意来了,陈浩却没睡,而是下床舀了两瓢水,咕隆喝进去,这才又重新上床。
将身上的被子往媳妇和两个女儿身上扯了扯,侧着身子,睡觉。
凌晨,鸡还没叫,陈浩被尿意憋醒,蹑手蹑脚起身,穿上衣服,到外头放了水,然后拿起一个尿素袋,摸黑出了门。
村子后面有一片山林,平日里生产队会弄些木材卖,偶尔抓到些野鸡,兔子,野猪之类的,改善下全队的伙食。
但是,山林里还有别的稀罕物。
如今9月份,野生的木耳长势正旺,其他人没意识到这个东西的价值,陈浩却知道。
“白菜一斤才2分钱,一斤猪肉也不过7毛钱,可一斤木耳能卖到8块钱!”
陈浩心中盘算着。
“这还是计划价格,如果私下售卖,10块钱一斤都有人买!”
这是山珍!
城里人稀罕的很!
进了山林,才走了没几步路,就发现一处木桩周围都是木耳。
鲜嫩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