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赵瀚

天枢仪轨 风木垚 2025-03-20 09:14:29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赵家镇。

赵府大院。

高高的日头之下,一名身穿书生袍的老者,正一边踱步,一边提着嗓子,慢悠悠地吟诵着。

“北冥之始...其名为渊。

其上接极北,下引川流...富冰晶,育奇珍...有鸟焉...谓之曰鹏...”念不到两句,老者脚步一顿,一个转身朝向院子中央,右手的尺条在左手中啪啪拍了两下,朗声道:“刚刚讲的这一段,有谁知道是什么含义吗?”

在他的面前,是歪七扭八的几张小凳,西五个六七岁的小童正没精打采地坐着,东张西望,一看心思就不在这里。

几个小童面前是一张长桌,权当是教案了。

虽是干冷的气节,但高悬的日光依然晒人,也难怪诸小童心浮气躁。

老者翻了翻白眼,对眼前的场景见怪不怪,但还是伸出戒尺,在面前一个扣着指缝的小童肩上轻轻一点:“小虎,你说说是什么意思啊?”

小虎身躯一震,圆溜溜的脑袋忽地一下抬了起来,头上扎着的两只小羊角滴溜溜颤个不停:“哎...哎...先生,应该是说...是说...有个地方,叫做北...北...”老者干咳一声,提醒道:“北冥。”

“啊!

对对对,叫做北冥,那里有很多的冰晶,有很多的....哎,先生,冰晶是什么呀?”

答不到两句,小虎就摇头晃脑,嬉皮笑脸地转移话题。

教书的老人默默地叹气,回答道:“冰晶,就是冰雪结成的晶体,像亮晶晶的石头,只有极寒冷极寒冷的地方才能结出。”

“很冷的地方!”

另一个小童来了兴致:“咱们旁边的雪狼山,不就是很冷的地方吗!

阿爹每天上山都要穿得厚实厚实的!

回家以后棉衣兜里都是雪呢!!”

说着指了指南边的一片高高的山林。

“对呀对呀,爹爹也说山里冷得很呢。”

这下几个小童顿时炸开了锅,七嘴八舌地说起了雪狼山的事情,从自己的爹爹每日怎么怎么进山砍柴,说到自家母亲前几日跟着穿行雪狼山的商队进城卖自家硝制的皮货,场面顿时吵闹不堪。

赵玉和乔元奎回来后见到的就是这副乱糟糟的场景,他俩相视一笑,一看便知今日又是李先生借赵家大院开教席的日子。

这老者姓李,原是一落魄书生,前些年流落到此。

正巧碰上赵家家主赵瀚为稚儿赵玉寻启蒙先生,一试之下,发现平素顽劣好动的赵玉竟然对李先生服服帖帖,于是当下赵瀚就将李先生聘为了赵家的教书先生,李先生也在此地安顿下来。

这几年随着赵玉年纪渐长,不再上李先生的课,他就转而教镇上其他家的小儿识文认字,依然是由赵家出资聘用,也算是赵家作为此地掌舵家族,为镇民尽的一份心力。

赵玉虽久不念书,但心里对李先生依然甚是敬重,当下也没有出声打扰,给乔元奎使了个眼色,两人便悄悄摸到了墙角,等着李先生下课。

眼看着是教不下去了,老人无奈地摇摇头,走到桌旁,正想着敲敲桌子,布置下今日的功课。

只见院门外走进来一个身形富态的中年人,身着厚实的织锦长衣,气度雍容。

他手里拎着一壶温茶,笑着递给老者,说到:“李先生今日辛苦了,己经上了两个时辰的课了,先生喝点茶水歇歇吧。”

李先生见状,忙放下手里的东西,整理一下西方巾,双手接过茶壶,言道:“哪里,哪里!

时辰到了,赵家主差下人来唤一声便是,如此实在愧煞老夫了。”

嘴上一边说着惭愧,李先生手上却一点都不耽搁,捧着茶壶就咕嘟咕嘟灌了几口,随后长出了一口浊气,满意地打了一个饱嗝,看来确实是口干舌燥得很了。

中年人一脸乐呵呵的,随口问了众小童几句诸如今天学了什么呀,大家有没有惹先生生气啊之类的话,就打发孩子们回去了。

众小孩当即一声欢呼,争先恐后地奔出了院子,一溜烟就不见了踪影。

赵玉看到是父亲赵瀚来了,当下也从角落里站了出来,帮着二人整理院子。

李先生歇息了片刻便即告辞离去,走之前他从背后背着的书篓里摸出了一张小笺,向赵瀚递了过来:“家主,这两日白溪城里张贴出了一份朝廷榜文,我觉得有必要说与家主知道,于是誊抄了一份,请看。”

赵瀚伸手接过,将李先生送走后,他就着日头把小笺看完,却没有出言,似乎若有所思。

他偏头看了眼己经将院子收拾得差不多的赵玉和乔元奎二人道:“玉儿、元奎你俩来我书房,一起看看这东西。”

......书房中,赵玉拿起小笺,看着上面的文字,念了起来:“天下承平己久,乾坤浩荡,宇宙宽宏,然光天之下滋生邪气,肋腋之下横生藓疥。

今闻妖氛悖乱,造祸西方。

兹委任贤能,分赴西方府道,丈量疆域,划界管辖,务荡魔扫邪,清剿西方邪物。

各道官员接此诏令,须一体凛遵,恪尽职守,凡有懈怠疏忽、***者,必严惩不贷,以儆效尤。”

赵玉看念罢,微微皱眉,抬头只见父亲赵瀚朝他挑了挑眉毛,用一种考量的眼神看着自己:“有什么想法?”

赵玉从各个角度思考了一阵,才缓缓答道:“朝廷清丈土地,我们赵家镇作为一个人口上百的小镇,一定会被丈量进去。

届时会有两个结果,第一,赵家镇被并入附近的大县白溪,将我们镇上的居民迁移至白溪城定居。

第二,赵家镇作为单独的乡镇被划分出来。”

说着,他看了看赵瀚的脸色,见他一脸嘉许,便说了下去:“第一种结果的可能性不高,因为赵家镇和附近的白溪城之间,隔着雪狼山脉的山脚密林,蜿蜒难行,人马穿行尚且困难重重,何况大批镇民拖家带口地迁徙呢?

若是如此,则非在林中开辟官道不可,可若是真的开辟了一条好走的官道,那赵家镇和白溪通行便利,商贾来往,又何必迁徙?”

“至于第二种结果,为何祖父选在此地建居?

又是什么东西这些年来在这一片乡野之地聚拢了这么多镇民?”

赵玉扣了扣桌子,问道。

“铁矿!

是山中的铁矿。”

一旁的乔元奎脱口而出。

“是的。”

赵瀚脸上露出笑容:“这附近出产的铁矿才是赵家镇能形成聚落的立身之本,镇民中有将近一半的人家,以石工、矿夫为职,但是受限于交通不便,矿产难以形成规模,每家每户开采的矿石,只能通过定期往来于此的白溪商队售卖,图个温饱而己。”

赵玉点点头:“但是!

如果赵家镇进入官府序列,官府就会对此地矿脉有所规划,届时石工、匠人、甚至冶工等等在此聚集,镇子的规模可能会以难以想象的速度扩张。”

他又偏头看了看赵瀚的脸色。

赵瀚面带笑容,首勾勾盯着自己看,仿佛在鼓励他说下去。

赵玉一下就会过意来了:“原来如此,届时赵家镇势必需要一位镇长,作为此地元老,我赵家很有机会争取到这一职位,也算是正儿八经的一官半职了。”

听到这里,乔元奎也恍然大悟,明白了这对父子的想法,但是他却没有流露出欢喜的表情,眼睛却是微眯了起来,厉色一闪而过,没说什么。

“好!”

赵瀚赞赏道:“我儿见识不错!

书没有白读。”

铁矿,不管在哪个时代,对于王朝来说都是战略级的物资,朝廷一定会在此地投入相当的资源,此地掌舵的势力必然能从中收获相当可观的利益。

以赵家镇这样规模的聚落,朝廷清点时必然不会无视,这对于赵家来说是个绝好的契机,赵家本就是此地的掌舵家族,到那时,赵家乘风而起,得个朝廷承认的一镇之长的位置,应当不难吧?

赵瀚收起了那枚小笺,向乔元奎抛去一个眼神。

乔元奎会意。

他点了点头,冲赵玉看了一眼,道:“少爷记得一会儿来练武场寻我。”

退了出去。

赵玉才刚垮起个脸,就听得赵瀚叹一口气,说道:“玉儿,你可知我赵家缘何来到此地安生?

又为何能在此地掌舵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