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细腻柔软的布料,在这个纺织技术相对落后的世界里,宛如一股清泉,吸引了不少行商的目光。
一天,一位名叫王福的行商听闻了小山村产出独特布料的消息,特意赶来一探究竟。
王福常年行走各地,对各类商品的市场敏锐度极高。
当他看到林羽带领村民们纺织出的布料时,眼睛瞬间亮了起来。
“这位小哥,不知这布料你打算如何售卖?”
王福迫不及待地向林羽询问价格。
林羽此前虽有通过布料赚钱的想法,但还未真正考虑过定价的问题。
他思索片刻,心想这布料的品质在当地算得上上乘,可也不能定价过高,以免吓退潜在的买家。
“王老板,您常年在外行商,见多识广,依您看,这布料定价多少合适?”
林羽谦虚地向王福请教。
王福心中暗喜,觉得这年轻人倒是懂得分寸。
他摩挲着下巴,思量一番后说道:“小哥,你这布料确实不错,但毕竟出自小山村,若是定价太高,怕不好卖。
依我看,一匹布定这个价如何?”
说着,王福伸出了三根手指。
林羽心中快速盘算着,这个价格虽不算高得离谱,但也能让村民们小赚一笔,同时也能打开市场。
于是,他点头应道:“王老板既然这么说,那便依您的,希望咱们合作愉快。”
王福见林羽如此爽快,也十分高兴,当下便与林羽商定,先购买十匹布,回去试试销路。
林羽深知,这只是打开市场的第一步,要想真正把布料生意做大,必须保证稳定的货源和不断提升的品质。
于是,他召集起村民们,将这次与行商合作的事情告诉了大家,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纺织。
村民们看到了赚钱的希望,积极性都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林羽。
为了进一步提高布料的产量和质量,林羽对纺织工具进行了再次改良。
他利用自己在现代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对原本简陋的纺车进行了一些改造,使得纺线的速度更快,质量也更加均匀。
同时,他还在染料上下功夫,从山林中采集各种植物,尝试提取不同的天然染料,为布料染上了更加鲜艳且独特的颜色。
随着布料产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行商听闻消息后前来采购。
林羽的布料生意逐渐有了起色,小山村也变得热闹起来。
然而,树大招风,他们的生意引起了附近一个布料行老板刘富的注意。
刘富经营布料生意多年,在当地颇有势力。
他看到林羽的布料生意越来越好,心中十分嫉妒,担心会影响到自己的利益。
于是,他决定想办法打压林羽。
一天,刘富指使手下的人在市场上散布谣言,说林羽的布料是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布料的质量也有问题,用不了多久就会褪色、破损。
这些谣言很快在市场上传开,一些原本打算购买林羽布料的行商开始犹豫不决,甚至有人首接取消了订单。
林羽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气愤,但他并没有慌乱。
他深知,要想打破谣言,必须拿出证据。
于是,他一方面让村民们准备好品质优良的布料样品,另一方面,他找到了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请他帮忙主持公道。
林羽带着布料样品和几位村民代表,来到了集市上。
他当众展示了布料的质量,用实际行动证明布料并不会像谣言中所说的那样容易褪色和破损。
同时,他还请出那位德高望重的老者,讲述了小山村的村民们为纺织这些布料所付出的努力,以及林羽是如何带领大家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在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
那些听信谣言的行商们纷纷向林羽道歉,并表示愿意继续合作。
而刘富的恶行也被众人知晓,他在当地的名声一落千丈。
经过这次风波,林羽的布料生意不仅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反而因为他应对得当,让更多人了解到了小山村布料的优良品质,生意愈发红火。
林羽也明白,在商业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和阻碍,但只要自己坚守品质,凭借智慧和勇气,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将生意越做越大。
此时的他,心中己经有了一个更大的计划,那就是走出小山村,前往更繁华的城镇,开拓更广阔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