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册封

>>> 戳我直接看全本<<<<
“今蒙圣恩,册尔为贤妃,尔当恪守妇德,勤谨奉上,和睦六宫,毋负天家荣宠。”

凤仪宫中,皇后姜氏端坐高堂,一脸肃穆。

“臣妾柳氏,谨遵皇后娘娘教诲。

娘娘母仪天下,德被苍生。

臣妾愚钝,唯以娘娘懿范为圭臬,倘有疏失,甘受娘娘责罚。

今日之言,铭刻肺腑,不敢或忘。”

大红的曳地长裙衬得柳涵清小脸莹莹如玉,她双手交叠,行叩拜大礼。

短短一个月内,先后举行了卫子珩的登基大典,姜氏的封后大典,几位娘娘的册封礼,又要筹备新朝初立的第一个年节,毫不夸张的说,整个内廷和礼部熬的头都快秃了。

不过这和柳涵清没什么关系,她只管等着行礼便是。

柳涵清的册封旨意是在封后大典结束后,和苏、王、陈等几位夫人一起宣布的,其中:苏夫人封贵妃,居春华宫;王夫人封淑妃,居夏阳宫;陈夫人封德妃,居冬莱宫。

加上柳涵清这个贤妃,贵淑贤德西妃一下子就满了。

此外,叶氏得封昭容,居承辉宫,柳涵清猜测,这大约是皇后的恩典。

另有一位郑昭媛,一位李婕妤,两人共居延庆宫。

郑昭媛是郑王郑立之女,郑立在洛州投降后,便献女以示臣服。

此次后宫大封,卫子珩给了个嫔位。

李婕妤原是皇帝的侍女,皇后等人尚在晋州时,这位李婕妤在长安伺候了还是周王的卫子珩,如今也正式纳进了后宫。

如今位份既定,柳涵清总算了却了一桩心事,便开始琢磨起父兄的事来。

说来,她虽然因为小团子也算有几分脸面,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她心里明白的很,皇帝其实并不看重她。

在这后宫中,皇后姜氏与卫子珩少年夫妻,共同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苏贵妃的兄长是镇北将军的部下,在卫子珩流亡边疆时便一心一意追随他;王淑妃乃太原王氏嫡出,陈德妃虽是颍川陈氏旁支,但陈氏传承千年,树大根深,便是旁支,亦不可小觑。

此刻,柳涵清只想抱紧皇后的大腿,毕竟西妃中,唯有她出身最低,家中世代行商,浑身上下都沾满了那些世家大族看不起的铜臭味。

“几位妹妹都是潜邸相互扶持过来的,该有的规矩无需本宫赘言。

眼下年节将至,还要劳烦几位妹妹多辛苦些。”

不等柳涵清琢磨出个所以然,皇后便开始给新鲜出炉的西妃分派任务了。

“谨遵娘娘旨意,愿为娘娘分忧。”

不管心里如何想,眼下当然得聆听皇后旨意。

“淑妃妹妹身子重,且好好修养,贵妃妹妹照看好各位皇子公主,省得有那不长眼的冲撞了皇嗣,贤妃妹妹与尚食局负责吃食酒水,德妃妹妹与尚仪局落实各处宫规礼仪,可听白了?”

“臣妾领旨。”

“那就下去准备吧。”

皇后挥了挥手,示意众人退下。

“臣妾告退。”

趁着转身的功夫,柳涵清偷偷瞧了皇后一眼,嘿,那张脸,跟她兄长讲过的食铁兽有的一拼。

一路无话,回到秋梧宫,柳涵清先是命糖心去请尚食局的崔女官,然后便忍不住和莲蓉说道:“皇后娘娘一如既往的慈和,安排的宫务都是各自擅长的。”

莲蓉检查了一下窗子,才道,“皇后娘娘向来慧眼识人。”

又在心里默默补充了句,也就贵妃那里有些意外,说是照看皇嗣,但几位皇子公主都有自己的母妃,贵妃能怎么照看?

不过这和她们秋梧宫没什么关系。

崔女官来的很快,大约是早早得了皇后的旨意,此刻并不含糊,利落地见了礼便双手呈上一张单子,道:“这是尚食局草拟的菜单,请娘娘过目。”

莲蓉接过单子,柳涵清没有立刻看,只道:“崔女官是陛下身边的老人,最是妥帖,这次岁宴的重要性想来你是明白的,旁的倒也罢了,最重要的是要保证安全,可明白?”

说罢,展开菜单一看,竟是些江南流行的菜品,这下柳涵清有些好奇了,“这菜单?

陛下和娘娘能习惯吗?”

“回娘娘的话,皇后娘娘的意思是,如今天下初定,百姓苦前朝奢靡之风久矣,皇室当以身作则,奉行节俭。

此次年终岁宴,南地士族将会进京为陛下献礼,陛下也是与民同乐哩。”

崔女官微微躬身,不疾不徐的回道。

“原是如此,既是以江南菜品为主,本宫这里有两道糕点方子,你且拿去琢磨琢磨。”

柳涵清见此,便明白顶头的两位己经定下了大方向,倒也不必烦恼了,只在糕点上花了点心思。

“是,奴婢明白。”

崔女官干脆的应了下来,这并不是什么难事,原本就是要备一些点心的。

“那糖心去送一送崔女官吧。”

柳涵清饮了口茶,虽是让她筹备岁宴,但宫中行事自有定例,她只需在规矩内行事,别背锅就成。

“是,奴婢告退。”

说罢,二人便一起退了出去。

春华宫。

苏贵妃脸色难看的坐在梳妆镜前,侍女当归一边为其拆掉繁复的首饰,一边柔声劝慰,“娘娘莫气,今儿可是娘娘大喜的日子,皇上封您为贵妃,这可是西妃之首,以后呀,日子还长着呢。”

“哼,以皇上待本宫的情谊,这贵妃除了本宫,难道还有别人?”

苏贵妃冷笑一声,“当年皇上还在燕北边疆时,我们苏家就一心一意追随皇上,哥哥在战场上出生入死多少回,便是说一句劳苦功高,那也当得!”

“娘娘慎言。”

当归大急,也顾不得上下尊卑,深恐隔墙有耳,立刻跪地请罪。

苏贵妃一窒,她倒也知道,这话万万不能让皇上听了去,不然还以为她哥哥自恃功高,目无君上呢。

“起来吧,你何罪之有,实在是皇后欺人太甚。”

苏贵妃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

“娘娘嗳,奴婢知道您心里有气,但皇后娘娘向来最是宽和,这次呀,也是信任娘娘您,才对您委以如此重任。”

当归无奈地劝道。

册封刚刚结束,皇后就如此大方的分权,无论内里如何,都不能说皇后半句不是。

“重任?

呵,罢了,将皇上赐给本宫的那支响铃簪取来。”

苏贵妃也知道适可而止,毕竟今天这样大喜的日子,皇上说不定忙完朝事就过来看她呢。

说起来,自入长安以来,她还是在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上见过皇上两回,这两个月前朝事忙,皇上也就去了几回凤仪宫,怕是各宫姐妹都望眼欲穿了。

眼下年节将至,总能歇口气了吧?